学术投稿

补肾启枢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理论探析

欧阳效强;刘中勇

关键词:心力衰竭, 补肾启枢, 理论探析
摘要:本文从脾肾着手论述心衰的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提出治法治则。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气阳亏虚为本,痰饮、瘀血为标,病位在心,与脾、肾密切相关。“补肾启枢”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法。通过补肾启枢、扶正祛邪,调节和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以减少发病。本文旨在论述补肾启枢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认为补肾启枢治疗心衰有重要临床意义。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热敏灸治疗妊娠早期尿潴留症1例

    妊娠早期尿潴留,是伴随着妊娠早期保胎而出现的早孕期尿潴留。属于妊娠期间的一种特殊情况,由于胎盘、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卵巢、胎盘产生的HCG、E、P激素作用下神经内分泌改变,母体泌尿生殖系统也发生相应的改变[1]。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少见,若不予及时处理,则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中医学将之归属为“癃闭”范畴,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体虚久病等导致膀胱气化失调。其临床表现不一,治疗方法众多。

    作者:刘祖琴;王万里;张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类型与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类型与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为中医药防治H.pylori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王琦的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调查,并行C14呼气试验。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各中医体质类型中气虚质、湿热质H.pylori阳性率高,与其他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类型与H.pylori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气虚质、湿热质对H.pylori有一定的易感性。

    作者:潘艳;曾志聪;宋银枝;邹科文;刘镇;李阳;张元贵;吴子君;黎钊宾;刘晓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补肾启枢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理论探析

    本文从脾肾着手论述心衰的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提出治法治则。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气阳亏虚为本,痰饮、瘀血为标,病位在心,与脾、肾密切相关。“补肾启枢”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法。通过补肾启枢、扶正祛邪,调节和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以减少发病。本文旨在论述补肾启枢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认为补肾启枢治疗心衰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效强;刘中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响应面法优化青钱柳粗多糖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青钱柳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青钱柳粗多糖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青钱柳粗多糖的佳提取工艺,并对佳提取工艺进行验证试验。结果:青钱柳粗多糖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8.5倍、提取时间2.0 h、提取次数3次。结论:在此条件下,青钱柳粗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4.5%,与理论预测值4.7%的相对误差为2.17%。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青钱柳粗多糖提取的条件进行优化合理可行。

    作者:吕素方;魏慧珍;张春来;龚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列缺照海为主治疗消渴1例

    患者李某,女,46岁,干部,于2015年1月10日初诊。主诉:口干、多饮、多尿1年余。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现症为口干,烦渴多饮,小便频数,浑浊如膏,夜尿5~6次,腰膝发软,舌红少苔,脉沉细。查:空腹血糖9.5mmol/L,餐后2h血糖17.3mmol/L,尿糖50mg/dL。西诊断为“2型糖尿病”;中医诊为“消渴”(津伤燥热兼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针灸处方:列缺、照海为主穴,配以尺泽、太渊、肾俞、太溪、关元等腧穴。列缺采用迎随补泻之补法,照海采用捻转补泻之补法。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口渴多饮缓解,夜尿减2~3次,空腹血糖降至7.6mmol/L,餐后2h血糖降至10.2mmol/L。继续针刺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精神转佳,空腹血糖4.8mmol/L,餐后2h血糖7.1mmol/L,尿糖转阴;又针刺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并嘱患者严格控制饮食,至今情况良好。

    作者:邓陈英;刘建武;郑佳;黄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析浊邪及其证候特征

    浊邪的含义在中医学中非常广泛,其迁延难愈又变化多端的特性,导致它成为内伤杂病顽疾难治的关键。从概念、成因、特性等方面,叙述古代及现代中医对“浊邪”的认识理解,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浊邪兼夹证。充分认识浊邪,对疑难病症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豫;罗嗣卿;张光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督脉为病,女子不孕”的再认识

    罗元恺教授是岭南罗氏妇科的奠基人,他提出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在不孕症的诊治过程中起指导性作用,其创制的滋肾育胎丸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使用与好评,疗效卓著。罗老提出不孕症的病机是“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病位在冲任、胞宫是共识,治疗上强调“调补肾肝脾、调畅冲任、温养督脉”。而《内经》提出:“督脉为病,女子不孕”一论,要求我们从病因、病机、病位、诊治方面再认识“不孕症”。本文将从督脉功能及其与脏腑冲任之间的关系简要叙述“督脉为病、女子不孕”的机理,及其基本证治原则,从另一个角度再认识岭南罗氏妇科治疗不孕症“温、补、通”的特色。

    作者:杨晓婵;曾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益肾养血调膜汤治疗宫腔粘连术后月经过少34例

    目的:观察益肾养血调膜汤治疗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周期疗法;观察组于术后第2天服用中药益肾养血调膜汤。两组共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及宫腔粘连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比较无意义(P>0.05)。月经恢复疗效方面,两组轻、中度均有较明显的疗效,两组重度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降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粘连恢复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中药观察组在修复子宫内膜及改善月经量两方面的治疗效果与西药对照组相当,在宫腔粘连恢复方面疗效较好,表明对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以起到修复损伤的内膜,增加经量,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作用。

    作者:周丽娟;潘丽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李燕梅酸枣芎归汤治疗头痛

    李燕梅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主任,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中医学院头痛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头痛分会主任委员,从事脑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载,李师熟谙中医经典,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德艺双馨,擅长治疗脑病及疑难杂症等,验识俱丰,造诣颇深,尤其是在治疗头痛方面匠心独运,疗效卓著。头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它既可作为主病主症单独出现,也可作为兼症存在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随着头痛发病的普遍性,其发作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制约人类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将李师应用酸枣芎归汤治疗头痛的经验介绍如下,与同道分享。

    作者:刘洪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金黄膏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毒虫咬伤早期局部肿痛20例

    目的:探讨金黄膏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毒虫咬伤早期局部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门诊接诊的众多毒虫咬伤致局部肿痛患者中,选取40例就诊时间为0~12h且心肌酶谱无明显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用金黄膏调合新癀片粉末外敷;对照组用紫金锭研末水调外敷,观察其消肿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消肿时间主要集中在前4d;对照组消肿时间主要集中在第3-6d,故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敷金黄膏调合新癀片粉末对治疗毒虫咬伤早期局部肿痛疗效可靠,可缩短治疗时间,且操作便捷。

    作者:何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青年人眩晕病案分析

    目的:简要总结分析单纯运用中药制剂在治疗青年人眩晕病方面的改进和调整,推进中医治疗理念发展。方法:总结病案2例,分别为瘀血阻络和痰湿中阻两种证型,结合病情加减用药。结果:两方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可在临床获得显著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理念必须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方可持续提升。

    作者:武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痰浊论治高血压性眩晕

    从高血压性眩晕(以痰浊为主要病因)的中医理论基础、部分眩晕症状鉴别、高血压性眩晕的治法三个方面对高血压性眩晕的理论内涵做了剖析,指出临床上从痰浊论治高血压性眩晕值得重视。

    作者:杨红梅;刘中勇;罗嗣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肾性血尿的中医药治疗初探

    肾性血尿是指来源于肾小球的血尿,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者血尿伴蛋白尿。目前,对于肾性血尿,西医一般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疗效水平参差不齐,而中医药对肾性血尿能够辨证施治,疗效显著,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通过现有文献对肾性血尿目前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彭璘;朱蓓;宋卫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正交设计优选半枝莲总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半枝莲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半枝莲总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65%乙醇提取2次,每次45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谭梅英;孙冬梅;李智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灸治愈动眼神经麻痹1例

    动眼神经麻痹不属于临床常见病范畴,要及早正确诊断并予治疗。西医对于本病,多治疗效果欠佳,中医针灸现已成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1例动眼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说明针灸在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应予以推广。

    作者:桑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植物内生真菌抗虫活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其代谢物中寻找新型药用化合物的研究成为热点,而以它们作为农用菌株开发新型生物农药的研究也在不断兴起。本文主要对内生真菌的抗虫活性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内生真菌的抗虫作用、抗虫机理、抗虫影响因素、抗虫活性测定方法以及内生真菌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作者:王婷;叶耀辉;郑红梅;张博文;马越兴;张恩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槐定碱对ALI模型鼠肺组织TGF-b和Smad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槐定碱对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鼠肺组织TGF-b和Smad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KM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槐定碱组、正常组。腹腔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4h后,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给药6d,槐定碱组给药5 mg/kg,其余两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用药前后的变化,应用RT-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内TGF-b1、Smad3、Smad7mRNA表达;应用ELISA、Westo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内TGF-b1、Smad3、Smad7蛋白表达。结果:槐定碱组小鼠的TGF-b、Smad3、Smad7的表达均低于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低肺组织TGF-b、Smad3、Smad7的表达是槐定碱治疗ALI模型小鼠机制之一。

    作者:余雄英;杨晓金;田真真;付艳丽;万红娇;杨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孕前保健的现代研究综述

    近年来,妇女孕前的健康状况被普遍认为是影响妊娠过程及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孕前保健。本文从中医关于孕前保健的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总结了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实施方法。

    作者:周尹婷;蒋力生;蒋维晏;谢双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建峰润肺滋肾、育阴生津法治疗小细胞肺癌治验

    全建峰副主任医师认为肺肾阴虚是小细胞肺癌的基本病机,主张用润肺滋肾、育阴生津之法治疗。临证灵活运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小细胞肺癌伴胸腔积液。现行文将全老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经验总结并汇报如下。

    作者:白小娜;王奇;全建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耳穴压豆改善癌症相关性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癌症相关性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癌性相关性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在佳支持治疗及中医辨证给予口服汤药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加上耳穴压豆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HAMD减分率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3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生活质量(P=0.033)及免疫功能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76.7%,对照组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压豆能减轻癌症相关性抑郁,同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全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辉渊;郭红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