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孙浩治疗儿科疾病“扶阳”思想浅析

高军

关键词:“臣”字门, “扶阳”法, 名医经验, 孙浩
摘要:孙老为“巨”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传人,他汲取经典中“挟阳”思想精髓,结合儿童“稚阳稚阴,易虚易实”这一生理、病理特点,在临证治疗小儿脾胃气虚时,应先扶后补;治疗小儿阴虚证时,须阴中潜化,毋遏脾胃之阳;治疗肺系疾病调其气机、适其寒温、理其虚实,尤其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提出“宣肺而不耗气,通腑而不伤正”,缓解期哮喘属肺虚者,补肺不若健脾,虚则补其母,在健脾的同时适当补肾,补肾又重在温肾;麻疹既易伤阴,气血亦同时受耗,后期虚热频生,补益气血应着重补脾胃之气;五迟皆肾气不足,治疗此病宜先天之肾气和后天之脾气同补,补后天意在资养先天;慢性紫癜常因脾常不足当从脾(补益脾气为主)治之;病后调理“食补”多以“清补”为主,以利人体阳气恢复.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理阴煎合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目的:分析探讨理阴煎合补中益气汤在临床的应用.方法:临床个案分析以及文献研究.结果:理阴煎合补中益气汤能温补脾肾,治疗肠梗阻、发热等急症,亦可用来治疗内科杂症及妇科疾病.张景岳对理阴煎论述精详,李东垣提出补中益气汤,李士懋老师常两方合用,以脉定证,治疗脾肾两虚证,疗效卓著,为临床应用开辟了新思路.结论:如脉见寸弱,尺脉动数或细数或弦或劲,而按之力减者,加之一二脾肾两虚的症状,无论内科杂症还是妇科疾病,均可以理阴煎与补中益气汤合方灵活加减应用.

    作者:扈有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从脾失健运探讨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认为,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为病机特点,在现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脾失健运为病因病机的观念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南方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环境及降糖药物等因素影响下脾胃虚弱化更为明显,导致在脾失健运的基础上,易兼夹痰湿热之邪,形成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的湿热困脾证.

    作者:梁嘉朗;刘希茜;张格弟;胡齐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肥胖与郁证的关系

    对肥胖的病因病机进行论述,认为脾肝功能失职易致肥胖,探讨肥胖与郁证之间的关系,为肥胖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星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桂枝汤加减联合电视纵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40例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联合电视纵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手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电视纵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予桂枝汤加减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全身均未出现代偿性汗出.结论:桂枝汤加减联合电视纵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T2~T4)治疗手汗症能有效改善患者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后代偿性出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尚龙华;马悦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孙浩治疗儿科疾病“扶阳”思想浅析

    孙老为“巨”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传人,他汲取经典中“挟阳”思想精髓,结合儿童“稚阳稚阴,易虚易实”这一生理、病理特点,在临证治疗小儿脾胃气虚时,应先扶后补;治疗小儿阴虚证时,须阴中潜化,毋遏脾胃之阳;治疗肺系疾病调其气机、适其寒温、理其虚实,尤其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提出“宣肺而不耗气,通腑而不伤正”,缓解期哮喘属肺虚者,补肺不若健脾,虚则补其母,在健脾的同时适当补肾,补肾又重在温肾;麻疹既易伤阴,气血亦同时受耗,后期虚热频生,补益气血应着重补脾胃之气;五迟皆肾气不足,治疗此病宜先天之肾气和后天之脾气同补,补后天意在资养先天;慢性紫癜常因脾常不足当从脾(补益脾气为主)治之;病后调理“食补”多以“清补”为主,以利人体阳气恢复.

    作者:高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会”大杼之辨析

    “骨会”大杼为八会穴之一,但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极少用该穴治疗与骨有关病证.从历代文献记载、“骨会”腧穴特性以及“骨会”腧穴治疗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骨会”大杼提出质疑,认为“骨会”为“大椎”更合适.

    作者:邓陈英;刘建武;魏鹏辉;游旭宇;郑佳;黄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三伏贴妙用治疗泄泻体会

    笔者在应用三伏贴治疗咳嗽、哮喘等症时无意间发现其对泄泻也有不错的效果.为了观察三伏贴对泄泻的疗效是否确切,笔者在征得患者和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就诊于我院的泄泻患者进行了穴位贴敷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以供探讨.

    作者:符涛;陈园园;钱屠萧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毫火针治疗网球肘93例

    目的:观察以毫火针为主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选择本症患者186例,随机分成毫火针观察组93例及普通针刺对照组93例,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McGill疼痛积分.结果:毫火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毫火针组治疗后疼痛积分明显降低(P<0.01),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毫火针治疗网球肘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Bold钉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桡骨小头骨折33例

    目的:观察BOLD钉配合中药熏蒸治疗MasonⅡ型、未累及桡骨颈的Mason Ⅲ型桡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10例Mason Ⅲ型桡骨小头骨折予切开复位BOLD钉内固定,术后予中药熏蒸对症治疗.结果:术后Mason Ⅱ型平均分93分,其中优16例、良5例、可2例、差0例;Mason Ⅲ型平均分91分,其中优7例、良2例、可1例、差0例.结论:BOLD钉配合中药熏蒸治疗Mason Ⅱ型及未累及桡骨颈的Mason 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易,固定稳妥,且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良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京芳华;苏川涛;钟志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30例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炎琥宁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炎琥宁针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龙胆泻肝汤,7天为一疗程,两组均观察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及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结论:龙胆泻肝汤合炎琥宁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封彦蕾;吴延涛;张建新;梁月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粒径木香粉体对有效成分溶出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木香粉体中去氢木香内酯的溶出度,探讨粒径对粉体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采用桨法进行体外溶出试验,HPLC法测定不同粒径木香粉体中去氢木香内酯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量,计算其累积溶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木香细粉的溶出率高,普通粉体次之,超微粉体低.结论:对于具有挥发性的药材,适当的粉碎粒度会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但粒径过小反而会使溶出度降低.

    作者:年娟娟;史亚军;焦璇;王媚;郭东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付新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验案1则

    付新利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疾病.笔者跟随老师临床,收获颇多,现将老师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公明;张腾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痴呆的中医文献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痴呆(血管性痴呆)是在各种脑血管疾病基础上,因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以记忆、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其发病占我国所有痴呆的10% ~50%.本文从中医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两个方面,对痴呆(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治疗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张智慧;白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议合谷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取穴原则

    周围性面瘫是神经内科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针灸治疗的有效病种.合谷穴是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穴位之一,尤其是合谷穴的远道治疗作用,“面口合谷收”即为对其广泛应用的高度概括,因而合谷也成为临床治疗面瘫的必用穴之一.但是在有关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中,取哪侧合谷穴的论述却不甚统一,就此笔者做了如下总结.

    作者:李梦甜;李志道;吕福全;焦娟娟;许阳阳;王文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0例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可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姗;罗莎;梁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栀子毒性研究进展

    栀子作为药食两用药材,应用十分广泛.但近年来临床上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肾毒性、肝毒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推广与应用.本文从栀子毒性的古今述要、栀子主要成分、毒性、影响栀子毒性的因素等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对栀子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方文娟;苗琦;罗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36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3月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资料3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短为2d,长为12d,平均间隔时间为(4.2±0.7)d.所有患者均采取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按照Mayo评分标准进行评价,36例患者中优20例,良13例,中1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7%.患者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0±15.0)°,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35±10.0)°.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能够及时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早期功能锻炼对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昉;甘球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雷公藤甲素(Tri)又称雷公藤内酯、雷公藤内酯醇,是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中分离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具有较为显著的抗炎作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用药后能明显感觉关节肿痛减轻,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其对细胞因子、免疫淋巴细胞、酶类、对核内转录因子NF-B、抑制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对炎症介质的作用.

    作者:李清宋;邓晓霞;林色奇;刘红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张光华“一分为三”辨治慢性肝病血瘀证经验

    张光华教授为四川省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教、研五十余载,善用经方,长于慢性肝病方面的诊治.以《伤寒论》为基础,提出“一分为三”的辨证体系,这一体系极具特色,现总结他这一体系运用于慢性肝病血瘀证的辨治经验.

    作者:何玲;张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五味子粉末饮片颗粒度适宜性研究

    目的:探讨醋制五味子经粉碎分级处理后,颗粒大小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醋制五味子粉碎成不同粗细的粉末,分别用15倍水量回流提取30min,以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甲素提取率、HPLC指纹图谱及总浸出物量为指标,考查粉碎度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粉碎度在50 ~ 65目时五味子醇甲提取率高(平均4.47mg/g),是粉碎前(平均1.27mg/g)的3倍以上,其次是65~80目(平均3.39 mg/g)和80 ~ 100目(平均3.45 mg/g);粉碎度在65 ~ 80目时五味子甲素提取率大(平均0.098mg/g),是粉碎前(平均0.028 mg/g)的3倍以上,其次80~ 100目(平均0.085mg/g)和50 ~65目(平均0.073mg/g).HPLC指纹图谱分析发现,粉碎度在65~80目时总体峰面积达大值,其次是80 ~ 100目和50 ~65目.总浸出物测定结果显示,65~80目时达到总浸出物多(9.85%),其次是50 ~65目(9.59%).结论:五味子并不是粉碎得越细越好,而是在50 ~80目时佳.对五味子粉末饮片颗粒度进行适宜性研究,旨在提高其临床疗效、节约药材资源,可为五味子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作者:陆晓晖;唐芳瑞;马志林;邵峰;黄慧莲;刘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