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菁;胡晓晴;许亚超;韦宇峰;郑志祥;杨军平;张元
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NGV)又称韦格纳肉芽肿(WG)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性疾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ANCA为阳性的NGV.临床症状复杂,轻重不一,是一种具有三联征的血管炎病,即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肾小球局灶或弥漫性肾炎和广泛性坏死性血管炎.此外,还可累及其他多种器官和组织,如耳、喉、眼等.本病分为全身型和局限型两种类型:全身型呼吸道、肺、肾均有病变,病情重,预后差;局限型仅限于呼吸道而无肾损害,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良好.临床主要运用糖皮质激素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副作用多,目前无其他特效药.
作者:曹芬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称为经方,具有组方严谨,药简价廉,方证一体的特点.本文运用经方思维对溃疡性结肠炎验案进行浅析,并阐述其病因病机、组方原则及治疗效果.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了经方辨证立法独特,处方用药详备,治之效验.至今仍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方,且被古今临床医家所推崇的主要药方为黄土汤、乌梅汤、白头翁汤.
作者:朱治铭;叶平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知柏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结果:熊果酸在0.50μg/mL~10.00μg/mL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9%,RSD为0.67%(n=6).结论:该方法检测结果稳定、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作者:吴莉;江伟;刘永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西的旴江流域是我国戏曲和喉科成长的摇篮.“戏曲”一词早由宋代盱江流域南丰人刘埙提出.我国早的喉科医生范叔清(元代),著名戏曲大家汤显祖(明代),都诞生在吁江流域临川.旴江流域戏曲和喉科的繁荣促进了医家对艺人声病(艺术声病、艺术嗓音病)防治的积极探索,也由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目前中医诊治声病仍停留在对声喑(喉喑)的声嘶、声哑的辨治上,缺乏更为精确的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笔者发掘和传承旴江医学喉科流派诊治艺人声病的经验,倡导旴江喉科的艺术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对声怯、声弱、声暗、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等16种艺术声病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形成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方法,冀希为临床诊治职业性声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谢强;卢娜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13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整理分析确诊的13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诱因、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中西医结合法、预后调护.结果:13例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均无特异性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左心室造影示心尖部气球样变,收缩期呈现章鱼瓶样征象为确诊依据,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随访提示预后良好.结论:应激性心肌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李成龙;姜浩;吉峰;都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古代未建立过专门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都会有一些措施来保证百姓能安居乐业.古代的社会医疗保障措施都归属于“荒政”,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同时每朝每代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时代性.随着这一发展,受益的百姓也有了人数上的从少到多,地区上从局部到大部的变化.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1)保障力度不断加大;(2)形式上对前朝的继承;(3)保障实施的形式较为简单.虽然具有覆盖面广、受益人数多和形式多样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可靠性差、维稳为主和医药结合不紧密的缺点.但对于维护百姓的身体健康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宝龙;张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SZRT)对睡眠剥夺后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一氧化氮(N0)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大鼠被分为大平台对照组(对照组)、睡眠剥夺组(模型组),SZRT高剂量组(21g生药/kg),中剂量组(10.5g生药/kg),低剂量组(5.25g生药/kg),采用多平台法复制大鼠睡眠剥夺动物模型,造模期间ig给药7d,Y-maze测定学习记忆,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海马NO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海马NOS活性.结果:Y-maze测试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SZRT高剂量组的错误次数减少,主动回避率增多.SZRT可减轻睡眠剥夺后大鼠海马锥体细胞损伤,SZRT高剂量组可降低海马NO含量和NOS活性.结论:SZRT能改善睡眠剥夺后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可能与降低NO含量,抑制NOS活性有关.
作者:白黎明;白扇扇;崔小虎;张晓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调理情志对治疗痤疮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辅以调理情志的指导.结果:30例痤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在治疗痤疮患者过程中,辅以调理情志可有效提高疗效.
作者:边晶;李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刺风府、哑门等穴位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脑卒中后失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失语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治疗失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封丽华;王河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自拟通痹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脾细胞抗体生成及迟发性变态反应的影响探讨自拟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从吞噬指数K值和吞噬系数α值,脾细胞抗体生成的量,耳肿胀值及胸腺指数探讨自拟通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免疫调节的变化.结果:自拟通痹汤给药组的吞噬指数K值和吞噬系数α值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自拟通痹汤给药组的脾细胞抗体生成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拟通痹汤高剂量组耳肿胀值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通痹汤能降低实验性关节炎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的量,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从而调节其免疫功能.
作者:杨军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临床上咳嗽声音类型非常丰富,且声音的特征突出了主症鉴别,对辨证有关键作用.黄利兴副教授深入探索不同中医证型咳嗽症状缓解变化的声学规律,通过定量分析不同中医咳嗽证型的咳嗽声音,搭建中医咳嗽证型与声学指标的对应关系,并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方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世人皆以“外三阳五会”为百会穴之别名,笔者认为非仅指百会一穴而言,而是指百会、水沟、少商、涌泉、厉兑、隐白、少冲共七穴的一组腧穴.
作者:周秀娟;李季;赖祥俊;吴扶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栀子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栀子和葛根的有效成分栀子苷和葛根素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确定同时对两种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栀子苷在0.0531~5.31μ g/mL、葛根素在0.0288 ~2.88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栀子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2%(RSD=0.58%,n=6),葛根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41%(RSD=0.60%,n=6).结论:建立的方法分析效率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作者:周美娟;胡浩武;沈丽琴;耿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冠心病心绞痛正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良反应,中药在此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避免很多副作用.源于冠心痛心绞痛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采用益气化瘀法临床效果颇佳.益气化瘀法是中医“八法”中补法与消法的结合,益气药与活血药同用共奏益气化瘀之效,使气行血行,气血通畅,诸症可除.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凡属气虚血瘀者应用此方法均可奏效.
作者:董文秀;张世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养血润肠汤治疗阴血亏虚型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阴血亏虚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以自拟养血润肠汤治疗;对照组以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疗程均为15d,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60%,显效率为20%,好转率为16%,随访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治愈率为2%,显效率为16%,好转率为74%,随访复发率为93.48%.结论:养血润肠汤治疗阴血亏虚型老年习惯性便秘治愈率及好转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邓仰刚;傅萍;邓露露;易小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一贯煎合交泰丸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症60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年期门诊的患者126例进行调查,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一贯煎合交泰丸治疗)60例,对照组(西药治疗)66例.结果:观察组60例,治愈32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66例,治愈22例,好转21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65.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贯煎合交泰丸能明显改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的绝经期症状,达到较高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丽霞;张倩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一平教授临证详察病因病机,辨证明确,熟谙成方而不拘于成方,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总结了江一平教授治疗口腻症、口疡症、口干症、口臭症及口中异味症的临床经验.
作者:魏鹏辉;邓陈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南宋著名旴江医家黎民寿,工于临床,通晓诸科,擅治耳鼻咽喉口齿病症,所著《黎居士简易方论》论治耳鼻咽喉口齿病症辨证严谨,设方论,重治法,分类呈现耳鼻喉科常用验药、良方,擅以塞耳、搐鼻、点喉、灌喉、拭口、揩牙等众多外治法为先导,结合汤剂内服以通利清窍,形成颇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证风格.
作者:黄纪彬;谢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李明富,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现将其辨治窦性心动过缓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左冠超;李果;任佳辉;齐鸣;李胜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患病人数的日趋增多及并发症的日益复杂,中医在防治及延缓其并发症方面逐渐突显优势.近年来,中医重视从脾胃方面改善2型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从脾胃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刘亚梅;付雪聪;李凯晴;谭万初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