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酸”的“涌泄”作用

党思捷;谢双峥

关键词:酸, 涌泄, 收敛, 酸苦涌泄为阴
摘要:从理论角度阐释“酸苦涌泄为阴”,如何达到“涌泄”的作用。通过参考古籍、现代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讨论。认为酸味收敛是中医教学中人为造成的思维定势,酸味不仅能收能敛,亦能涌吐、利水泄热、生津、消散、利咽开音。可见打破思维定势方可全面理解酸味的作用,并更好的指导临床。因此教材中有关酸味的属性特点应该修正。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压提取三七总皂苷体外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目的:观察加压提取对三七总皂苷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加压提取技术提取三七总皂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加压提取法提取三七总皂苷并进行含量测定,以DPPH法测定所得三七总皂苷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加压提取法提取三七总皂苷含量为8.02%,高于提取三七总皂苷含量为7.45%的醇回流法;加压提取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5.9%,与醇回流法提取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61.4%比较相当。结论:加压提取不影响三七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罗颂武;张旭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抑乳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60例

    目的:观察抑乳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催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中药组给予中药抑乳汤;对照组给予溴隐亭片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在降低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PRL、LH、FSH水平,改善月经紊乱、经色紫暗块,经前乳房作胀、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以及性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改善经行小腹痛、腰脊酸痛、白带多而粘腻、头痛、眼花、溢乳等症状方面同样有效。结论:抑乳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在改善月经紊乱、经色紫暗块、经前乳房作胀、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以及性功能方面优于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少,患者胃肠道反应轻,病人依从性好等特点。

    作者:刘昕;徐菲;叶肖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杨凤云用阳和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验案1则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称之为“膝痹病”,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行走不利的表现为主,常合并关节软骨、半月板的损伤,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杨凤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载,灵活辨证,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擅长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临床应用阳和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收到满意效果。笔者有幸跟随导师学习,俟诊左右,受益颇多,现将1例验案记录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敏;刘美年;刘丽;杨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联合达英及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36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达英及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疗效。方法:选择PCOS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穴位埋线联合达英及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使用达英及二甲双胍治疗,测定治疗后的内分泌各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1)观察组月经恢复、排卵和体重减轻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观察组各指标服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指标服药前后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LH、T、FSH、FBG、FINS、2hPB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达英及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体重、改善生殖激素及内分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月经,提高排卵率,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肖少芳;徐义勇;朱丽娟;胡菊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葫芦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葫芦茶为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是我国西南地区传统习用中草药,近年来发现其主要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杀虫等药理作用,经系统文献调研对近几年葫芦茶在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眭荣春;李诒光;张理波;李露爽;张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张小萍运用加味温胆汤治疗不寐验案2则

    不寐,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入寐困难,寐而不憨,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彻夜不能入寐,以致变证丛生。在临床上常见引起不寐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劳倦思虑太过,伤及心脾;禀赋不足,房劳过度伤及肾阴导致心肾不交;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上扰神明;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扰动心神;饮食不洁,脾胃不和,宿食停滞,痰郁生热上扰心神;心虚胆怯,善惊易恐,心神不宁;亦有因暴受惊骇,终日惕惕,渐至心虚胆怯而不寐。

    作者:方各磊;王凤;张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蔡国珍运用阳和解凝膏治疗乳腺增生25例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岁~50岁女性。蔡国珍主任为第三批全国,第二批江西省的中医外科名医,对乳房疾病的外治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对乳腺增生的外治。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为继承和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研究对乳癖的中医外治法,2010年底获批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将我院收集的5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例观察组采用导师的“阳和解凝膏”贴敷外治,25例对照组使用口服中成药治疗,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乳痛、肿块情况进行计分比较,观察组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蔡剑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萝藦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萝藦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研究萝藦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并以标准药材为对照,研究建立萝藦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检测药材中水分、灰分等含量,测定萝藦药材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建立了萝藦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以及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并确定了萝藦药材浸出物含量。结论:完善了萝藦药材质量控制方法,为建立该药材国家标准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严建良;何杨虎;丘花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复方颗粒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研究

    研究由蒲公英、白及、山药、陈皮和茯苓组成的复方颗粒对大鼠急性胃溃疡及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消炎痛致大鼠急性胃溃疡的方法,观察复方颗粒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并测定溃疡面积及胃蛋白酶含量。结果:复方颗粒高、中剂量组对消炎痛致大鼠急性胃溃模型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显量效关系。结论:复方颗粒对消炎痛致大鼠急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急性胃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露爽;余银芳;刘旭海;张娟娟;张理波;颜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两宋医家对泄泻的认识

    通过对两宋时期主要医家及其著作的系统整理及研究,归纳总结两宋在泄泻的病名认识、病因病机分析、治疗特点等方面的发展,为泄泻的临床诊治及其中医药文献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占永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灵枢》长针治“深邪远痹”的现代发展及临床应用

    长针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说明了长针的特点和应用。而《灵枢·九针论》进一步解释曰:“八风伤人,内含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取法于纂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作者:李砚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硬膏双柏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40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硬膏双柏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癌性疼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以穴位埋线止癌痛,一疗程埋线1次,中药硬膏(双柏散)外敷癌痛处,每日1次,每次外敷时间为4~6小时,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奥施康定,按照癌痛标准滴定法进行滴定。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度、镇痛起效时间、奥施康定使用量、卡氏评分以评价疗效,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癌性疼痛缓解治疗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Z﹦-2.033,P﹦0.04<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硬膏双柏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史清华;程玲;陈高峰;张念华;高海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张晓云妙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脑血管病拾锦

    张晓云教授是四川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中医急诊学专家,从医数十年,在中药治疗脑血管病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在传统经方应用上见解颇深,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跟随张晓云教授学习过程中关于其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常见脑血管病方面的经验心得。

    作者:时文远;苏玉杰;胡瑞;谢凌云;侯维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何晓晖治疗胃肠病运用反佐药对经验举隅

    何晓晖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业医四十余年,学验俱丰,临证治病,守护中焦,疑难杂病多从脾胃病论治,每获验效。导师擅用“衡法”治疗胃肠疾病,常通过平衡脾胃纳运、升降、润燥、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等,达到中焦纳运相助、升降相因、燥湿相宜的平衡与和谐。

    作者:熊燕;孙乙铭;李明凤;何晓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喻闽凤用附子理中汤合桃花汤加减治疗小儿溃疡性结肠炎验案1则

    喻闽凤博士,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载,精于辨证,学验俱丰,善治小儿各种常见疾病。本人有幸跟随导师学习,侍诊左右,受益颇多,现将其应用附子理中汤合桃花汤加减治疗小儿溃疡性结肠炎验案记录如下,供同道参考。患儿丁某,男,8岁,2013年7月2日初诊。患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4~5年,多次于江西省专科医院、上海医院等住院治疗,现大便次数、质地仍异常。现症:解绿色溏薄样大便,无明显粘液、血丝,大便次数为4~5次/日,便时无里急后重,腹胀、无腹痛,咳嗽,气喘3~4天,无痰,无流涕鼻塞,无发热,无头痛,乏力,小便正常,口不渴,纳食欠佳;查体:神志清,面色黄,双眼窝凹陷,咽稍红,双肺呼吸音粗,尚及散在痰鸣音,心音偏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微弱。中医诊断:泄泻,辨证为脾肺气虚,中焦虚寒。治以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方以附子理中汤+桃花汤(伤寒论)化裁:制附片6g,干姜10g,甘草6g,赤石脂6g,粳米10g,党参10g,砂仁10g,益智仁10g,淮山10g,乌药10g,5剂,以上配方为中药颗粒剂,开水冲服150 mL,日1剂,分2次服用,每次75 mL;并予肌注喘可治针(主要成分是淫羊藿)2mL,日1次,共4次,功效可温阳补肾,平喘止咳;腹泻穴位敷贴(穴位:神阙、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健脾止泻;医嘱:注意清淡饮食,慎肥甘厚腻,血肉有情之品。

    作者:曾思瑶;陈贤君;喻闽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附子理中汤治疗腹痛1例

    笔者以附子理中汤治疗1例腹痛患者医案入手,从临床诊查、治疗、鉴别诊断、预后转归等,来说明附子理中汤治疗寒湿直中太阴证之腹痛疗效确切可靠。

    作者:许铮;王丽君;章文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气清心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

    目的:观察益气清心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VM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口服益气清心汤及静脉注射生脉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注射生脉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的改变,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益气清心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VMC安全有效。

    作者:刘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3例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两组采用相同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同时给予艾迪注射液50 mL/d静滴,对照组单纯给予化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改善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可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夏宝军;黄治虎;张发良;任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秦琬玲运用黄连温胆汤验案举隅

    秦琬玲教授从医30余年,治学严谨,经验颇丰。善于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辨治胸痹、眩晕、中风等病,现将秦教授化裁运用黄连温胆汤之部分临证验案整理如下。目前就温胆汤的方源大致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该方首载于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虚寒门》,此为较传统的看法;其二,认为该方出自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集验方》,理由是唐·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七·病后不得眠方二首》有云:“《集验方》‘温胆汤,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法……’出第五卷。”而《外台秘要》与《备急千金要方》两书所载之温胆汤组方相同、主治相似,故认为温胆汤应出自《集验方》[1],而黄连温胆汤则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目前中医内科学教材里的黄连温胆汤主要由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炙甘草、大枣7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痰、除烦定惊、和胃止呕之功效,黄连增加了其清心泻火之功效,主要用于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湿聚成痰,郁而化热,痰热内扰之证。

    作者:方凌子;秦琬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冬瓜皮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建立科学可靠的冬瓜皮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冬瓜皮中的多糖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冬瓜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药材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准确,可为冬瓜皮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王一涵;侯晓琳;董雪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