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69例

施海寒;饶平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 喘可治注射液,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
摘要:目的:观察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及哮喘急性发作小儿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在常规抗感染、止咳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6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咳嗽、气喘改善情况及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及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明显,同时有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脑挫裂伤60例

    目的:探讨舒血宁治疗中、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的效果.方法:120例中、重度脑挫裂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滴舒血宁注射液20ml,1次/天,共14天.2周后观测两组患者APACHE-Ⅱ、GCS评分,伤后4个月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P<0.01),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伤后4个月总体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应用于中、重度脑挫裂伤的治疗,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作者:康琳;黄萍;刘春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脑欣治疗焦虑障碍脑血流灌注异常36例

    目的:观察心脑欣对焦虑障碍脑血流灌注异常者的影响与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焦虑障碍脑血流灌注异常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欣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脑血流图流入容积速度(BFV)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FV则变化不明显.结论:心脑欣对焦虑障碍脑血流灌注异常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罗娴;喻志敏;吕品;张业祥;邱育平;饶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古代中医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初探

    情志相胜心理疗法与方法,源于中国传统医学.是古代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内经>对它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随后,历代医家又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对中国古代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石君杰;徐发莹;陈树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配合化疗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化疗在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本文对收治的3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之前使用中药治疗,并与仅进行化疗的对照组患者的化疗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Karnofky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显效+稳定所占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降热的疗效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食欲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食欲增加,占64.52%,而对照组中仅有7例患者食欲增加,占24.14%;治疗组中增加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体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中体质量增加者占32.26%,而对照组中仅有3例患者体质量增加,占10.34%;治疗组中体质量增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中药配合化疗能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姜建伟;何福根;芦柏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疏风清热固表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3例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它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全身或眼部免疫力低下,导致本病发病率有所增加,甚至反复发作.我科从2008年2月~2009年11月以疏风清热固表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3例(28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笑笑;陈国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69例

    目的:观察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及哮喘急性发作小儿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在常规抗感染、止咳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6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咳嗽、气喘改善情况及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及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明显,同时有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施海寒;饶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直指横推为主辨证分型治疗腰肌劳损150例

    目的:观察直指横推为主辨证分型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成肾虚型组(41例)、寒湿与湿热型组(59例)、血瘀型组(50例),采用单盲法,肾虚型采用推拿和中药内服治疗;寒湿与湿热型采用推拿和中药熏蒸治疗;血瘀型采用推拿和刺络拔罐治疗,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9.3%与9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2.7%与34%,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内分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虚型组与其余二组在治愈率方面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治疗组的疗效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寒湿与湿热型组和血瘀型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肾虚型.

    作者:陈龙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76例

    目的:观察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运用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经X线检查判定愈合时间.结果:患者76例,治愈71例,治愈率为93.4%,平均治疗时间56天.结论: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疗效肯定,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梁;梁宏业;田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金匮要略》异病同治特点探析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的原则.<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的条文占据70多条,涉及的方剂有30余首.现笔者对其中异病同治特点作一探析.

    作者:钱俊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痰湿壅肺型支气管肺炎32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痰湿壅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支气管肺炎、中医辨证为痰湿壅肺型的幼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化痰汤煎服;对照组34例予常规抗生素抗炎平喘、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憋症状消失时间和5天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5天治愈率(71.88%)明显优于对照组(44.12%)(P<0.05).结论:中药健脾化痰汤配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湿壅肺型疗效确切,对改善患儿的咳喘痰多症状有明显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抗生素相比,安全性好,疗效缩短,在提高治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方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咳嗽48例

    变应性咳嗽(AC)多为病毒感染后迁延不愈又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并有过敏性因素参与,以咽痒引起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因症状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表现极为相似,故临床上往往因延误诊断而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西医治疗上常选用一些抗组胺类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后常可复发.2008~2009年,宋康教授用祛风止咳饮加减联合酮替芬治疗变应性咳嗽4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亚杰;夏永良;宋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网脱1号方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42例

    目的:观察中药网脱1号方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作用. 方法:将视网膜脱离术后证实残存视网膜下液的76眼,术后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常规处理,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网脱1号,治疗 2 个疗程. 治疗前后行眼底、B超及视力检查. 结果:治疗后中药组视网膜复位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视网膜下液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网脱1号方剂能促进残留视网膜下液吸收,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恩辉;林咸平;崔刚峰;李高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味鹿耳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

    笔者自2005年3月~2008年9月,应用温肾健脾活血法自拟中药加味鹿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60例,与同期对照组口服西药相对比,具有疗效优、见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现予报道如下.

    作者:张耕;吴玉冬;张春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主证表里同病

    太阳经为寒水之经,寒为水之气,故寒邪很容易引动体内水饮形成,导致表有寒邪,里有水饮的表里相兼证.人体感受外寒后引起体内形成水饮之邪的具体机理,是因寒邪阻遏阳气,或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体内的阳气;一旦阳气受损或被郁,且可导致气不布津,水津聚而为水邪,造成体内化生停蓄的水邪(废水)和饮邪;另外有些太阳风寒表证的患者,因发汗不当,导致表寒不解,甚至寒邪入里伤阳停水;或误吐误下伤及里阳而停水;或饮水过多,致心下停水.诸如此类,终致形成表寒里水之证.

    作者:姚荷生;姚梅龄;宋健平;伍炳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祛风湿药镇痛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目的:对祛风湿药药理作用中的镇痛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方法:查阅、归纳、整理2009年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祛风湿药镇痛作用的研究文献,根据药物药理作用的评价原则和中药镇痛作用的评定标准,对<中药药理学>教材中具有镇痛作用的祛风湿药进行文献再评价,以明确其镇痛作用.结果:威灵仙镇痛作用确切,独活、木瓜、羌活、青风藤、秦艽、雷公藤实验依据不足,防己、豨莶草、臭梧桐、五加皮无镇痛作用.

    作者:程玥;王瑞昙;张恩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吸虫病初期虫毒所伤病案分析

    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发现,不少血吸虫病初期患者有虫毒伤气血、伤经络、伤神志、伤肠胃、伤营卫等不同临床表现,兹举述如次.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祛风定痫汤为主治疗癫痫52例

    目的:观察祛风定痫汤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癫痫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西药;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6个月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9 %,对照组相应为11、13、13、11例,总有效率77.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风定痫汤治疗癫痫可明显控制癫痫发作症状,并能减少或克服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宋秋云;应武江;董美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病8号方灌肠治疗肝衰竭59例

    目的:观察肝病8号方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要求绝对卧床休息,给予腺苷蛋氨酸、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血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肝病8号方保留灌肠,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PT、PTA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3%、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8号方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明显优于单用西药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谢冬梅;程志文;何俊毅;姚立红;杨壮智;麻飞玲;徐小佩;李永丰;陈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颅内低压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颅内低压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发生颅内低压21例,减少利尿脱水药物使用,加大补液量,积极对症治疗,并平衡膳食.结果:经治疗3~5天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随访 2~ 12个月无复发和后遗症遗留.结论: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颅内低压的相关原因主要在手术中预防和术后用药.

    作者:杨军;汤样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胃愈疡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8例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8例服用健胃愈疡片治疗,对照组64例服用三九胃泰治疗,每周观察症状变化,治疗6周及治疗完成后6个月胃镜检查并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63、55例(P>0.05),而治疗6周及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胃炎未愈数分别为25、29和40、42例(P<0.05).结论:健胃愈疡片能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降低HP感染率,减少胃炎复发.

    作者:鲍建军;王兴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