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颅内低压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

杨军;汤样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摘除术后, 颅内低压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颅内低压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发生颅内低压21例,减少利尿脱水药物使用,加大补液量,积极对症治疗,并平衡膳食.结果:经治疗3~5天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随访 2~ 12个月无复发和后遗症遗留.结论: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颅内低压的相关原因主要在手术中预防和术后用药.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

    目的:探讨多途径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单纯以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灌肠以及物理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9%;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1.16% .两组比较,P﹤0.05.结论:多途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优梅;张红霞;林敏;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69例

    目的:观察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及哮喘急性发作小儿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在常规抗感染、止咳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6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咳嗽、气喘改善情况及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及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明显,同时有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施海寒;饶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肿胀50例

    临床上由于外力作用造成四肢受伤的情况比较多见,常有患肢软组织不同程度肿胀,严重者可影响静脉回流,甚至影响患肢的血液供应,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我院采用清·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四黄散为基础,增加白芷、田七、薄荷等制成的水煎剂外敷方在治疗外伤肿胀方面疗效较佳,使用方法简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芽;蒋奇平;李建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祛风定痫汤为主治疗癫痫52例

    目的:观察祛风定痫汤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癫痫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西药;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6个月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9 %,对照组相应为11、13、13、11例,总有效率77.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风定痫汤治疗癫痫可明显控制癫痫发作症状,并能减少或克服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宋秋云;应武江;董美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参蛤胶囊联合舒利迭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30例

    目的:观察参蛤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COPD稳定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选用参蛤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舒利迭治疗.结论:参蛤胶囊联合舒利迭组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评分,提高FEVl%和FEV1/FVC%,而单用舒利迭组改善率不如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 5).

    作者:浦明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咳嗽48例

    变应性咳嗽(AC)多为病毒感染后迁延不愈又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并有过敏性因素参与,以咽痒引起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因症状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表现极为相似,故临床上往往因延误诊断而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西医治疗上常选用一些抗组胺类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后常可复发.2008~2009年,宋康教授用祛风止咳饮加减联合酮替芬治疗变应性咳嗽4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亚杰;夏永良;宋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崇尚中医倡导中西医结合

    编者按:衷诚伟(1930~2007年)江西南昌人,中西医结合儿科著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1958年参加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3年,1961年秋结业,获中央卫生部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奖,留江西中医学院任教创建中医儿科学教研组,先后担任儿科教研组组长及附属医院儿科主任等职.是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创始人、学术带头人.

    作者:衷诚伟;衷晓;朱锦善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在恩师身边的那些日子

    时间如流水,转眼即逝.恩师衷诚伟教授离开我们已近二载,但其博大的胸怀、谦卑的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中医事业痴痴奋斗的精神,仍历历在目.

    作者:高修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脑挫裂伤60例

    目的:探讨舒血宁治疗中、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的效果.方法:120例中、重度脑挫裂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滴舒血宁注射液20ml,1次/天,共14天.2周后观测两组患者APACHE-Ⅱ、GCS评分,伤后4个月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P<0.01),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伤后4个月总体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应用于中、重度脑挫裂伤的治疗,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作者:康琳;黄萍;刘春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骨折24例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对24例股骨近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经治疗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均未出现髋内翻畸形、内固定物折断等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简单,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效果满意.尤其合适于内侧结构不稳定或大转子碎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以及转子下骨折.

    作者:王忠;张其峰;金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黄、芒硝敷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敷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肝硬化腹水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护肝降酶、支持、利尿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另加大黄、芒硝外敷脐部神阙穴,每日1次,连续贴敷7次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疗效、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α)、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SB)、白蛋白(ALB) 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ALT、SB、ALB及P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芒硝敷脐能降低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丕慈;李桂芳;林德谦;林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病8号方灌肠治疗肝衰竭59例

    目的:观察肝病8号方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要求绝对卧床休息,给予腺苷蛋氨酸、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血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肝病8号方保留灌肠,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PT、PTA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3%、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8号方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明显优于单用西药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谢冬梅;程志文;何俊毅;姚立红;杨壮智;麻飞玲;徐小佩;李永丰;陈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拟杏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68例

    目的: 观察自拟杏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自拟杏蓉汤(杏仁、肉苁蓉、黄芪、菟丝子、当归、牛膝、制大黄、甘草等), 随症加减,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西药果导片、莫沙必利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杏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牛豫洁;黄修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76例

    目的:观察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运用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经X线检查判定愈合时间.结果:患者76例,治愈71例,治愈率为93.4%,平均治疗时间56天.结论: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疗效肯定,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梁;梁宏业;田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灸结合耳穴治疗胃痛32例

    笔者多年来,用针灸结合耳穴疗法共治疗胃痛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3~69岁;病程5个月~16年.临床表现:(1)饮食积滞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有腐臭味,不思饮食,食则痛甚,舌苔厚腻,脉沉实或滑.(2)肝气犯胃证.胃脘阵痛,痛攻两胁,嗳气频繁,或兼有恶心、呕吐酸水,腹胀、食少,苔薄白,脉沉弦.(3)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四肢倦怠,泛吐涎水,喜暧喜按,得热痛减,纳少、神疲,甚者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

    作者:郑史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拟声嘶方治疗声带息肉63例

    近年来笔者对患声带息肉而不愿做手术或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者,利用自拟声嘶方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上骨折40例

    目的:观察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均借助C臂手法复位,治疗组采用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均结合中药熏洗并加强功能锻炼.结果:6个月后随访两组骨折复位愈合、肘内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相当(P<0.05).结论: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中药熏洗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冯仁优;刘智明;黄辉;罗洪波;刘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直指横推为主辨证分型治疗腰肌劳损150例

    目的:观察直指横推为主辨证分型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成肾虚型组(41例)、寒湿与湿热型组(59例)、血瘀型组(50例),采用单盲法,肾虚型采用推拿和中药内服治疗;寒湿与湿热型采用推拿和中药熏蒸治疗;血瘀型采用推拿和刺络拔罐治疗,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9.3%与9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2.7%与34%,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内分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虚型组与其余二组在治愈率方面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治疗组的疗效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寒湿与湿热型组和血瘀型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肾虚型.

    作者:陈龙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94例

    目的:探讨宫瘤清胶囊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差异.方法:将188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排外恶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米非司酮和宫瘤清胶囊治疗3个月后,测量服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雌二醇(E2)及孕酮(P)值.结果:(1)两组服药后肌瘤体积较服药前明显缩小,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9);(2)米非司酮组用药3个月后血中E2、P的平均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用药前后激素水平差异显著(P=0.028,P<0.001).宫瘤清胶囊组用药3个月后血E2、P有所下降但不明显,用药前后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与宫瘤清胶囊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疗效明显,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或联合应用.

    作者:赖筱琍;郑灵芝;马学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痰湿壅肺型支气管肺炎32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痰湿壅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支气管肺炎、中医辨证为痰湿壅肺型的幼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化痰汤煎服;对照组34例予常规抗生素抗炎平喘、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憋症状消失时间和5天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5天治愈率(71.88%)明显优于对照组(44.12%)(P<0.05).结论:中药健脾化痰汤配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湿壅肺型疗效确切,对改善患儿的咳喘痰多症状有明显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抗生素相比,安全性好,疗效缩短,在提高治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方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