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杰;李瑛
目的:探讨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治疗时机.方法:比较中药结合视网膜光凝与单纯视网膜光凝在治疗效果、预后方面的不同,以及激光治疗时机对于疗效的影响.结果:中药结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视网膜光凝,两者有显著差异,且早期行视网膜光凝优于晚期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寿武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笔者自2000~2006年对67例股骨颈骨折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7例,男47例,女20例,年龄63~91岁,平均74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7例.新鲜骨折51例,陈旧性骨折15例,病理骨折1例.
作者:朱炜;夏勇;宁锋;丁永佰;黄国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顽固性便秘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随着血液净化的不断发展,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顽固性便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顽固性便秘3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莎莎;张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系指后鼻道分泌物经鼻腔下滴,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症状.常表现为长期咳嗽或咳粘液痰,以晨起及入睡躺下时咳嗽为重,咳嗽多于体位变动时发作或加剧,常频繁清嗓,喉部发痒,咽异物感,灼热感,同时患者常伴有鼻塞、流涕、鼻痒等症.据文献统计,其发病率约占慢性咳嗽的41%,与哮喘、胃食管反流成为导致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导致肺功能下降.
作者: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探讨以针刺为主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总结概括,从头颈部取穴治疗、以体针为主治疗、头针与体针合用、局部取穴和综合疗法五方面对脑梗死的治疗进行阐述,从中可以知道针刺疗法作为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有肯定疗效,而且成本低廉,应用方便,安全性高.
作者:赵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用健脾疏肝法之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脂必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B超体征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体征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肝功能检查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γ-GT),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还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作者:来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证的病因病机,认为本病的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或由调摄不慎,久病失养,外感风、暑、燥、火四邪,阳热亢盛,伤津耗液,导致阴津亏虚,清窍失于濡润而致病,日久则瘀血痹阻,络脉不通,累及皮肤、筋骨,深入脏腑而使病情进展.其主要病机为素体虚弱,阴津亏虚,燥热内盛致瘀血阻滞,阴虚络瘀.
作者:衣兰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清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病理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1例CAE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清胃汤,每日2剂;对照组予维酶素片,每次5片,每天3次,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74.2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病理结果显示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07%、53.15%、42.86%,对照组相应为51.43%、46.15%、33.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有效的配方.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志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赵某,女,16岁,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月余,口服强的松治疗效不佳,血小板计数为25×109/L左右,予长春新碱2 mg入50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每周1次,连用6周治疗.
作者:李育林;唐由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10年来人们对术后肠梗阻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复习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 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补充各种维生素、电解质,注意酸碱平衡.吴氏[1]等用复方小承气汤(大黄6 g、枳壳10 g、厚朴10 g、莱菔子15 g、桃仁12 g),日1剂早晚由胃管注入,夹管2~3小时后放开,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8例,结果38例治疗后症状逐渐改善,痊愈出院,无并发症.
作者:彭成;李夏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一般认为屈光度超过-6.00D为高度近视.据报道,在5908名高考生中近视眼比例占61.02%,其中-6.00D以上高度近视占42.2%[1].近几年来,高度近视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郭继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入组5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放疗并予PF方案同步化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观察两组患者骨髓、放疗皮肤损伤及口腔溃疡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治疗时间延长.结果:治疗组放疗皮肤损伤(Ⅱ+Ⅲ度)及口腔溃疡及白细胞减少(Ⅱ+Ⅲ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时间延长>1周及卡氏评分下降>10分者少于对照组(P<0.05).未见参芪扶正注射液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在保护骨髓、减少放疗皮肤损伤及口腔溃疡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耐受性有明显提高.
作者:张鸿彬;张锡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h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e wall.的干燥根茎,又称味连、雅连、云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作者:谢光远;杨金梅;龚千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创口疼痛、出血、水肿、坠胀、创口愈合的影响与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用中药熏洗、浸泡,对照组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结果:试验组在混合痔术后疼痛、坠胀、出血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36例:采用FOLFDX4方案,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同时加用华蟾素注射液20 ml/天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入,4周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32例: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2.2%(8/36)和18.8(6/32)(P>0.05),综合组有效率为80.6%(25/36),对照组有效率为53.1%(17/32)(P<0.05).综合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腹泻、可逆性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胃癌常见症状疼痛、乏力、气短、纳差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综合组治疗前后CEA、CA724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华蟾素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胃癌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症状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并对其外周血中Th1/Th2偏倚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以治疗前后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及ABC-ELISA法分别检测血C4+、CD4+、CD4+/CD8+水平.结果:(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54例治愈,6例无效,治愈率90%.(2)CD4+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CD8+;治疗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4)CD04+/CD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可有效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并调节患者外周血的Th1/Th2偏倚,降低流产风险.
作者:周璐;赵珊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恶性肿瘤放疗的常见并发症[1].现代医学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亦有报道使用干扰素、生长抑素及外科手术治疗等[2].
作者:刘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毒邪为独特致病因子,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性的理论论述和确凿的定论.从近全国正规的大学教材上亦无对毒邪有一个明确的阐述和界定.笔者试对建立毒邪为因中医理论与临床作一浮浅构思,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保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症状体征改善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急性胰腺炎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涛;潘锋;陈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将40例慢性肾衰(CRF)竭患者,给予肾衰方口服,以3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肾衰方治疗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总有效率为65.0%,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增加,U-TP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尿常规红细胞记数、TC、TC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尿素氮、血肌酐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肾衰方能有效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改善CRF患者临床症状,延缓CRF进展.可以改善贫血,可有效提高血RBC,Hb.肾衰方可降低尿蛋白,而对尿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
作者:翟金海;徐大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