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20例

张涛;潘锋;陈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分期论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保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症状体征改善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急性胰腺炎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4例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用健脾疏肝法之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脂必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B超体征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体征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肝功能检查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γ-GT),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还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作者:来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在鼻咽癌放化疗中的减毒作用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在鼻咽癌放化疗中能否减轻副反应并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参麦针+放化疗81例(观察组),单纯放化疗治疗61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参麦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配合放化疗同步开始用药.对照组仅用放化疗.结果:观察组口腔反应、白细胞降低的例数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在配合鼻咽癌放化疗时对口腔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都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该药对鼻咽癌放化疗减毒有效.

    作者:姚洁;叶永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疏肝滋肾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30例

    目的:观察以疏肝滋肾法组方的中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疏肝滋肾法)和时照组(溴隐亭),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中催乳素(PRL)和相关激素水平、症状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疏肝滋肾法组方的中药可显著降低PRL,对相关激素有良性调节作用,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症状、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滋肾法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有效疗法.

    作者:李秀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42例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多数患者可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且以药物保守治疗的治愈率高达90%左右.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未破裂宫外孕,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爱武;盛爱华;阮新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枢机散敷脐治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100例

    2007~2008年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100例,并与常规治疗5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军;王绍臣;高午;樊小东;李兴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益合剂治疗肝纤维化30例

    目的:观察肝益合剂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肝益合剂,每次1袋,每日2次温服;对照组20例,口服水飞宾胶囊,35mg/粒,每次3粒,每日2次.2组均90日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血清PCⅢ、LN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HA、ⅣC、AL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肝煎剂有良好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保护肝细胞、抑制胶原合成并促进其降解有关.

    作者:赵俊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42例

    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一般认为屈光度超过-6.00D为高度近视.据报道,在5908名高考生中近视眼比例占61.02%,其中-6.00D以上高度近视占42.2%[1].近几年来,高度近视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郭继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其并发症较重、较多,常因并发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积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致视力下降明显,甚至失明,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致盲性眼底病.本院眼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建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吴佩衡学术思想用治硬皮病肌萎缩

    在著名中医临床大家暨护阳学派大师吴佩衡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为记念护阳大师吴佩衡先生对我国中医药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笔者试将多年研究运用吴老学术思想、用药经验结合业师朱良春先生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溶于一体,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的临床实践和体会陆续公之于世,和同道共勉.多年来,笔者溶两家之法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诸多杂难病症,疗效卓著,此文乃继承中求创新之路的见证之一,望能对临床一线的同道有所启发.

    作者:邱志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顺气降逆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

    笔者近1年来,采用中药顺气降逆法配合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5~83岁,病程1~30天.

    作者:熊明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2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保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症状体征改善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急性胰腺炎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涛;潘锋;陈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

    目的:观察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将40例慢性肾衰(CRF)竭患者,给予肾衰方口服,以3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肾衰方治疗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总有效率为65.0%,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增加,U-TP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尿常规红细胞记数、TC、TC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尿素氮、血肌酐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肾衰方能有效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改善CRF患者临床症状,延缓CRF进展.可以改善贫血,可有效提高血RBC,Hb.肾衰方可降低尿蛋白,而对尿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

    作者:翟金海;徐大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吴又可与俞根初对邪伏膜原治疗方法之比较

    本文通过对吴又可与俞根初关于邪伏膜原证的治疗方法加以比较,试图探究两位医家对这一证候的治疗思想之异同.同时,对临证使用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应用注意也加以探讨.

    作者:张宏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活血化痰解郁汤治脑梗死后抑郁症45例

    目的:研究活血化痰解郁汤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用活血化痰解郁汤、对照组40例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评定有效率、抑郁症疗效评定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活血化痰解郁汤对脑梗死后抑郁有较好疗效.

    作者:曹利民;胡志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关于建立毒邪为因理论系统框架的几点构思

    毒邪为独特致病因子,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性的理论论述和确凿的定论.从近全国正规的大学教材上亦无对毒邪有一个明确的阐述和界定.笔者试对建立毒邪为因中医理论与临床作一浮浅构思,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以针刺为主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进展

    为探讨以针刺为主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总结概括,从头颈部取穴治疗、以体针为主治疗、头针与体针合用、局部取穴和综合疗法五方面对脑梗死的治疗进行阐述,从中可以知道针刺疗法作为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有肯定疗效,而且成本低廉,应用方便,安全性高.

    作者:赵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膜后血肿35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膜后血肿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水清;严宇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入组5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放疗并予PF方案同步化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观察两组患者骨髓、放疗皮肤损伤及口腔溃疡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治疗时间延长.结果:治疗组放疗皮肤损伤(Ⅱ+Ⅲ度)及口腔溃疡及白细胞减少(Ⅱ+Ⅲ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时间延长>1周及卡氏评分下降>10分者少于对照组(P<0.05).未见参芪扶正注射液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在保护骨髓、减少放疗皮肤损伤及口腔溃疡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耐受性有明显提高.

    作者:张鸿彬;张锡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安胎灵联合西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60例

    目的:探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并对其外周血中Th1/Th2偏倚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以治疗前后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及ABC-ELISA法分别检测血C4+、CD4+、CD4+/CD8+水平.结果:(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54例治愈,6例无效,治愈率90%.(2)CD4+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CD8+;治疗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4)CD04+/CD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可有效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并调节患者外周血的Th1/Th2偏倚,降低流产风险.

    作者:周璐;赵珊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证病因病机浅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证的病因病机,认为本病的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或由调摄不慎,久病失养,外感风、暑、燥、火四邪,阳热亢盛,伤津耗液,导致阴津亏虚,清窍失于濡润而致病,日久则瘀血痹阻,络脉不通,累及皮肤、筋骨,深入脏腑而使病情进展.其主要病机为素体虚弱,阴津亏虚,燥热内盛致瘀血阻滞,阴虚络瘀.

    作者:衣兰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