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选择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外引流治疗高位胆管癌

王徽;孙英蕾;王纯;金刚;王阳

关键词:胆管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摘要:目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及超选择肝段动脉栓塞化疗方法治疗高位胆管癌伴肝内转移,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12例高位胆管癌均先行PTCD,再行超选择肝段动脉栓塞化疗术,术后保肝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12例高位胆管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占16.7%;部分缓解(PR)7例,占58.3%;有效率(CR+PR)为7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肝段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胆管癌伴肝内转移,疗效显著,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动脉灌注治疗锁骨上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瘤(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术治疗锁骨上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对原发灶治疗的同时或单纯对转移性淋巴结供血动脉行灌注化疗术.结果随访12个月,13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总有效率:(CR+PR)76.9%.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锁骨上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疗效较好,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纯;王阳;金刚;王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清CYFRA21-1、NSE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CYPRA21-1、NSE作为血清肿瘤标记物对肺癌诊断以及病情、病期判断、疗效观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全自动免疫酶标仪测定49例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NSE的含量.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含量显著升高,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腺癌高.而非小细胞肺癌NSE显著升高,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项指标随病期增高而增高,术后有所下降.结论CYFRA21-1、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并对病情监测、疗效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鉴清;赵敏;彭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艾本治疗骨转移癌引起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本(伊班膦酸钠)治疗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方法对19例确诊为肿瘤骨转移病人静脉滴注艾本.结果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结论获本治疗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王成;张彩霞;王立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癌荷瘤大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CBRH-3肝癌细胞株建立大鼠肝癌模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对皮下癌结节取不同的放射剂量一次性照射,观察照射前后肿瘤大小,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凋亡率、细胞周期.结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4小时后,肿瘤体积缩小,并与放射剂量呈正相关,随照射剂量的增大凋亡发生率、BCL-2表达率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G2期受阻滞.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疗效确切,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丁田贵;尹立杰;彭兆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15例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患者切除肺原发肿瘤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1995年~2002年间对15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加术后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切除肺原发肿瘤加术后综合治疗的15例患者与单纯内科治疗比较,提高了生存率,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选择性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手术切除肺原发肿瘤加术后综合治疗比单纯内科治疗疗效好.

    作者:王启文;张立新;赵鑫;王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导管疾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疾病的价值.方法采用高频探头沿乳头作放射状扫查的方法,对40例乳头溢液(或溢血)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40例患者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符合率100%,疾病总准确率70%,与钼钯X线造影的准确率75%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导管疾病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陈忠民;高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逆行切除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的方法.方法在某些特定因素,改变肺切除术中常规首先处理肺血管再切断支气管的方法,可在肺动、静脉处理前或中间切断支气管即逆行切除术,由于离断了坚硬无延展性的支气管联系,而仅留有血管及结缔组织,使肺门松动延展便于进一步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结果将肺癌病人随机分二组,临床组(行逆行肺切除组):共516例,对照组(不行逆行肺切除组):498例.讨论两组病人的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临床组均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特别是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故手术死亡率亦明显下降.结论逆行肺切除技术是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的可行方法.

    作者:华新民;刘建阳;任宪伟;刘炀;李志杰;张春江;刘枫林;徐立;高锐;王佳铭;刘宇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肺癌伴皮下转移6例

    原发性肺癌晚期多易经血行、淋巴道转移至骨、肝、脑及腹腔等部位,常出现多脏器同时转移,皮下转移是晚期肺癌远处转移少见部位之一,我院1997~2002年收治原发性肺癌伴皮下转移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强;王启文;曲明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胃癌与青年胃癌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青年人胃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79例老年胃癌(≥60岁),11例青年胃癌(≤4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上腹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是其主要的消化道症状.老年组吞咽困难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而呕吐、黑便则老年组低于青年组(P<0.05).病程<3个月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胃癌发生部位:胃窦、胃角癌青年组高于老年组,贲门、胃底癌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多为BorrmannⅢ型、Ⅳ型,老年组多为Ⅰ型、Ⅱ型.病理组织学显示: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而老年组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随访结果:一年生存率青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结论青年组胃癌较老年组胃癌相比,其浸润能力强,恶性程度高,分化强度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临床医师要提高对胃癌的认识及警惕性,特别是对青年胃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姚伟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MVP与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MVP方案EP方案两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方法晚期NSCLC899例,用MVP方案31例,用EP方案58例,进行有效率和毒性的统计.结果MVP组有效率35.5%(11/31),EP组有效率31.0%(18/5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剂量限制毒性均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占66.2%,Ⅲ~Ⅳ度下降MVP组为6.5%,EP组为6.7%.其次为胃肠道毒性和脱发,均为Ⅰ~Ⅱ度.结论M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毒性与EP方案相仿,均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柳影;鲍慧铮;马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35例脑转移瘤MRI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脑转移瘤的MRI表现.方法35例病人,男27例,女8例,年龄29~77岁.均采用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及增强扫描.结果35例病人125个病灶,瘤周水肿89个.增强前发现病灶86个.增强后发现病灶125例.脑转移实质性病灶84个,部分囊变坏死19个,完全囊变22个.原发恶性肿瘤肺癌22例,脑内胶质瘤5例,肾癌、结肠癌、鼻咽癌及淋巴肉瘤各2例.结论脑转移瘤中肺癌转移多见;多发性脑转移瘤可有多种形态;小脑出现占位性病变应考虑到转移瘤的可能.

    作者:张永革;李刚;张宏远;王志红;张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脏集合管癌1例报告

    患者男性,37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半月于2002年8月5日入院.体检:一般状况良好;右肾区叩痛,余体征阴性.CT显示:右肾下极占位性病变.术中见右肾下极肿瘤,体积3cm×3cm×3cm,遂行肾脏切除术.

    作者:韩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89Sr治疗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89Srcl2对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1例肺癌多发性骨转移伴疼痛患者静脉注射89Srcl2治疗后的镇痛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骨痛减轻或消失18例,总有效率达到85.7%;治疗后骨显像发现转移灶消失或基本消失62处;治疗后有3例病人出现轻度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对心、肝、肾几乎没有影响.结论 89Srcl2对缓解肺癌骨转移瘤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可重复用药.

    作者:王琤;周义林;张军盛;徐慧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各种辅助检查对早期诊断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评价

    原发性小肠肿瘤在临床上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误诊率很高,有文献报道达65%~100%.我院白1970~2001年共收治小肠肿瘤19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

    作者:金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食管原发巨大恶性间质瘤1例报告

    患者,女性,61岁.于2002年6月3日因渐进性进食吞咽困难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不大.

    作者:冯济龙;黄立新;屈艳丽;袁忠平;杜丹;崔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Ⅰ、Ⅱ期宫颈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Ⅰ、Ⅱ期的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4例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腔内A点放疗后,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盆腔淋巴结阳性者补充放疗的临床资料,以Kaplan-Meier法求生存率,差异检验用log-rank,多因素采用Cox模型.结果124例总的3年生存率为96.7%,5年生存率为70.2%.单因素有显著意义的为病理、临床分型和盆腔淋巴结阳性等3项因素,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宫颈癌根治性手术要彻底清扫淋巴结及提高辅助治疗手段,对改善子宫颈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桂林;谢榕;黄燕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癌术中心跳骤停30分钟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性,53岁,诊断为左肺中心型鳞癌,左全肺不张.于2003年2月19日拟行左全肺切除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中胸膜粘连严重,当游离肿瘤与肺门时出现心血管反射,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立即静注阿托品0.5mg.

    作者:杨静远;王双燕;阚红莉;王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氧化苦参碱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体外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体外活性的影响.方法MTT显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组药物对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氧化苦参碱1mg/ml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2mg/ml、5mg/ml、10mg/ml抑制细胞生长,呈量效关系;2mg/ml药物作用72小时后,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细胞凋亡现象并发现显著的S期阻滞;透射电镜可见胞核固缩,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氧化苦参碱在体外能够抑制人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将其阻滞在S期,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李龙江;陈志琼;郑元义;汤为学;余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进展期胃癌术中及术后两周腹腔抗癌药物温热治疗分析

    目的讨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及术后抗癌药物温热治疗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我院自2000年135例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灌注及腹腔留置引流管术后两周腹腔灌注,并根据肿瘤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癌药物.结果135例病人的治疗中无明显毒副作用,使肿瘤患者得到了好的治疗.结论进展期胃癌均有必要根据肿瘤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癌药物进行术中及术后的腹腔温热治疗.

    作者:胡民主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生物学行为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5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gA、Syn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行临床资料分析及跟踪随访.结果46例有阵发性高血压,4例有持续性高血压,4例无自觉症状.50例细胞分化成熟,4例有周围组织浸润.免疫组化染色:CgA(+);Syn(-).结论CgA在嗜铬细胞瘤呈阳性表达,可用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是否有转移.

    作者:刘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