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梅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52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对侵犯深度判定的准确率达88.5%,对转移淋巴结判定的准确率达96%,能够很好显示病变范围、侵润程度、周围器官受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CT分期与病理分期基本相符.结论通过直肠癌的CT征象分析,对于术前推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修石;李玉莲;于树江;曲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足部软组织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出现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自1989年10月~2001年10月,应用胫后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5例足部软组织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的缺损.结果15例患者随访12~84个月,平均38个月.胫后血管逆性岛状皮瓣完全成活,并且无局部复发.结论小腿内侧胫后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肿瘤性软组织缺损是理想的选择.具有就近取材、皮肤色泽结构相似,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李连财;李永滨;何启杰;郝克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性,61岁.于2002年6月3日因渐进性进食吞咽困难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不大.
作者:冯济龙;黄立新;屈艳丽;袁忠平;杜丹;崔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红蛋白浓度与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生存率及局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自1992年3月~1997年7月选择收治晚期(Ⅲ和Ⅳa期,T3-4N2-3M0)NPC209例,于放射治疗前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分3组(贫血组:Hb<120g/L,正常组:Hb=120~160g/L,高血红蛋白组:Hb>160g/L).全部病例均予以根治性放射治疗,常规分割.对其生存率及局控率予以观察分析.结果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影响晚期(Ⅲ和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放射治疗前升高血红蛋白量可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局控率.结论升高血红蛋白量可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及局部肿瘤控制率.
作者:王卫东;孙苏平;王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术治疗锁骨上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对原发灶治疗的同时或单纯对转移性淋巴结供血动脉行灌注化疗术.结果随访12个月,13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总有效率:(CR+PR)76.9%.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锁骨上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疗效较好,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纯;王阳;金刚;王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讨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及术后抗癌药物温热治疗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我院自2000年135例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灌注及腹腔留置引流管术后两周腹腔灌注,并根据肿瘤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癌药物.结果135例病人的治疗中无明显毒副作用,使肿瘤患者得到了好的治疗.结论进展期胃癌均有必要根据肿瘤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癌药物进行术中及术后的腹腔温热治疗.
作者:胡民主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患者切除肺原发肿瘤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1995年~2002年间对15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加术后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切除肺原发肿瘤加术后综合治疗的15例患者与单纯内科治疗比较,提高了生存率,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选择性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手术切除肺原发肿瘤加术后综合治疗比单纯内科治疗疗效好.
作者:王启文;张立新;赵鑫;王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对5-Fu不同浓度引起细胞凋亡信号传导路径的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5-Fu高浓度(1mM)及低浓度(0.1μM)引起HL-60细胞凋亡时DNA断片进行了检测,进一步用Western blot法对Caspase-8,9(Cysteinyl aspartic acid-protenase)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5-Fu高浓度时癌细胞24小时引起细胞凋亡,低浓度时可以引起细胞凋亡,但需要72小时.高浓度处理时发现Caspase-8,9被活化.而低浓度处理时,未发现Caspase-9被活化.结论上述结果分析作者认为,由5-Fu引起的细胞凋亡机制如下:高浓度时通过Caspase-8活化直接引起Caspase-3活化,以及Caspase-8活化导致Caspase-9被激活再激活Caspase-3两个途径引起细胞凋亡.而低浓度时只经过从Caspase-8活化直接引起Caspase-3活化的单一途径.
作者:邢德君;程颖;田沼靖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的方法.方法在某些特定因素,改变肺切除术中常规首先处理肺血管再切断支气管的方法,可在肺动、静脉处理前或中间切断支气管即逆行切除术,由于离断了坚硬无延展性的支气管联系,而仅留有血管及结缔组织,使肺门松动延展便于进一步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结果将肺癌病人随机分二组,临床组(行逆行肺切除组):共516例,对照组(不行逆行肺切除组):498例.讨论两组病人的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临床组均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特别是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故手术死亡率亦明显下降.结论逆行肺切除技术是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的可行方法.
作者:华新民;刘建阳;任宪伟;刘炀;李志杰;张春江;刘枫林;徐立;高锐;王佳铭;刘宇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性,53岁,诊断为左肺中心型鳞癌,左全肺不张.于2003年2月19日拟行左全肺切除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中胸膜粘连严重,当游离肿瘤与肺门时出现心血管反射,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立即静注阿托品0.5mg.
作者:杨静远;王双燕;阚红莉;王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CBRH-3肝癌细胞株建立大鼠肝癌模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对皮下癌结节取不同的放射剂量一次性照射,观察照射前后肿瘤大小,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凋亡率、细胞周期.结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4小时后,肿瘤体积缩小,并与放射剂量呈正相关,随照射剂量的增大凋亡发生率、BCL-2表达率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G2期受阻滞.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疗效确切,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丁田贵;尹立杰;彭兆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53和nm23蛋白的表达对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喉癌病人标本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53和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2%和57.1%.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nm2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突变型p53基因阳性表达和nm23基因阴性表达的喉癌,多见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组.结论突变型p53基因阳性表达和nm23基因阴性表达的喉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作者:周维国;成伟;刘新;杨占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其他检查方法不能做出定性诊断的肺肿瘤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探讨该方法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胸超声检查确认肿瘤,并设定穿刺途径,采用日本八光21G PTC针,美国Bard自动活检枪和18G切割针.结果80例全部接受针吸细胞学检查,其中40例并接受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2.50%(66例),组织学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0%(36例).二种方法互补诊断正确率92.50%(74例).组织定性诊断正确率95%(76例).并发症4例(5%),其中气胸1例,咳血3例(3.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肺肿瘤的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钧;赵芳;高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及超选择肝段动脉栓塞化疗方法治疗高位胆管癌伴肝内转移,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12例高位胆管癌均先行PTCD,再行超选择肝段动脉栓塞化疗术,术后保肝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12例高位胆管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占16.7%;部分缓解(PR)7例,占58.3%;有效率(CR+PR)为7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肝段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胆管癌伴肝内转移,疗效显著,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作者:王徽;孙英蕾;王纯;金刚;王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原发性小肠肿瘤在临床上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误诊率很高,有文献报道达65%~100%.我院白1970~2001年共收治小肠肿瘤19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
作者:金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CYPRA21-1、NSE作为血清肿瘤标记物对肺癌诊断以及病情、病期判断、疗效观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全自动免疫酶标仪测定49例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NSE的含量.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含量显著升高,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腺癌高.而非小细胞肺癌NSE显著升高,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项指标随病期增高而增高,术后有所下降.结论CYFRA21-1、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并对病情监测、疗效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鉴清;赵敏;彭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疾病的价值.方法采用高频探头沿乳头作放射状扫查的方法,对40例乳头溢液(或溢血)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40例患者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符合率100%,疾病总准确率70%,与钼钯X线造影的准确率75%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导管疾病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陈忠民;高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能否降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c-erbB-2基因的表达,以及能否抑制其细胞增殖.方法将c-erbB-2 ASODN及其对照序列(空白对照和错配序列)通过脂质体转染MCF-7细胞,应用Western blot观察c-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然后应用MTT观察细胞增殖.结果c-erbB-2 ASODN能特异性下调MCF-7细胞c-erbB-2蛋白,而且能抑制其细胞增殖.结论实验结果认为应用c-erbB-2 ASODN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可行性.
作者:杨建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以双铂为主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耐受性及毒副作用.方法采用CBP-DDP-VP16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39例CBP200~300mg/m2,第1天,静点,DDP40~60mg/m2,第8天,静点,Vp16 100mg/m2第1天至第5天,静点.21天重复.结果以双铂方案为主治疗小细胞肺癌39例,总有效率79.6%,CR率12.8%.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发生率69.2%.结论以双铂方案为主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好,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刘显红;于惠民;程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病例1,女,25岁,因肛旁肿物3个月,以肛脓肿在外院行切开引流术,术后肿物侵及整个肛周引起排便困难而转来我院.
作者:徐绍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