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杰;李大军;张清媛
目的对较晚期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大面积切除后的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岛状皮瓣重建恢复功能经验总结.方法自1985年5月至2000年5月期间应用该皮瓣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术后组织缺损177例.结果177例重建中1例因感染发生狭窄,12例发生咽瘘,164例一期愈合,恢复吞咽功能,一年生存率82.5%(142/172),三年生存率45.3%(24/53),五年生存率38.7%(12/31),十年生存率33.3%(4/12),十五年生存率25%(2/8).结论胸大肌岛状皮瓣能够解决较晚期下咽及颈段食管上段癌切除后组织缺损及功能重建.
作者:徐成钧;李忠实;李树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病例患者,男,18岁,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冷、发热,体温高达39℃,遂后出现腹痛,并偶然间发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在其他医院检查,肝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9u/L(参考值4~50u/L),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5u/L(参考值8~40u/L),血清总蛋白41g/L(参考值60~80g/L),A/G比值25/17.
作者:贾彬;吕复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化疗防护的管理措施.方法应用ISO9000质量控制标准对化疗防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制定了规范化、制度化、可操作性强的部门作业指导,对化疗防护进行全程监控.结果增加了护理人员对接触化疗药物的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改善了配药室的硬件防护措施,对化疗药物实现了程序化管理.结论应用ISO9000标准制定的部门化疗防护作业指导书切实可行,有效防止了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
作者:彭金莲;张秀兰;詹风球;李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D44v6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变异体单抗(CD44v6单抗)在宫颈浸润癌及转移癌中的表达并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CD44v6表达阳性率恶性组显著高于正常组.(2)有转移者CD44v6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结论(1)CD44v6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2)CD44v6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相关,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作者:王岩;项岩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对LA-795肺腺癌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谷胱甘肽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荧光方法,将样品放置30℃保温15分钟,激发光谱350nm,发射光谱420nm时测定,荧光试剂是邻苯二醛(OPT).此方法回收率是90%±5%,在0~2.5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批内变异系数是3.5%,方法准确可靠.结果以T-739正常小鼠做对照其结果如下:肿瘤组织10例谷胱甘肽含量为903.40±97.63μg/g,正常组织中谷胱甘肽含量(8例)为669.75±81.53μg/g,P<0.001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癌组织的发展,谷胱甘肽的含量增高.
作者:关俊玲;李明润;李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迅速抢救病人行急诊纤支镜床边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治疗开胸术后急性肺不张.方法应用便携式纤支镜对15例病人行局麻下气管内吸痰及BAL治疗.结果15例病人中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便携式纤支镜吸痰及BAL安全有效,可迅速缓解症状使肺复张避免气管切开.
作者:武春龙;吴华星;吴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饮酒在洛阳市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条件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饮酒习惯与肝癌的关系.结果饮酒年限、每月饮酒次数和总酒精摄入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饮酒年限分成0、≤20、20~40和>40四个等级,OR值分别为1.00、1.07、1.59和2.96;将每月饮酒次数分成0、≤5、5~15和>15四个等级,OR值分别为1.00、0.83、1.21和3.57;将总酒精摄入量(万克)分成0、≤10、10~25和>25四个等级,OR值分别为1.00、0.89、1.21和3.13;三个因素与肝癌间均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是否饮酒、初次饮酒年龄、每日酒精摄入量和是否空腹饮酒这四个变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每月饮酒次数越多,饮酒年限越长,总酒精摄入量越大,肝癌的发病危险越大.
作者:汤伯明;张竹梅;王其军;王启敏;朱鑫;樊巍巍;张小燕;边建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过程中维生素B6,是否有抑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大鼠喂普通饲料;DAB组大鼠饲料中含0.06%3'-Me-DAB,10周后改喂普通饲料;B6组大鼠饲料中除含有0.06%3'Me-DAB外,另加入Vit.B6800mg/kg,10周后改喂加入800mg/kg.B6的普通饲料.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NA指数和增殖指数,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癌变过程中PCNA基因定位情况,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DAB组的DNA指数和异倍体率高于B6组和正常组;病理结果显示DAB组病变程度较重;实验初期DAB组PCNA染色强度高于B6组.结论在大鼠实验性肝癌的早期维生素B6可能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赵会军;张乃哲;付琳杰;张敬一;张文智;赵军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十余年来,随着对鼻咽癌临床行为、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的进展和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已从常规的二维等中心治疗技术逐步向先进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较变.
作者:崔念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试验采用诱导化疗,方案:DDP 100mg,第1天,采用水化,5-Fu 500mg/m2,1~5天,化疗2个疗程.放射治疗,鼻咽剂量:70-74Gy/35~37次,共7~8周,颈部淋巴结剂量60~70Gy/30~35次;颈部预防量46~50Gy.结果1995-1997年共有134例鼻咽癌进入研究,诱导化疗加放疗组(综合组)65例,单纯放疗组(单放组)69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60%和31.9%(P<0.01),鼻咽局部控制率和颈淋巴结转移控制率分别为69.2%和56.5%(P<0.05).综合组急性毒性反应较单放组重,但可以耐受.结论PF方案诱导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局部区域控制率.
作者:姚鸿民;董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使细胞因子的鉴定、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后新的细胞因子不断被发现,目前已有几十种.各种细胞因子的基因结构得到了初步的认识.本文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基因定位与克隆和细胞表达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李民;李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人大肠癌相关抗原MAb SC3A及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8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SC3A抗原的表达,并与ER和PR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30例乳腺癌组织中SC3A、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1%(73/80)、73.5%(61/80)和61.8%(52/80),MAb SC3A相应抗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ER和PR(P<0.01).其表达强度也高于ER和PR.强阳性率分别为40.0%、18.8%和15.0%.表明SC3A抗原在各型乳腺癌中均有充分的表达.ER和PR的表达也与文献报道相似.结论用MAb SC3A相应抗原检测乳腺癌对此癌的诊断和研究具有实用意义,ER和PR的检测对此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是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安天义;吕振涛;马世英;曹建平;刘民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GST-π在肺癌中的表达,探讨GST-π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GST-π在193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健康人血清GST-π含量.结果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76.7%)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GST-π含量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健康人.GST-π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与肺癌TNM分期和肺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结论GST-π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作者:薛奇;汪良骏;罗贤懋;魏慧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OUR-QGD型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186例,根据病灶的三维形状及病人的身体状况确定靶点数目、治疗次数及分次剂量.PTV覆盖95%以上CTV,等剂量曲线50%~90%,中位值62.2%.PTV周边照射总剂量2500-5800cGy,分割处方剂量300~800cGy,重复治疗4~9次.结果治疗后随诊3至15个月,胸痛症状止痛有效率为90.8%.132例病人进行疗效评价,CR21例(15.9%);PR82例(62.12%);NC23例(17.42%);PD6例(4.55%),有效率为95.45%.病理分型以小细胞未分化癌治疗效果为佳.肿瘤体积≤30cm3者较肿瘤体积>30cm3者治疗效果明显为好.肿瘤分期早期病人治疗效果较好,中晚期病人经过放射治疗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治疗中与治疗后发生的副反应及放射性损伤均较小.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可以使肿瘤局部得到准确的高剂量照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任本;丁田贵;尹立杰;陈翠萍;彭兆祥;胡晶;高玉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94例以贫血为首诊的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癌有胃癌70例,结肠癌22例,小肠癌2例;贫血呈中重度,骨髓象均为增生性贫血,表现缺铁性贫血4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0例,混合性贫血16例;胃癌患者,血清铁低,血清铁蛋白高者58例(61.6%),有明显的临床意义.结论要重视老年人贫血,对于老年贫血要全面系统检查,除骨穿外,消化系统检查如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或消化道钡餐应列为常规检查;此外,对于伴有血清铁蛋白增高的缺铁性贫血要高度怀疑胃癌.
作者:方志坚;李德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利用普通的计算机系统配合适当的软硬件设备实现投入小,高效灵活的加速器机房计算机管理系统.方法使用微机及VB编写的管理软件完成系统构成.结果本系统运行良好,有文字和语音提示,使操作技师、维修工程师、放射物理师、医师成为一个相互协作的有机整体,机房管理更为全面细致,减少了各个环节差错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放射治疗质量.结论本系统经济实用,适合放疗科机房使用
作者:徐军;吴晓慧;白彦灵;邢丽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疗效的确认普及,随着进展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进展,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已不可忽视.乳腺癌病人的平均生存期较长,生存质量与疗效同样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陈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纯粘液癌形态学特征,为术中冰冻病理确诊乳腺癌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观察.结果癌细胞分泌多量粘液进入乳腺间质形成粘液湖,微小上皮簇漂浮其中,胞浆内有空泡,核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核偏位.结论沿着粘液湖重要线索,准确识别微小上皮簇的异型性是术中确诊纯粘液癌的正确方法和可靠依据.
作者:张吉文;刘丽男;李东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腋淋巴结是乳腺癌淋巴转移的主要途径,其状态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的因素,也是患者选择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作者:王劲松;陶冀;庞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HSV-TK/ACV系统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将新近克隆并构建的含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TK,用Lipofectamine转染至人脑胶质瘤TJ905细胞中,给予ACV,用FCM检测了对细胞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转染了TK基因的细胞在ACV的作用下,DNA含量下降(分别为109.43和65.81;而对照组分别为109.28和83.24,细胞DNA的合成被抑制.结论证实了我们克隆的TK基因对人脑胶质瘤的杀伤作用,同时也将HSV-TK/ACV系统的抗肿瘤机制研究推进了一步.
作者:苏君;杨海城;肖宏;张学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