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龙;邢德君;于秀艳
本文综述近几年头颈癌治疗的某些方面的进展,如诱导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同步放化疗,器官功能保留术式的应用,根治术后缺损处功能重建,特异定靶导向治疗等.
作者:邱杰;张文伟;彭诗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化学对体外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对培养的体外肝癌细胞SMMC7721进行治疗.将等量细胞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按电量不同又分为4组:3C、5C、10C、20C(C为电量库仑),每组3孔.治疗后6小时和24小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每组结果取3孔检测结果的平均值.结果电化学治疗后6小时流式检测结果:对照组凋亡率0.07%,而治疗组在电量为3C、5C、10C、20C时凋亡率分别为4.51%、16.46%、25.16%、65.97%,治疗后24h:对照组凋亡率2.59%,治疗组分别为5.63%、22.98%、36.78%、83.9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而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随电量增加有增高趋势,S期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结论电化学能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电量增加而增加;在治疗后6小时和24小时检测结果均提示,随电增加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有逐渐升高趋势,而S期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
作者:崔恒武;田建明;王培军;左长京;王敏杰;文军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是细胞周期中短暂出现的基因表达产物,具有严格的顺序性,与特定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结合构成复合体,使CDK活化,完成各个时相的转换,然后降解.
作者:吴建芳;苏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旨在探讨软组织肉瘤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结构的关系.方法对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肉瘤的患者,做回顾性统计分析.观察声像图与病理之间的关系变化.结果软组织肉瘤声像图与肉瘤细胞、纤维组织、肿瘤血管及间质含量有关.结论声像图一定程度反映了其内部组织结构,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作者:陈忠民;郭雅新;熊雅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采用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灌注高渗液后再灌注抗癌药方法治疗肺癌脑转移,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6例肺癌脑转移均采用支气管动脉、颈内动脉或椎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术,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灌注前先注入20%甘露醇,使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结果2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中,完全缓解(CR)7例,占26.9%;部分缓解(PR)15例,占57.7%;有效率(CR+PR)为84.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灌注高渗液和抗癌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徽;王纯;金刚;王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螺旋CF增强扫描对肝癌的定性定位明显优于普通CT,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论采用双期或多期扫描,肝癌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均难以捕捉.近年来,我们应用螺旋CT sure start功能对于肝癌进行了多例增强扫描,取得了较好的图像质量和较高的诊断正确率.现汇报如下:
作者:王长德;于韬;华阳;孟楠;马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腮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方法本组90例手术治疗30例,综合治疗60例.其中术后化疗30例,术后放疗80例.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治疗.结果随访1~10年,3年生存率为100%,5年生存率为90%,10年生存率为60%.结论综合治疗是治疗腮腺腺样囊性癌的根本方法.
作者:徐雅娟;金志巍;董桂英;陈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威猛加顺铂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以来,作者采用放疗联合威猛加顺铂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16例,放疗全颅二侧野对穿照射,肿瘤吸收剂量3000~4000cGy/3~4周,对单发转移灶再缩野局部追加肿瘤吸收剂量1500~2000cGy/1.5~2周.威猛用量为每日60mg/m2,连用3天~5天,顺铂为每日30mg/m2,连用3天.结果CR6例,PR8例,有效率为87.5%;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结论放疗联合威猛加顺铂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彦达;殷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培养液中不同浓度的小牛血清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培养3天后,进行细胞记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血管生成素的含量.结果(1)不同浓度的小牛血清对前列腺癌的增殖有不同的影响,浓度越高增殖速度越快;(2)上清中的血管生成素与细胞增殖结果呈正相关.结论培养液中血清含量高细胞的增殖速度快;外源血管生成素的缺乏能够刺激细胞分泌更多的血管生成素来维持细胞的增长.
作者:房金波;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对应的手术策略.方法选择21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患者,根据头颅CT中肿瘤的特征分为囊肿结节型、囊肿型和实体型;根据肿瘤与四脑室的关系,分为脑室沟通型和非脑室沟通型.依CT及手术中所见行肿瘤切除.结果21例中非脑室沟通型7例、脑室沟通型3例行囊壁及结节全切除;非脑室沟通型5例、脑室沟通型5例行瘤结节全切和囊壁部分切除.囊肿型1例未能找到瘤结节而以后复发.结论术前影像学对肿瘤的切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分型而采取的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东;林志俊;李昭杰;许作奎;林晓风;詹升全;唐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本文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γ-GT在原发性肝癌(PHC)病人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动力学方法对96例正常人及未/经治疗肝癌88例患者检测血清AFU、AFP和γ-GT.结果PHC的AFU活力为25.3±10.4u/L高于正常对照组6.3±1.6u/L(P<0.01),以正常对照组均值加5倍S(6.3+5×1.6)为诊断界值,PHC组阳性率高达86.4%.按国际诊断标准(≥12u/L)PHC组阳性率高达90.9%.88例中35例AFP<100ng/L,在此35例中33例AFU≥12u/L的辅助诊断率为94.2%.AFU、AFP、γ-GT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90.9%、60.2%、53.4%.AFU+AFP总阳性率达到96.6%,AFU、AFP、γ-GT总的阳性率达到98.9%.结论联合检测AFU、AFP、γ-GT可以明显提高PHC的诊断率.
作者:王文龙;邢德君;于秀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FUDR(脱氧氟尿苷)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经病理临床证实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岩舒注射液16ml/d静脉滴注和FUDR0.5g/d静脉滴注,连续用20天;对照组单用FUDR0.5g/d静脉滴注,连续用20天.判断指标:按WHO标准,分CR、PR、NC和PD等4级;疼痛分CR、PR和PD等3级;Karnofsky评分为治疗前后相差10分以上者为提高或降低,变化不足10分者为稳定.资料处理以x2检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NC)为83.3%,疼痛缓解率(CR+PR)为92%,Karnofsky提高加稳定为93.3%,对照组分别为50%、56%和60%,二者相比均有差异(P<0.01).二组毒副反应均轻度无差异,(P>0.05).结论岩舒注射液联合FUDR治疗中晚期肝癌其效果明显提高,主要可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时间较短,尚不能观察远期疗效.
作者:吴丹红;金源;赖义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性,52岁.于1999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伴心悸气短.肺部CT检查:右肺下叶7.5cm×8.1cm肿块影,右侧胸腔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提示:右肺下叶中心性肺癌.病理:鳞状细胞癌.行全身化疗3周期.疗效不明显.并于2000年7月13日及2000年8月11日分别行两次右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
作者:王纯;王徽;金刚;王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988年5月至1991年5月期间在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初诊的148例声门型喉癌作了调查.结果148例患者中有18例放弃治疗,99例声门型喉癌患者行部分喉切除术,部分喉切除术占手术病员80.5%(99/123),共有62例患者随访满5年,切缘有癌4例,局部复发死亡2例(50.0%),58例切缘元癌,因癌死亡9例,占15.8%(9/57),因心脏病死亡1例.结论喉部分切除术是功能保全性喉部恶性肿瘤根治的有效术式,但需保证切缘无癌.
作者:祝江才;梁传余;文定厚;董频;刘思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cadherin、CD44v6和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herin、CD44v6和nm23-H1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它们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6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herin、CD44v6和nm23-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58.5%和46.2%.Ecadherin、CD44v6和nm23-H1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与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Ⅰ期、Ⅱ期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与Ⅲ期、Ⅳ期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nm23-H1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E-cadherin、CD44v6和nm23-H1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E-cadherin、CD44v6和nm23-H1异常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清勇;钱斌;吴玉泉;戴晓汶;江中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proline dipepetidylamino-pepeti dase,GPDA)与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力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联合检测62例经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及(或)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DA与CHE活力(选50例正常人血清作正常对照.GPDA正常范围:42~48平均值64u.L-1,CHE正常范围:3100~7400平均值5250u.L-1)并与CT及外科手术中癌肿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血清GPDA与CHE值较正常均值分别升高122±28和降低3248±12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CT检查或手术发现有转移(肝内、肝门、腹腔淋巴结或门静脉、远端脏器任其一有转移)的患者30例和未有转移的32例患者血清GPDA较正常均值分别升高159±45和89±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转移的和未有转移病例血清CHE值较均值分别降低2584±56和4102±46,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PDA及CHE,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对PHC的诊断及预后判定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秀兰;李蕾;李丹光;陈丹峰;叶敏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同时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8例Ⅲ、Ⅳa晚期鼻咽癌患者,于放疗第1、16、32天分别静点顺铂40mg,于第1、2、16、17、32天静点亚叶酸钙100mg、5-氟脲嘧啶500mg,与46例Ⅲ、Ⅳa晚期鼻咽癌单纯常规放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同期放化组与单放组放疗结束后1月,鼻咽CR率分别84.2%(32/38),71.7%(33/46),颈淋巴结CR率79.0%(30/38)、63.0%(29/46)差异无显著性.同期放化组与单放组,1年生存率92.1%(35/38)、91.3%(42/46),局控率92.1%(35/38)、89.1%(41/46),远处转移5.3%(2/38)、6.5%(3/46),差异无显著性.同期放化组与单放组,骨髓抑制31.6%(12/38)、23.9%(11/46),口腔炎39.5%(15/38)、26.1%(12/4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同期放化疗对晚期鼻咽癌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近期消退满意,但骨髓抑制、口腔炎等发生率较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武;孙艳丽;刘士新;何若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电子支气管镜在鼻咽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对临床疑为鼻咽癌及放疗后复查的49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部检查,同时与间接鼻咽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492例患者中,用间接鼻咽镜仅能对66.7%的患者作鼻咽部检查;初诊患者电子支气管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为87.0%(380/437).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可常规应用于鼻咽癌诊断及治疗后随访,尤其是对一些间接鼻咽镜检查不配合的患者,其使用价值远远高于间接鼻咽镜检查;对临床高度怀疑鼻咽癌的患者应认真检查,不能轻易放过,好给予追踪观察.
作者:葛莲英;朱小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表达及含量与乳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系统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对94例乳腺癌和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进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含量检测.结果CD44v6表达阳性率和图像定量分析平均光密度值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并随着乳腺癌分化程度减低、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率的增高及生存率的减低而显著增高(P<0.05).结论CD44v6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数.
作者:谷化平;刘艳茹;尚培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21ras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胃癌中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p21ras阳性表达率为62.75%(32/51).p21ras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但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p21ras阳性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p21ras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项有用指标.
作者:张林;张华献;宋精玲;付红梅;金树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