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21ras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张林;张华献;宋精玲;付红梅;金树珍

关键词:胃癌, p21ras,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21ras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胃癌中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p21ras阳性表达率为62.75%(32/51).p21ras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但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p21ras阳性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p21ras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项有用指标.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放疗联合威猛加顺铂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威猛加顺铂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以来,作者采用放疗联合威猛加顺铂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16例,放疗全颅二侧野对穿照射,肿瘤吸收剂量3000~4000cGy/3~4周,对单发转移灶再缩野局部追加肿瘤吸收剂量1500~2000cGy/1.5~2周.威猛用量为每日60mg/m2,连用3天~5天,顺铂为每日30mg/m2,连用3天.结果CR6例,PR8例,有效率为87.5%;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结论放疗联合威猛加顺铂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彦达;殷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下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氯胺酮,化学名称为2-氯苯-2甲基胺环己酮盐酸盐,为苯环己哌淀的衍生物.血浆氯胺酮水平稳定在1~2μg/ml范围内可维持麻醉,停药后当浓度下降至0.7μg/ml以下时,患者即可清醒.氯胺酮其镇痛程度可以和强效麻醉性镇痛药相比拟.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和米唑安定对内脏牵拉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并与氟哌啶和芬太尼组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小剂量氯胺酮对牵拉反应的防治有其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桂玺;荣国艳;黄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机能亢进21例

    目的探讨肝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机能亢进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插至脾动脉,先行部分脾栓塞术,后插入肝动脉行灌注化疗栓塞术.结果21例病人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临床症状,肝癌治疗的有效率达80.9%,脾亢治疗的有效率达100.0%.结论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机能亢进疗效确切,创伤小,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纪成周;尹化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治疗Ⅲ-Ⅳ期乳腺癌患者26例,紫杉醇135mg/m2加表阿毒素40~50mg/m2联合应用至少2个周期.结果CR为7例,PR为13例,NC为5例,PD为1例,总有效率为20/26(76.9%).结论紫杉醇加表阿霉素治疗进展期乳癌疗效令人满意,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对既往蒽环类耐药者仍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媛;康欣梅;赵文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yclin D1基因异常表达、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

    对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是细胞周期中短暂出现的基因表达产物,具有严格的顺序性,与特定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结合构成复合体,使CDK活化,完成各个时相的转换,然后降解.

    作者:吴建芳;苏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MCFP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MCFP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992年~2001年我科32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病人,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在30~70岁,全部患者应用MCFP方案化疗1~4疗程.结果32例病人中,PR+CR15例,总有效率占46.9%,主要毒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MC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总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义;肖宏宇;张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血清GPDA与CHE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proline dipepetidylamino-pepeti dase,GPDA)与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力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联合检测62例经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及(或)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DA与CHE活力(选50例正常人血清作正常对照.GPDA正常范围:42~48平均值64u.L-1,CHE正常范围:3100~7400平均值5250u.L-1)并与CT及外科手术中癌肿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血清GPDA与CHE值较正常均值分别升高122±28和降低3248±12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CT检查或手术发现有转移(肝内、肝门、腹腔淋巴结或门静脉、远端脏器任其一有转移)的患者30例和未有转移的32例患者血清GPDA较正常均值分别升高159±45和89±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转移的和未有转移病例血清CHE值较均值分别降低2584±56和4102±46,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PDA及CHE,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对PHC的诊断及预后判定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秀兰;李蕾;李丹光;陈丹峰;叶敏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herin、CD44v6和nm23-H1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E-cadherin、CD44v6和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herin、CD44v6和nm23-H1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它们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6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herin、CD44v6和nm23-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58.5%和46.2%.Ecadherin、CD44v6和nm23-H1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与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Ⅰ期、Ⅱ期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与Ⅲ期、Ⅳ期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nm23-H1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E-cadherin、CD44v6和nm23-H1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E-cadherin、CD44v6和nm23-H1异常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清勇;钱斌;吴玉泉;戴晓汶;江中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p21ras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21ras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胃癌中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p21ras阳性表达率为62.75%(32/51).p21ras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但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p21ras阳性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p21ras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项有用指标.

    作者:张林;张华献;宋精玲;付红梅;金树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胃癌全胃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Ala-Gln)对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对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总结1998年3月至2001年12月间胃癌全胃切除患者18例,其中行根治性全胃切除16例,扩大根治性切除2例(1例合并胰尾、脾切除;1例合并脾切除).术后给予TPN+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应用6~8天,观察并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T淋巴细胞测定,吻合口瘘,切口愈合情况,返流性食管炎,体重变化等.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无吻合口瘘、返流性食管炎,切口均甲级愈合,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T淋巴细胞测定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术后住院时间为15~21天,体重较术前虽没有明显增加,但无1例体重下降.结论术后应用Ala-Gln对防止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机体营养状态,促进创伤愈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关铁军;李静霞;李玉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介入性超声治疗的并发症8例报告

    目的降低介入性超声治疗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4004例介入性超声治疗中8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介入性超声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0.2%,其中死亡率为0.03%.结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介入性超声治疗的并发症.

    作者:张钧;赵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欧必亭与胃复安预防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欧必亭对含DDP化疗方案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3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欧必亭组与胃复安组,分别比较两组控制急性呕吐和延缓性呕吐的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欧必亭组和胃复安组控制急性呕吐有效率分别为97.1%、20.7%,延缓性呕吐有效率分别为91.2%、13.7%.结论临床资料表明,欧必亭组对急性及延缓性呕吐作用优于胃复安组,且无椎体外系症状.

    作者:赵丽波;周维国;于平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异种肿瘤细胞疫苗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异种肿瘤细胞疫苗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抑瘤作用.方法采用福氏佐剂与人肺腺癌AGZY-138、人肝癌HepG2细胞分别混合研磨制成疫苗,小鼠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或治疗小鼠,定期测定瘤体,计算抑瘤率、生存率等.结果预防保护实验肿瘤接种第五周时,与对照组比较抑瘤作用显著,肿瘤治疗实验肿瘤接种第五周时,人肺癌AGZY-138疫苗对小鼠Lewis肺癌治疗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而人肝癌HepG2疫苗治疗作用对小鼠H22肝癌作用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用异种肿瘤细胞疫苗对小鼠进行主动免疫后,再接种肿瘤,肿瘤生长明显减慢.肺癌疫苗预防保护小鼠生存期延长.

    作者:马占好;张春艳;张金龙;袁孝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晚期鼻咽癌同时放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同时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8例Ⅲ、Ⅳa晚期鼻咽癌患者,于放疗第1、16、32天分别静点顺铂40mg,于第1、2、16、17、32天静点亚叶酸钙100mg、5-氟脲嘧啶500mg,与46例Ⅲ、Ⅳa晚期鼻咽癌单纯常规放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同期放化组与单放组放疗结束后1月,鼻咽CR率分别84.2%(32/38),71.7%(33/46),颈淋巴结CR率79.0%(30/38)、63.0%(29/46)差异无显著性.同期放化组与单放组,1年生存率92.1%(35/38)、91.3%(42/46),局控率92.1%(35/38)、89.1%(41/46),远处转移5.3%(2/38)、6.5%(3/46),差异无显著性.同期放化组与单放组,骨髓抑制31.6%(12/38)、23.9%(11/46),口腔炎39.5%(15/38)、26.1%(12/4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同期放化疗对晚期鼻咽癌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近期消退满意,但骨髓抑制、口腔炎等发生率较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武;孙艳丽;刘士新;何若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纤支镜对剖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纤支镜检查对剖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91例术后发生急性肺不张患者均在床边急诊纤支镜检,同时吸氧及心电监护,纤支镜下发现分泌物即吸引,当浓性分泌物特粘稠时,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吸引,总量不超过60ml,如发现有坏死组织、脓痂可用活检钳或异物钳清除,待脓性分泌物吸净后,注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16万单位.a糜蛋白酶5mg~10mg,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10ml~20ml.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间断吸引,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35例支气管断端残留缝线在纤支镜直视下用拆线剪刀或活检钳拆除.结果一次吸痰注药后呼吸症状立即明显改善,并在24小时内肺复张者60例,经2次吸痰注药后肺复张者23例,经3次反复吸痰的7例,仅1例年老体弱者是在4次反复冲洗吸痰并注入抗菌素后肺复张.35例残留缝线经1-2次全部拆除干净,32例术后病人刺激性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仅3例因术后复发咳嗽减轻不明显.结论应用纤支镜治疗剖胸术后急性肺不张是一种迅速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术后残留缝线纤支镜下拆除也是能迅速解除病人因异物刺激引起咳嗽的一种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李秀环;柴艳;陈丹峰;王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并脓肿1例

    患者男71岁,因颈部肿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前一肿物,似如橄榄大小,无任何其它症状,入院前三天来院就诊行彩超检查,提示右侧甲状腺腺癌部分囊性变,遂于2001年5月28日收住院.既往史无殊.有嗜烟史.

    作者:黄山林;林清国;曾榕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TGFβ R-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TGFβR-Ⅱ表达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了58例喉癌与10例正常喉组织中的TGFβR-Ⅱ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R-Ⅱ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喉组织,两者差异显著(P<0.05);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TGFβR-Ⅱ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临床分期Ⅰ期阳性率明显高于Ⅱ,Ⅲ,Ⅳ期(P<0.05);但Ⅱ,Ⅲ,Ⅳ期之间无差异(P>0.05);与组织学分级,患者年龄,及各临床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GFβR-Ⅱ与喉癌生物学行为之间关系密切,可作为临床分期,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白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库肯勃(Krukenberg)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分析)

    目的探讨Krukenlerg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2000年收治的18例Krukenberg瘤临床资料.结果Krukenberg瘤在年轻女性中多见,多为双侧性(16/18),原发灶多为低分化腺癌或粘液腺癌,临床分期多为中晚期(Ⅲ期、Ⅳ期胃癌12例,DukesC、D期大肠癌5例)恶性度高,易漏诊,预后极差.结论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时应首先排除转移性可能,先发现卵巢转移肿瘤者,应常规行胃肠道检查以寻找原发灶.女性胃肠癌患者应注意有无卵巢转移.有卵巢转移者应同时切除原发灶、子宫及双侧附件.无卵巢转移者是否行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作者:杨玉波;杨玉梅;王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电化学疗法对体外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

    目的探讨电化学对体外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对培养的体外肝癌细胞SMMC7721进行治疗.将等量细胞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按电量不同又分为4组:3C、5C、10C、20C(C为电量库仑),每组3孔.治疗后6小时和24小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每组结果取3孔检测结果的平均值.结果电化学治疗后6小时流式检测结果:对照组凋亡率0.07%,而治疗组在电量为3C、5C、10C、20C时凋亡率分别为4.51%、16.46%、25.16%、65.97%,治疗后24h:对照组凋亡率2.59%,治疗组分别为5.63%、22.98%、36.78%、83.9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而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随电量增加有增高趋势,S期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结论电化学能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电量增加而增加;在治疗后6小时和24小时检测结果均提示,随电增加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有逐渐升高趋势,而S期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

    作者:崔恒武;田建明;王培军;左长京;王敏杰;文军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68例鼻咽癌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NPC的误诊原因.方法通过对68例误诊的NP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时间3月~4年,平均10个月.误诊为颈淋巴结炎15例,颈淋巴结结核12例,鼻炎8例,中耳炎3例,偏头痛2例,其它28例.结论NPC因原发部位深而隐蔽,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易误诊为多种疾病.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NPC的认识和警惕,对可疑患者早期行鼻咽部CT及活检,才能减少误诊.

    作者:敬秀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