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

张敏;冯家银;黄少玲

关键词:哮喘, 推拿疗法
摘要:由于环境因素的关系,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随着医学的进步,现代医学对大部分哮喘患者能有效地控制管理,但临床上反复发作的特征,长期药物的依赖,仍对患者造成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因此,如何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达到非药物控制或减少用药量,提高生活质量,仍然是医生与患者感兴趣的内容。为此,我们探索在哮喘缓解期中医推拿疗法对哮喘患者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脂肪肝42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或由于各种疾病的影响,以及先进的诊查技术的出现,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日渐增多的倾向。近年来,运用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临 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范建高等主编的《脂肪肝》标准制定:(1)年龄30~70岁;(2)右胁肋部时有隐痛……

    作者:王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男性不育与性功能障碍的中医诊治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青壮年疾患,其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常不令人满意,暂时性治愈后又易复发。症状极不典型,表现各异。临床以会阴、睾丸、耻骨上、腰骶部疼痛,尿涩痛、余沥不尽,尿道常有白色粘液性分泌物溢出,可伴性功能障碍或男性不育、神经衰弱等症状。本病对人体危害虽不严重,但对患者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本病属中医学“淋浊”、“精浊”范围。其病机总由湿热袭于脾、肝、肾而蕴于下……

    作者:田质让;田映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乳癖范畴。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近几年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并与消遥丸治疗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0例,病程<1年12例,1~3年24例,3~5年10例,>5年……

    作者:黄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刺络拔罐结合挑刺治疗痤疮78例

    痤疮是青年期皮肤科常见病之一,相当于中医的“痤”、“肺风粉刺。”临床多见颜面、胸背等处发生炎性皮疹,挤之有米粒样的白色粉质,好发于青年期,病情发展常形成囊肿、疤痕影响面容,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痛苦。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刺络拔罐配合面部皮损挑刺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中,男26例,女52例;年龄在15~……

    作者:吴凤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滚针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疮疹临床观察

    1999~2001年,我们用滚针配合口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9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女性62例,男性28例;年龄35~78例;病程4~5日58例,6~10日32例;情志不遂者61例,劳累者29例;病变在胸部、股部、头颈部者分别为53、25、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 2 治疗方法……

    作者:梁浩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祛风药临床应用

    风邪致病,可自外而入,亦可由内而生。外风易与它邪兼夹为患,成为风寒、风热、风湿等;内风则因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调而生于内。由此导致了风邪为病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祛风药也因之分列于药物学的各个章节而未专列条目,如祛风除湿、镇肝熄风等。可见祛风药的临床使用是很广泛的。如表现为震颤、强直、口(口呙)、痉挛、瘅、痒等的病证均可用祛风药治疗。临诊时,对风邪致病特点典型的病证,……

    作者:赖冬平;张宜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研究概况

    更年期综合征为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腺轴)平衡失调,而出现一系列或轻或重的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等。它是妇女更年期主要疾病,并关系到老年期疾病的发生,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危害极大。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雌激素替代,或辅以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虽疗效肯定,但其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及中远期致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副作用无法排除,不能被广大妇女普遍接受,而……

    作者:沈晓明;杜元灏;石学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郭志远学术思想与经验

    郭志远(1939~ )教授、主任医师,为江西省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获“江西省名中医”荣誉称号。学术上崇奉仲景及锡纯学说,临床上强调兼收并蓄,注重中西医结合,长于肝胆及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兹就其学术思想与经验择要总结如下: 1 崇尚前贤,师古不泥 郭老治学严谨,对仲景学说有精深的研究,于经方的运用颇有心得,临床常以经方为主,然而在具体应用上,他又主……

    作者:郭一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脉冲治疗仪加桑螵蛸散治疗小儿遗尿症93例

    自1999年10月~2001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用脉冲治疗仪加桑螵蛸散治疗小儿遗尿症93例,并设90例单用中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83例患儿均来自我院儿科门诊,诊断皆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男58例,女35例;5~8岁38例,9~12岁47……

    作者:梁惠英;刘洪峰;吴清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冰花散治疗宫颈糜烂262例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电熨、冷冻、激光等物理疗法及硝酸银、铬酸等腐蚀疗法,既有其优点,亦有许多不足之处。而中医学认为该病属湿毒带下范畴。我们于2000年秋,在铁路职工妇科普查中发现宫颈糜烂309例,其中262例采用了自己配制的冰花散局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30岁者94例,30~40岁132例,40~55岁者36例;病程半年~12年;Ⅰ度糜烂134例(占51.15%),Ⅱ度……

    作者:黎洁;詹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脑震荡32例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外伤性脑震荡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系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8~78岁,平均为42岁;32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CT示颅内脑实质未见异常。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赤芍9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老葱3……

    作者:阳启进;张立新;董松林;祁兆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消风散验案选录

    余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工作多年,在长期的诊治工作中,运用《医宗金鉴》中的“消风散”甚频,疗疾范围较广,并取得了一定经验。兹选录验案数例,整理如下。 1 接触性荨麻疹合并蜂刺伤 陈某某,男,23岁,2000年8月9日来诊。今晨于山上伐木,骤发红色疙瘩样风团,遍布全身,自觉全身瘙痒剧烈,口上唇部位被蜂刺伤,局部肿突高起而刺痛;伴头晕神乏,心烦懒言,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有力。诊断为接触性……

    作者:徐衍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穴位皮内埋针治疗遗尿48例小结

    笔者在十余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运用穴位皮内埋针治疗遗尿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小4岁,大19岁;病程长15年,短半年;睡梦中遗尿,数夜1次或一夜1次,重者甚至出现一夜数次,大多数患者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困,失眠,多梦,困倦乏力,食欲减退,面色萎黄等症状。……

    作者:卞勇;胥加琴;倪金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柴胡、利巴韦林加紫金锭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儿童为高发群体,我们曾采用多种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其中柴胡、利巴韦林加紫金锭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将1998年3月~2001年3月儿科门诊首诊流行腮腺炎患儿8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予柴胡2 mL肌注,……

    作者:廖剑平;陈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尿道综合征17例

    尿道综合征,又称排尿困难综合征,是妇女临床常见病。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医药治疗17例(30~55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基本方:党参、炙芪、炒白术、炙升麻、柴胡、茯苓、泽泻、桂枝、生甘草、猪苓。舌红、口干或舌红、尖生刺、小溲短赤者,去桂枝,加生地、木通、淡竹叶;尿色黄、少腹胀者,加知……

    作者:朱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清金化痰汤出自《统旨方》,由黄芩、山栀、麦冬、橘红、贝母、瓜萎、桔梗、茯苓、桑皮、知母、甘草组成。原方用于治疗肺有痰热引起的咳嗽等。笔者根据本方有清热化痰、润肺利咽等功效,以之略事加减治疗慢性咽炎,取得较好的疗效。下将资料完整的125例总结于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5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83例;年龄小者18岁,大者62岁;病程短者半年,长者7年。……

    作者:梁开发;田明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柴胡汤合方应用举隅

    笔者学习陈瑞春教授活用小柴胡汤的经验,在深刻理解该方主治病机的基础上,常与其它方剂配伍合用,以扩大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兹举六则如下。 1 合苍耳子汤 即小柴胡汤与苍耳子散合用。用于副鼻窦炎引起的头昏、头胀闷、头痛、鼻塞、流浊涕等症。苍耳子散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由辛夷、苍耳子、白芷、薄……

    作者:谢慧明;刘丰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消风汤治疗荨麻疹48例

    荨麻疹系皮肤粘膜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中医学称之为“阅(疒咅)瘤”、“风疹块”、“瘾疹”,俗称“鬼脚印”。其本在风。笔者在临床上自拟消风汤治疗荨麻疹48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13~65岁,病程3天~3年;急性21例(病程少于2个月),慢性27例;皮疹瘙痒48例,皮肤划痕症(+)29例,伴胃肠……

    作者:曹德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试论“无症可辨”的辨证论治

    运用中医传统的四诊手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在某些阶段往往“无症可辨”,这是中医学现行辨证标准的盲区。故此借助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手段,发掘中医学自身合理的内涵,融汇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出了四种辨证思路和方法,对“无症可辨”者,及早、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辨证论治,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清除中医对“无症可辨”者诊治的盲区,从而进一步完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作者:方爱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清金化痰汤治疗小儿痰热咳喘60例疗效观察

    小儿咳喘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于1999年5月~2000年6月间,应用《统旨方》中的清金化痰汤为主,对小儿咳喘痰热壅肺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与诊断标准 参考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儿科学》诊断标准,凡年龄在14岁以内,以咳喘为主诉症状的门诊患儿,主要表现为:(1)咳嗽、喘息、喉间痰鸣或哮;(2)咯痰质稠色黄或见泛吐痰涎;(3)舌红苔黄脉弦滑;(4)指纹紫红……

    作者:龚细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