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无症可辨”的辨证论治

方爱国

关键词:无症可辨, 辨证论治, 思路方法
摘要:运用中医传统的四诊手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在某些阶段往往“无症可辨”,这是中医学现行辨证标准的盲区。故此借助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手段,发掘中医学自身合理的内涵,融汇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出了四种辨证思路和方法,对“无症可辨”者,及早、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辨证论治,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清除中医对“无症可辨”者诊治的盲区,从而进一步完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青龙汤临床加减应用

    小青龙汤乃太阳病水饮咳喘证之主方,笔者于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属寒痰水饮内阻者,往往收效明显,兹介绍如下。 1 支气管哮喘 治疗35例,显效32例,好转2例,无效1例。 病例:何某某,男,78岁,1996年12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喘33年,加重10天,每遇寒冷加……

    作者:谢柳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保产无忧散用于产科30例临床观察

    妇女一生中都会经过分娩,它给孕妇带来将为人母的喜悦,同时孕妇也感到恐惧、焦虑,本人将保产无忧散加减运用于先兆临产的孕妇30例,能缩短孕妇临产的时间,减轻孕妇恐惧、焦虑心理,加速产程进展,并设对照组30例,结果显示保产无忧散加减方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60例均为我院住院单胎先兆临……

    作者:樊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试论“无症可辨”的辨证论治

    运用中医传统的四诊手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在某些阶段往往“无症可辨”,这是中医学现行辨证标准的盲区。故此借助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手段,发掘中医学自身合理的内涵,融汇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出了四种辨证思路和方法,对“无症可辨”者,及早、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辨证论治,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清除中医对“无症可辨”者诊治的盲区,从而进一步完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作者:方爱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滚针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疮疹临床观察

    1999~2001年,我们用滚针配合口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9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女性62例,男性28例;年龄35~78例;病程4~5日58例,6~10日32例;情志不遂者61例,劳累者29例;病变在胸部、股部、头颈部者分别为53、25、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 2 治疗方法……

    作者:梁浩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临证运用三则

    补阳还五汤出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主要用于“因虚致瘀”的中风后遗症,能够起到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但笔者未局限于该方方义及其适应证,思其方剂基本原则为“活血化瘀”,在临证时广泛运用于各种具有“气虚血瘀”病机的病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举三则如下: 1 冠心病心绞痛 金某某,男,67岁。2000年5月入院。自述反复发作胸闷痛3年,加剧4天。ECG:部分T波改……

    作者:陈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益气滋肾化斑饮为主治疗紫癜性肾炎34例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简称紫癜性肾炎,属于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范畴,并发慢性肾炎者多愈后不良。笔者自拟益气滋肾化斑饮治疗34例紫癜性肾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性26例,女性8例;年龄6~38岁,平均16岁;病程7~38天;轻型(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29例,肾病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5例。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之诊疗……

    作者:宗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脂肪肝42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或由于各种疾病的影响,以及先进的诊查技术的出现,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日渐增多的倾向。近年来,运用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临 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范建高等主编的《脂肪肝》标准制定:(1)年龄30~70岁;(2)右胁肋部时有隐痛……

    作者:王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郭志远学术思想与经验

    郭志远(1939~ )教授、主任医师,为江西省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获“江西省名中医”荣誉称号。学术上崇奉仲景及锡纯学说,临床上强调兼收并蓄,注重中西医结合,长于肝胆及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兹就其学术思想与经验择要总结如下: 1 崇尚前贤,师古不泥 郭老治学严谨,对仲景学说有精深的研究,于经方的运用颇有心得,临床常以经方为主,然而在具体应用上,他又主……

    作者:郭一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内关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主治范围颇广。笔者在应用内关穴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临床体会,现择其要者,加以整理,报道如下。 1 配心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李某某,男,57岁。素罹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为阵发性发作,每发作则沿手少阴、厥阴经脉疼痛,心胸痞闷,如重压感,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弦。观其脉症,为气滞血瘀,胸痞疼痛,法当活血化瘀,通络……

    作者:金琛;刘振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减肥煎剂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研究

    我们从1999年1月~1999年11月,用减肥煎剂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100余例,并与轻身减肥片对照,现将59例资料完整的患者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我院综合科收治的14岁以下患儿。采取双盲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12.08±1.56)岁;轻微肥胖10例,中度肥胖13例,重度肥胖4例。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11.96±1.34)岁;轻度肥胖12例,中度肥胖10例,重度……

    作者:易献春;刘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刺络拔罐结合挑刺治疗痤疮78例

    痤疮是青年期皮肤科常见病之一,相当于中医的“痤”、“肺风粉刺。”临床多见颜面、胸背等处发生炎性皮疹,挤之有米粒样的白色粉质,好发于青年期,病情发展常形成囊肿、疤痕影响面容,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痛苦。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刺络拔罐配合面部皮损挑刺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中,男26例,女52例;年龄在15~……

    作者:吴凤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骆氏治疗原发不孕症经验

    上海松江骆氏中医妇科历史悠久,始于清代,盛于民初,在江、浙、沪地区有一定影响。骆氏妇科主张从整体观念辨证出发,证病结合,灵活多变,区分虚实,标本兼顾,在治疗原发不孕症中常获良效。 1 种子从调经着手,标本兼顾 不孕症常常与月经病关系密切,要求孕育,调经是先决条件。《妇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

    作者:骆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从脾论治糖尿病68例体会

    笔者多年来从脾论治糖尿病,采用健脾益气、养阴运津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均按1997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新建议而诊断,即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68例病人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在36~72岁,其中36~45岁12例,45~55岁26例,55~72岁34例,平均54.2岁;……

    作者:付志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六味地黄汤临床运用举隅

    1 糖尿病 谢某某,男,50岁,干部,1997年8月21日初诊。半年前自觉口干,饮水量增多,小便频数,形体消瘦,经本市某医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经住院治疗3个月好转而出院。出院不久,病情依故,虽经中西药治疗,仍未能控制,遂求治于余。刻诊:形体消瘦,口干唇燥,多饮,尿频量多,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身困乏力,舌红,脉沉细数。查尿糖++,空腹血糖9.6 mmol/L。诊断:消渴(下消),证属肾水不足,虚……

    作者:王志军;吴曼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柴胡汤合方应用举隅

    笔者学习陈瑞春教授活用小柴胡汤的经验,在深刻理解该方主治病机的基础上,常与其它方剂配伍合用,以扩大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兹举六则如下。 1 合苍耳子汤 即小柴胡汤与苍耳子散合用。用于副鼻窦炎引起的头昏、头胀闷、头痛、鼻塞、流浊涕等症。苍耳子散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由辛夷、苍耳子、白芷、薄……

    作者:谢慧明;刘丰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从一项针灸治疗腰突症的科研成果看无创痛穴疗的前景

    无创痛穴疗法是著名针灸学家魏稼教授创立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影响颇大。它从现代人注重舒适、多数病人惧怕针灸的“创痛”的现状出发,在发挥穴位疗法优点的同时,解决针灸“创痛”的缺点。具体方法为利用热、光、电、磁、声、机械及药物有效成分等作用于穴位,产生多种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我们在完成一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临床科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患者对无创痛疗法的渴求,同时有创痛的针刺在当今临床仍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无创痛穴疗法未来发展的走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蒋松鹤;叶天申;郑余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与胆石症相关初探

    胆石症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为了有效地防治胆石症,笔者从临床角度对胆石症的病因作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为2000年1月~2001年8月门诊经B超诊断的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40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5.6岁;肝内胆管结石46例,肝外胆道结石16例,肝内外胆道混合结石4例。所有病例经B超检测诊断后,再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及胃肠钡透,或胃镜,或电子胃镜检查。……

    作者:郭添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拟葛根骨碎补汤综合治疗混合型颈椎病84例

    自1998~2001年间,我们应用自拟葛根骨碎补汤综合治疗神经根型合并椎动脉型的混合型颈椎病84例。现小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8年~2001年间共收治混合型颈椎病人168例,男130例,女38例;单侧神经根型伴椎动脉型158例,双侧神经型伴椎动脉型10例;病程7天~3个月,平均1个月。将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病人各84例。其中A组男6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23±11.87)岁。B组男……

    作者:李运泉;潘国英;张红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服大黄煎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自1997年6月至2001年12月,应用大黄煎剂口服的方法,对3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其临床改善状况、血浆中内毒素的主要成份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对WBC、血淀粉酶(RAMS)、尿淀粉酶(UAMS)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72例,全部系本院急诊病人,年龄在22~65岁之间。按Doll氏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2例,女23例;平均……

    作者:肖桂林;金益强;刘发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男性不育与性功能障碍的中医诊治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青壮年疾患,其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常不令人满意,暂时性治愈后又易复发。症状极不典型,表现各异。临床以会阴、睾丸、耻骨上、腰骶部疼痛,尿涩痛、余沥不尽,尿道常有白色粘液性分泌物溢出,可伴性功能障碍或男性不育、神经衰弱等症状。本病对人体危害虽不严重,但对患者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本病属中医学“淋浊”、“精浊”范围。其病机总由湿热袭于脾、肝、肾而蕴于下……

    作者:田质让;田映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