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骆氏治疗原发不孕症经验

骆春

关键词:不孕症, 中医药疗法, 标本兼顾
摘要:上海松江骆氏中医妇科历史悠久,始于清代,盛于民初,在江、浙、沪地区有一定影响。骆氏妇科主张从整体观念辨证出发,证病结合,灵活多变,区分虚实,标本兼顾,在治疗原发不孕症中常获良效。 1 种子从调经着手,标本兼顾 不孕症常常与月经病关系密切,要求孕育,调经是先决条件。《妇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矫正髋关节半脱位经验

    髋关节半脱位,是临床常见的小儿髋关节损伤,临床又称(小儿)髋关节扭伤、小儿髋关节错缝、幼年性髋关节半脱位。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十余年,曾遇9例本病患者,发现本病不仅见于儿童,成人亦偶有发生,并用手法进行矫正,兹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 凡经仔细检查无其他病理变化者可用手法矫正,即仰卧屈髋法。笔者经长期临床实践,自创一套更为简捷、有效的矫正方法。兹介绍如下:……

    作者:王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固定支架加中药外敷治疗胫腓骨骨折不连

    1 临床资料 31例均为本院1995~1999年期间住院病人,均为单侧胫腓骨骨折,入院前24例采取夹板固定治疗,7例未得到及时治疗,骨折后均达8个月以上,假关节形成,不能下地行走,来本院求诊,经摄X线片显示:胫骨骨折断端有间隙,无明显骨痂形成,大部分髓腔封闭,证实诊断为胫腓骨骨折不连。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4~67岁。 2 治疗方法 选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常规消毒、铺巾,局……

    作者:聂海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透皮给药治疗病毒性肠炎30例临床观察

    随着中药透皮吸收在临床上的不断研究和发展,透皮吸收剂型的不断改革,我院透皮给药佐治病毒性肠炎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2001年7月~2001年11月,共收治患儿60例,其中30例佐治透皮给药,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 1.1 一般资料 选择6~18个月的腹泻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蛋花水样便,脓血,便次平均5~8次/天,常规镜检无异常,大便培养阴性。符合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它们在……

    作者:张影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结合治疗小儿麻疹后重度肝损害2例

    1 病例资料 患儿兄弟二人,哥哥9岁,弟弟5岁,均因腹部胀大2个月,于2001年5月12日同时入院。两患儿症状相似,症见:消瘦,腹部胀大如鼓,下肢轻度浮肿。查体:不发热,血压正常,精神较差,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正常,腹部胀大,腹壁静脉显露,肝肋下5~6 cm、剑突下3~4 cm可及、质硬、边锐、叩击痛(+),脾未触及,腹水征(+),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二人谷草转氨酶(AST)分别为267 IU、71 IU,谷丙……

    作者:张媛媛;刘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附子理中汤验案二则

    1 心绞痛 王某某,男,48岁,工人,1999年4月28日初诊。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0天,近日加重,每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1~2分钟。患者面色灰暗,精神不振,胸闷,心悸,心痛彻背,脘腹痞胀,肠鸣便溏,形寒肢冷,脉沉细弦,舌淡略紫、苔薄白。血压18/1l kpa,心电图示V_(4~6)T波倒置,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服地奥心血康、丹参滴丸效果一般。证属中阳虚损,阴寒内盛,寒饮停滞,阻遏胸阳。治宜振奋阳……

    作者:陈东成;陈已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保产无忧散用于产科30例临床观察

    妇女一生中都会经过分娩,它给孕妇带来将为人母的喜悦,同时孕妇也感到恐惧、焦虑,本人将保产无忧散加减运用于先兆临产的孕妇30例,能缩短孕妇临产的时间,减轻孕妇恐惧、焦虑心理,加速产程进展,并设对照组30例,结果显示保产无忧散加减方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60例均为我院住院单胎先兆临……

    作者:樊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所谓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对机体产生的除治疗作用以外的毒性作用、副作用和过敏反应。一般认为中药大多是植物、动物药,性平,毒性小。但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 1 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 1.1 用量过大 每味药都有其一般(常用)用量,这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大,则易发生不良反应。一般地说,副作用与剂量成正比。……

    作者:熊杰;张果忠;卢建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刺络拔罐结合挑刺治疗痤疮78例

    痤疮是青年期皮肤科常见病之一,相当于中医的“痤”、“肺风粉刺。”临床多见颜面、胸背等处发生炎性皮疹,挤之有米粒样的白色粉质,好发于青年期,病情发展常形成囊肿、疤痕影响面容,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痛苦。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刺络拔罐配合面部皮损挑刺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中,男26例,女52例;年龄在15~……

    作者:吴凤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从脾论治糖尿病68例体会

    笔者多年来从脾论治糖尿病,采用健脾益气、养阴运津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均按1997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新建议而诊断,即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68例病人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在36~72岁,其中36~45岁12例,45~55岁26例,55~72岁34例,平均54.2岁;……

    作者:付志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减肥煎剂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研究

    我们从1999年1月~1999年11月,用减肥煎剂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100余例,并与轻身减肥片对照,现将59例资料完整的患者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我院综合科收治的14岁以下患儿。采取双盲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12.08±1.56)岁;轻微肥胖10例,中度肥胖13例,重度肥胖4例。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11.96±1.34)岁;轻度肥胖12例,中度肥胖10例,重度……

    作者:易献春;刘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冰花散治疗宫颈糜烂262例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电熨、冷冻、激光等物理疗法及硝酸银、铬酸等腐蚀疗法,既有其优点,亦有许多不足之处。而中医学认为该病属湿毒带下范畴。我们于2000年秋,在铁路职工妇科普查中发现宫颈糜烂309例,其中262例采用了自己配制的冰花散局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30岁者94例,30~40岁132例,40~55岁者36例;病程半年~12年;Ⅰ度糜烂134例(占51.15%),Ⅱ度……

    作者:黎洁;詹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治验四则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组成,擅治“胸中血府瘀血之症”,功专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笔者临证对此方应用极广,疗效颇佳,今举验案四则。 1 头痛 王某,女,40岁,2001年8月1日就诊。述半年前因外伤出现头痛、头晕,痛时服去痛片,症状有所缓解,近半月头疼加重,固定于右侧,痛如针刺,失眠,烦躁,记忆力减退,大……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天麻首乌片治疗肝肾阴虚型不育症60例报告

    笔者在不孕不育门诊中,曾用天麻首乌片治疗肝肾阴虚型不育症60例,现整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诊断标准:夫妇结婚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不育,辨证属肝肾阴虚者。男性患者30例,精液常规分析连续3次有多项或单项指标异常,其中精子密度低症26例;无精子症4例;合并精子活动率或活动力低下者20例,合并液化不良者5……

    作者:施云;杨国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乳癖范畴。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近几年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并与消遥丸治疗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0例,病程<1年12例,1~3年24例,3~5年10例,>5年……

    作者:黄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55例

    跟痛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体形偏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居多,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在十多年临床实践中,本人以封闭、推拿疗法为主,辅以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5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5例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4岁;单侧患者46例,双侧患者9例;病程5天~8年;70%以上患者接受过中西药物、理疗等治疗;常因行走过多,或从事……

    作者:吴志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的新进展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及肾脏体积增大。随着病情的发展、恶化,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提示病情已进入中、晚期,肾功能衰竭将不可逆转。因此,对早期DN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DN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在控制DN症状及延缓病情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霞;冯长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穴位皮内埋针治疗遗尿48例小结

    笔者在十余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运用穴位皮内埋针治疗遗尿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小4岁,大19岁;病程长15年,短半年;睡梦中遗尿,数夜1次或一夜1次,重者甚至出现一夜数次,大多数患者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困,失眠,多梦,困倦乏力,食欲减退,面色萎黄等症状。……

    作者:卞勇;胥加琴;倪金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常规疗法加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应用常规疗法加疏血通注射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友博制药厂生产,批号010712)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NI)的发生率,取得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1999年3月~2000年10月入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符合WHO 1979年制定的UAP诊断标准及分类的6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48~70岁;初发心绞痛12例,恶化劳力……

    作者:谢小平;丁春平;幸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尿道综合征17例

    尿道综合征,又称排尿困难综合征,是妇女临床常见病。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医药治疗17例(30~55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基本方:党参、炙芪、炒白术、炙升麻、柴胡、茯苓、泽泻、桂枝、生甘草、猪苓。舌红、口干或舌红、尖生刺、小溲短赤者,去桂枝,加生地、木通、淡竹叶;尿色黄、少腹胀者,加知……

    作者:朱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柴胡汤合方应用举隅

    笔者学习陈瑞春教授活用小柴胡汤的经验,在深刻理解该方主治病机的基础上,常与其它方剂配伍合用,以扩大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兹举六则如下。 1 合苍耳子汤 即小柴胡汤与苍耳子散合用。用于副鼻窦炎引起的头昏、头胀闷、头痛、鼻塞、流浊涕等症。苍耳子散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由辛夷、苍耳子、白芷、薄……

    作者:谢慧明;刘丰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