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昌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主治范围颇广。笔者在应用内关穴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临床体会,现择其要者,加以整理,报道如下。 1 配心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李某某,男,57岁。素罹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为阵发性发作,每发作则沿手少阴、厥阴经脉疼痛,心胸痞闷,如重压感,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弦。观其脉症,为气滞血瘀,胸痞疼痛,法当活血化瘀,通络……
作者:金琛;刘振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基础疾病明确、病程呈阶梯式进展、恢复难、预后差的特点。在中医学里实属“痴呆”或“呆病”。随着发病率的升高,VD已愈来愈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控制本病病程进展的理想方法和药物。复习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报道,剖析中医药治疗VD的思路与方法,试对从肾虚辨治VD……
作者:郭宪民;宫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常规疗法加疏血通注射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友博制药厂生产,批号010712)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NI)的发生率,取得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1999年3月~2000年10月入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符合WHO 1979年制定的UAP诊断标准及分类的6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48~70岁;初发心绞痛12例,恶化劳力……
作者:谢小平;丁春平;幸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荨麻疹系皮肤粘膜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中医学称之为“阅(疒咅)瘤”、“风疹块”、“瘾疹”,俗称“鬼脚印”。其本在风。笔者在临床上自拟消风汤治疗荨麻疹48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13~65岁,病程3天~3年;急性21例(病程少于2个月),慢性27例;皮疹瘙痒48例,皮肤划痕症(+)29例,伴胃肠……
作者:曹德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无创痛穴疗法是著名针灸学家魏稼教授创立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影响颇大。它从现代人注重舒适、多数病人惧怕针灸的“创痛”的现状出发,在发挥穴位疗法优点的同时,解决针灸“创痛”的缺点。具体方法为利用热、光、电、磁、声、机械及药物有效成分等作用于穴位,产生多种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我们在完成一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临床科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患者对无创痛疗法的渴求,同时有创痛的针刺在当今临床仍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无创痛穴疗法未来发展的走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蒋松鹤;叶天申;郑余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小青龙汤乃太阳病水饮咳喘证之主方,笔者于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属寒痰水饮内阻者,往往收效明显,兹介绍如下。 1 支气管哮喘 治疗35例,显效32例,好转2例,无效1例。 病例:何某某,男,78岁,1996年12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喘33年,加重10天,每遇寒冷加……
作者:谢柳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 31例均为本院1995~1999年期间住院病人,均为单侧胫腓骨骨折,入院前24例采取夹板固定治疗,7例未得到及时治疗,骨折后均达8个月以上,假关节形成,不能下地行走,来本院求诊,经摄X线片显示:胫骨骨折断端有间隙,无明显骨痂形成,大部分髓腔封闭,证实诊断为胫腓骨骨折不连。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4~67岁。 2 治疗方法 选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常规消毒、铺巾,局……
作者:聂海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学习陈瑞春教授活用小柴胡汤的经验,在深刻理解该方主治病机的基础上,常与其它方剂配伍合用,以扩大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兹举六则如下。 1 合苍耳子汤 即小柴胡汤与苍耳子散合用。用于副鼻窦炎引起的头昏、头胀闷、头痛、鼻塞、流浊涕等症。苍耳子散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由辛夷、苍耳子、白芷、薄……
作者:谢慧明;刘丰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组成,擅治“胸中血府瘀血之症”,功专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笔者临证对此方应用极广,疗效颇佳,今举验案四则。 1 头痛 王某,女,40岁,2001年8月1日就诊。述半年前因外伤出现头痛、头晕,痛时服去痛片,症状有所缓解,近半月头疼加重,固定于右侧,痛如针刺,失眠,烦躁,记忆力减退,大……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上海松江骆氏中医妇科历史悠久,始于清代,盛于民初,在江、浙、沪地区有一定影响。骆氏妇科主张从整体观念辨证出发,证病结合,灵活多变,区分虚实,标本兼顾,在治疗原发不孕症中常获良效。 1 种子从调经着手,标本兼顾 不孕症常常与月经病关系密切,要求孕育,调经是先决条件。《妇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
作者:骆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及肾脏体积增大。随着病情的发展、恶化,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提示病情已进入中、晚期,肾功能衰竭将不可逆转。因此,对早期DN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DN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在控制DN症状及延缓病情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霞;冯长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由于环境因素的关系,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随着医学的进步,现代医学对大部分哮喘患者能有效地控制管理,但临床上反复发作的特征,长期药物的依赖,仍对患者造成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因此,如何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达到非药物控制或减少用药量,提高生活质量,仍然是医生与患者感兴趣的内容。为此,我们探索在哮喘缓解期中医推拿疗法对哮喘患者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冯家银;黄少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9~2001年,我们用滚针配合口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9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女性62例,男性28例;年龄35~78例;病程4~5日58例,6~10日32例;情志不遂者61例,劳累者29例;病变在胸部、股部、头颈部者分别为53、25、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 2 治疗方法……
作者:梁浩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在不孕不育门诊中,曾用天麻首乌片治疗肝肾阴虚型不育症60例,现整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诊断标准:夫妇结婚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不育,辨证属肝肾阴虚者。男性患者30例,精液常规分析连续3次有多项或单项指标异常,其中精子密度低症26例;无精子症4例;合并精子活动率或活动力低下者20例,合并液化不良者5……
作者:施云;杨国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症状散见于中医学带下、腹痛、不孕、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等病证中。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标实主要为湿、热、瘀、滞。 笔者在1998年3月~2001年6月的临床过程中,根据此病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采用分型辨证施治结合调周的方法,治疗33例患者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3例,全部为妇科门诊病例。年龄22~30岁11……
作者:王应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痤疮是青年期皮肤科常见病之一,相当于中医的“痤”、“肺风粉刺。”临床多见颜面、胸背等处发生炎性皮疹,挤之有米粒样的白色粉质,好发于青年期,病情发展常形成囊肿、疤痕影响面容,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痛苦。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刺络拔罐配合面部皮损挑刺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中,男26例,女52例;年龄在15~……
作者:吴凤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心绞痛 王某某,男,48岁,工人,1999年4月28日初诊。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0天,近日加重,每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1~2分钟。患者面色灰暗,精神不振,胸闷,心悸,心痛彻背,脘腹痞胀,肠鸣便溏,形寒肢冷,脉沉细弦,舌淡略紫、苔薄白。血压18/1l kpa,心电图示V_(4~6)T波倒置,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服地奥心血康、丹参滴丸效果一般。证属中阳虚损,阴寒内盛,寒饮停滞,阻遏胸阳。治宜振奋阳……
作者:陈东成;陈已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 患儿兄弟二人,哥哥9岁,弟弟5岁,均因腹部胀大2个月,于2001年5月12日同时入院。两患儿症状相似,症见:消瘦,腹部胀大如鼓,下肢轻度浮肿。查体:不发热,血压正常,精神较差,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正常,腹部胀大,腹壁静脉显露,肝肋下5~6 cm、剑突下3~4 cm可及、质硬、边锐、叩击痛(+),脾未触及,腹水征(+),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二人谷草转氨酶(AST)分别为267 IU、71 IU,谷丙……
作者:张媛媛;刘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对于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结石在治疗上以往都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不仅创伤大,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近3年来采取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内服中药排石,促进肾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在23~……
作者:许灌成;黄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用中药脐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4年1月~2000年12月住院病例509例;年龄:≤1岁316例,≤2岁145例,≤3岁48例。发病时间3天~2周不等;春季发病184例,夏季79例,秋季91例,冬季155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为多。呕吐180例,腹胀157例,51例大便有白细胞,249例大便培养中有4例……
作者:关锦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