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输注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效果研究

马超

关键词: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感染, 美罗培南,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摘要: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采取持续输注美罗培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收治的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美罗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美罗培南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测评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记录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PCT、WBC、CRP水平,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CT、WBC、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输注美罗培南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可取得不错的效果,能提高临床效果,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清PCT与CRP等指标,值得借鉴.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慢性轻中度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甲组,另选择同期接收治疗的40例慢性重度型乙肝患者作为乙组,再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丙组,均检验三组的免疫球蛋白,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丙组健康体检者的IgM、IgG、IgA水平均低于甲组与乙组,P<0.05,甲组轻中度患者低于乙组重度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乙肝患者采取免疫球蛋白检测,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诊断,在临床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两组患者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并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I指数明显比对照组升高,两者之比为:(78.3±10.1)分vs.(65.2±12.8),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奥拉西坦,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脑代谢的速度,从而促进其脑部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崔玉凤;关标;曲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男性乳腺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复习文献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方法 对1例男性乳腺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男性乳腺渐大性包块,腋下渐大性包块,临床表现为时有呕吐,应尽早诊断,采取手术切除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放疗,化疗.结论 男性乳腺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早些年少见,近年逐渐增多,预后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病人的全身情况有关.

    作者:李红兵;山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行微创手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行微创手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9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其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7例.甲乙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优质护理,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88%)高于乙组患者(82.9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21,P=0.014).乙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30.15±6.52)分低于甲组患者(46.62±8.35)分,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58,P=0.000).结论 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微创手术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不仅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温德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选取1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将其用药剂量作为依据,分为甲(5 mg,50例)、乙(15 mg,50例)、丙(20 mg,50例)三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三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有所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等血脂水平均有所降低,且丙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甲、乙两组,P<0.05;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甲、乙两组,但是差异对比,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时,应用剂量20 mg能够获得良好的价值.

    作者:王蕊;柴晓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借鉴.

    作者:郭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盘锦市124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10例无手足口病病史的非肠道传染病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研究,儿童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发病高峰期在6-9月,且多为CoxA16型病毒感染.另外,儿童手足口病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流动人口、家长手足口病教育缺乏、便前饭后不经常洗手、1周内有去公共场所以及吮吸手指及玩具.结论 为有效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盘锦市应准确分析该病流行特征,掌握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作者:白洪杰;刘亮;汪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入住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腺肿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沉及甲功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按照实验设计完成治疗后,统计观察指标并分析所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简便易行,可显著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症状,促进腺肿消失及指标回复正常.

    作者:张一夫;秦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23G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23G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经过所有患者同意后,均对其进行23G微创玻切联合手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切开术)治疗,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眼压、前房角深度发现,患者术后1周眼压为(18.64±3.16)mmHg、术后1个月眼压为(17.49±2.43)mmHg、术后3个月眼压为(13.22±2.67)mmHg,均与术前存在差异,P<0.05;且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前房角深度分别为(2.15±0.34)mm、(2.24±0.13)mm、(2.61±0.35)mm,均较术前加深,P<0.05.结论 使用23G微创玻切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切开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作者:孙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80例患有小肠疾病患者的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X线表现形式.结果 通过数字化消化道造影X线表现结果为小肠炎30例、结核28例、小肠肿瘤15例、小肠憩室107例.结论 针对小肠病变通过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能够清楚、准确发现患者小肠病变位置和累及范围,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邓俊魁;李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管理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护理管理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宫内早孕且自愿进行人工无痛流产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因素对比情况、满意度以及HAMA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因素、饮食原因以及人工综合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χ2=10.012、8.965、11.365,P<0.05);观察组60例患者全部满意,无不满意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有13例不满意,其满意度为78.33%,两者差别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的精神性焦虑、躯体性得分、总分均远远小于入院前得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综合得分均小于对照组术前评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人工流产术妇女的护理问题上,应用适合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保证医疗安全,并且也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同时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2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28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分别按照国际TNM肿瘤分期标准分组;同时肿瘤有无转移分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癌组织及其切缘组织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的量.结果 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量均显著低于切缘组织(P<0.01);转移组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量均显著低未转移组(P<0.01);随着TNM分期增高,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量逐步降低.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CD28表达降低,且疾病的严重程度与CD28的表达量密切相关.

    作者:李小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选取3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35例经过健康体验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比正常健康人有明显的变化,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对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荣荣;彭洪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研究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40例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方式进行治疗,主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的情况,以此来判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完成不同的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以及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有着显著性的差异,统计具有意义(P<0.05).结论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过程中相较于普通手术治疗方式有着更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后期的快速康复,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赵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病例学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为冬春季节多发病,主要由EB病毒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 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6 岁以下小儿得病后大多表现为阴性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则多成典型症状. 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并且其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因此误诊率较高[1]. 就2例相似病例的比较中再次学习IM,以期加深大家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杨俊营;李锦霞;田京晓;熊小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将76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两组,38例/组.一组患者单一实施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照组),另一组加用通窍鼻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2.08±0.79分)、体征评分(0.38±0.20分)、白介素-4(37.95±12.68 ng/L)、γ干扰素水平(88.07±19.27 ng/L)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2.1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复发率数据相近(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和通窍鼻炎颗粒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春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PS-拔管后行INSURE策略治疗NRDS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接收的6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气管插管后,将固尔苏经过导管一次性注入,剂量为100~200 mg/kg;而参照组给予固尔苏治疗后保留气管插管,使用MV,开展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同样根据血气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各项参数.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 h、12 h动脉血气(pH值、PO2、PCO2)以及VAP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pH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PaCO2、PaO2、pH值均得到改善,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INSURE策略有效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治疗NRDS首选方式.

    作者:赵杰;白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中近端输卵管梗阻假阳性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中近端输卵管梗阻假阳性的诊断结果.方法 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近端输卵管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分别是20例,24例、23例和33例患者,对四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中对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的近端和中远端梗阻情况分析,实践证明,甲组、乙组和丙组以及丁组的近端梗阻例数明显高于中远端梗阻例数,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 近端输卵管梗阻的发生几率较高,近端输卵管梗阻假阳性和单侧或者双侧无关.

    作者:姜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全麻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联合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治疗的4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在患者复位之后进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的44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完全复位(88.64%),其余5例患者是90%复位(11.36%).患者手术时间(129.25±5.67)min;患者的出血量(183.14±11.63)mL出血有点多;在术中以及术后均未给予患者输血.食管和大血管均未出现意外损伤,未发生感染,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有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6.82%),给予患者雾化、营养神经、激素等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治疗中,在全麻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之后进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复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眼部B型超声在诊断视网膜裂孔中的临床价值及形态分析

    目的 探讨眼部B型超声在诊断视网膜裂孔中的临床价值及超声形态分析.方法 收集眼部B型超检查高度怀疑视网膜裂孔病例65例(65只眼),经过散瞳后三面镜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视网膜裂孔的病例60例(60只眼,占92%),每只眼都经过轴位、横扫、纵扫三种扫查方式探查,分析视网膜裂孔在超声上的形态特征.结果 眼部B型超声高度怀疑视网膜裂孔的病例经三面镜检查确诊干性马蹄形裂孔35只眼(占54%),马蹄形裂孔伴视网膜浅脱离20只眼(占31%),卵圆形裂孔2只眼(占3%),巨大裂孔3只眼(占4%),周边视网膜变性、牵拉5只眼(占8%).结论 眼部B型超声检查对周边视网膜裂孔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屈光间质混浊患者眼部B超可作为眼科筛查的首选方法,各型视网膜裂孔特征性改变为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白兰兰;卢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