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行微创手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效果

温德辉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行微创手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9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其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7例.甲乙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优质护理,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88%)高于乙组患者(82.9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21,P=0.014).乙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30.15±6.52)分低于甲组患者(46.62±8.35)分,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58,P=0.000).结论 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微创手术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不仅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应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使用左卡尼汀进行辅助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以往3年之内所接诊的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全部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和治疗之前比较显著升高,其中研究组升高效果更明显,同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在其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左卡尼汀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剂量,提高了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尿毒症患者的住院率.

    作者:杨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对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治疗的76例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患者均采用断指再植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76例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6.1%,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畸形、软组织坏死、手指坏死、血管危象、坏死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指体创面感染,经过再次治疗后恢复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结论 采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恢复了患指的外形和功能,手指成活率高,安全可靠.

    作者:于清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普外科收治的60例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所采取的不同引流方式分为观察组(接受可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和对照组(接受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每组30例.比较其伤口处理及愈合情况、临床疗效、负压引流使用时间和创面细菌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伤口清洁时间、伤口换药次数和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负压引流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创面细菌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感染效果显著.

    作者:闫君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眼部B型超声在诊断视网膜裂孔中的临床价值及形态分析

    目的 探讨眼部B型超声在诊断视网膜裂孔中的临床价值及超声形态分析.方法 收集眼部B型超检查高度怀疑视网膜裂孔病例65例(65只眼),经过散瞳后三面镜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视网膜裂孔的病例60例(60只眼,占92%),每只眼都经过轴位、横扫、纵扫三种扫查方式探查,分析视网膜裂孔在超声上的形态特征.结果 眼部B型超声高度怀疑视网膜裂孔的病例经三面镜检查确诊干性马蹄形裂孔35只眼(占54%),马蹄形裂孔伴视网膜浅脱离20只眼(占31%),卵圆形裂孔2只眼(占3%),巨大裂孔3只眼(占4%),周边视网膜变性、牵拉5只眼(占8%).结论 眼部B型超声检查对周边视网膜裂孔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屈光间质混浊患者眼部B超可作为眼科筛查的首选方法,各型视网膜裂孔特征性改变为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白兰兰;卢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男性乳腺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复习文献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方法 对1例男性乳腺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男性乳腺渐大性包块,腋下渐大性包块,临床表现为时有呕吐,应尽早诊断,采取手术切除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放疗,化疗.结论 男性乳腺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早些年少见,近年逐渐增多,预后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病人的全身情况有关.

    作者:李红兵;山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评价分析检测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时的临床意义.方法 把167例患者按照是否感染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中有价值,动态检测有助于评估疗效.

    作者:刘昌灵;李丁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程序化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应用程序化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在护理中实施程序化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救治成功、家属满意、护理纠纷的几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程序化管理,能够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娜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将76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两组,38例/组.一组患者单一实施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照组),另一组加用通窍鼻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2.08±0.79分)、体征评分(0.38±0.20分)、白介素-4(37.95±12.68 ng/L)、γ干扰素水平(88.07±19.27 ng/L)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2.1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复发率数据相近(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和通窍鼻炎颗粒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春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空勤人员体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空勤人员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参加体检的空勤人员101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直接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和免散瞳眼底照相联合直接眼镜检查,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中进行过两种方式检查的人员共计643例.使用直接检眼镜法阳性率为6.15%,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法阳性检出率为5.52%,两种方式的K值为0.963,存在一致性.年龄和眼部疾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法检出眼底病变共计39例,高血压性眼底病变患者多,第二为陈旧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再次.飞行员群体中三种疾病发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14.1%,4.3%和3.6%.空中安全员发病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三种疾病发病人数比例分别为28.6%,8.8%和4.5%;乘务员的三种疾病发病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5.9%4.4%和3.6%.上述三种疾病和空勤人员职业类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在大程度上了解受试者眼底疾病的变化,这对于疾病控制和防止空勤人员工作过程中发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存在.

    作者:李旻昊;徐静;张亚辉;彭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4例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进行联合干预,对照组单纯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将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SAS、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用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更优,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大伟;崔利;吴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分析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在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在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呼吸衰竭患儿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根据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将其平均分作A组与B组,每组45例,A组采取基本护理,B组实施重症监护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82.6%,低于B组的97.8%,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7.8%,高于B组的2.2%,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护理在呼吸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价值颇高.

    作者:宋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管理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护理管理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宫内早孕且自愿进行人工无痛流产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因素对比情况、满意度以及HAMA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因素、饮食原因以及人工综合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χ2=10.012、8.965、11.365,P<0.05);观察组60例患者全部满意,无不满意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有13例不满意,其满意度为78.33%,两者差别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的精神性焦虑、躯体性得分、总分均远远小于入院前得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综合得分均小于对照组术前评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人工流产术妇女的护理问题上,应用适合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保证医疗安全,并且也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同时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全视网膜眼底激光治疗,实验组24例患者给予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治疗视力恢复情况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vs79.2%),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vs33.3%),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网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可有效降低个体玻璃体积血、黄斑水肿、黄斑部花瓣状高荧光渗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保护视网膜血管,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景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软骨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软骨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方法 (1)人软骨胞采用不同度的AGEs处理不同时间,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性.(2)AGEs浓度为100 mg/L处理人软骨细胞0 h,3 h,6 h,12 h,24 h,48 h后采用WB方法检测细胞LC3Ⅰ、LC3Ⅱ的表达.(3)不同浓度的AGEs(50 mg/L,100 mg/L,200 mg/L)处理软骨细胞24 h后,采用WB方法检测细胞LC3Ⅰ、LC3Ⅱ的表达.结果 (1)CCK-8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GEs处理人软骨胞的活性在短时间内(24 h之内)随时间的变化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低浓度AGEs(100 mg/L)使人软骨胞的活性升高,高浓度AGEs(200 mg/L)使人软骨胞的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2)AGEs浓度为100 mg/L处理人软骨细胞LC3-Ⅱ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在24 h后更为明显(P<0.05).(3)不同AGEs浓度处理人软骨细胞24 h后,LC3-Ⅱ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浓度的AGEs在短时间内可能通过调节软骨细胞自噬增强细胞活性.长期的或者高浓度的AGEs使人软骨细胞自噬降低影响细胞的活性.

    作者:王朝俊;陈铖;张莹;张海斌;梁建厦;黄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中近端输卵管梗阻假阳性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中近端输卵管梗阻假阳性的诊断结果.方法 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近端输卵管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分别是20例,24例、23例和33例患者,对四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中对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的近端和中远端梗阻情况分析,实践证明,甲组、乙组和丙组以及丁组的近端梗阻例数明显高于中远端梗阻例数,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 近端输卵管梗阻的发生几率较高,近端输卵管梗阻假阳性和单侧或者双侧无关.

    作者:姜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全麻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联合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治疗的4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在患者复位之后进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的44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完全复位(88.64%),其余5例患者是90%复位(11.36%).患者手术时间(129.25±5.67)min;患者的出血量(183.14±11.63)mL出血有点多;在术中以及术后均未给予患者输血.食管和大血管均未出现意外损伤,未发生感染,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有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6.82%),给予患者雾化、营养神经、激素等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治疗中,在全麻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之后进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复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39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39例对照组患者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 ①相比较经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但是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②相比较经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热、伤口剧烈疼痛、尿潴留不良反应明显减少.③相比较经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术中肌瘤平均直径为6.0±1.6 cm,子宫肌瘤残留率、再次手术率相对较高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虽手术时间较长,但是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对于大直径肿瘤难以剔除,因此不能完全替代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叶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盘锦市124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10例无手足口病病史的非肠道传染病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研究,儿童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发病高峰期在6-9月,且多为CoxA16型病毒感染.另外,儿童手足口病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流动人口、家长手足口病教育缺乏、便前饭后不经常洗手、1周内有去公共场所以及吮吸手指及玩具.结论 为有效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盘锦市应准确分析该病流行特征,掌握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作者:白洪杰;刘亮;汪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联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经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持续血浆滤过技术实施治疗,观察组选择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治疗后TG水平、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腹膜炎症、胃肠障碍、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持续血浆滤过技术联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能够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恩;靳秀丽;郭倩倩;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入住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腺肿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沉及甲功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按照实验设计完成治疗后,统计观察指标并分析所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简便易行,可显著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症状,促进腺肿消失及指标回复正常.

    作者:张一夫;秦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