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CTA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中诊断价值的回顾性研究

卢旺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诊断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20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冠状动脉CTA诊断,分析诊断图像.结果 12例患者均检出CPF,临床检出率为0.24%(12/4875).其中有8例冠脉左前降支血管参与病变,2例右冠脉分支血管均参与病变,1例两侧冠脉分支血管均参与病变,1例支气管动脉参与病变.瘘口大小为0.42~5.76 mm,平均(2.97±1.03)mm.12例患者中有8例肺动脉内浓染或喷射现象,包括浓染征和喷射征各4例.结论 喷射征和浓染征是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典型的CTA征象,采取冠状动脉CTA可准确诊断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显微镜手术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椎间孔镜下手术较以往显微镜下手术对正常组织损伤更小,本文意在探究椎间孔镜技术与显微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本研究属随机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5-70岁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椎间孔镜下手术(34例)和通道显微镜下手术(33例).临床效果评价采用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和ODI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评价疼痛缓解情况,患者手术满意度采用Odom标准,随访节点为术后3、6、12个月.结果 两种术式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显著.两组间ODI评分在随访期内未发现显著差异.其中,椎间孔镜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P<0.01).椎间孔镜组患者术后12个月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低于显微镜组(P=0.023,P=0.024)且椎间孔镜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两种术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均十分确切.术后12个月椎间孔镜组下腰痛和下肢痛情况好于显微镜组,此外对正常组织大化保留降低了二次翻修手术难度.缺点是学习曲线较陡峭.

    作者:许立臣;许卫兵;刘沂;杨东方;张海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雌激素治疗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究雌激素治疗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06月收治的140例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通过抗生素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查指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复发率分别为:97.14%、4.39%,84.29%、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有一定改善,但观察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绝经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通过雌激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吴祥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或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或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妊娠结局方面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后的D-Dimer(110.45±20.75)ug/L、TT指标(17.50±1.12)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仅能改善血栓前状态指标,还能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孟晓楠;牛冉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止痛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产妇自控硬膜外止痛(PCEA)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为麻醉师选择合理分娩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凌源市中心医院分娩的产妇100例,采取随机抽签化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产妇自控硬膜外止痛(Puerpera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模式予以产妇分娩镇痛,观察组则采用PCEA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模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385.46±5.86)min、第二产程时间(48.66±1.53)min、第三产程时间(5.69±1.42)min、总产程时间(445.98±8.95)min、新生儿Apgar评分(9.68±1.75)分、催产素使用率(6.00%)、出血量(261.14±6.85)mL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分娩产妇实施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联合自控硬膜外止痛模式效果显著,建议在产妇分娩时推广应用.

    作者: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手术室采用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主要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当中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观察组手术护理安全评分为99.01±0.80,护理满意度评分88.79±0.19).对照组手术护理安全评分为89.79±0.99,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59±1.19,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2例,未发生25例,发生率6.7%,对照组发生11例,未发生19例,发生率36.7%(P<0.05).结论 研究证明,在手术室护理当中采用细节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为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9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45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血压和心率、GCQ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后的负面情绪比对照组优(P<0.05),血压和心率正常率、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和生体征的稳定,有助于患者舒适度的提高.

    作者:任俊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收治的44例阑尾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2例阑尾炎患者为实验组,将其余剩下的32例阑尾炎患者列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情况,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7.27%,实验组阑尾炎患者与对照组阑尾炎患者相比,影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年龄>60岁、基础性疾病、手术时间>45 min、肥胖、阑尾化脓、阑尾坏疽、非主导手术缝合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身体质量、年龄、阑尾病例状态、手术时间及主刀医生等因素有关系,因此,弱项减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则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了解,以此来更好的提高阑尾炎手术患者的身体质量.

    作者:盛成良;侯建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9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功能比较.结果 观察组97.8%高于对照组84.4%,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g G、Ig M水平比较中治疗前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对免疫功能影响.

    作者:翟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于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应用体会.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研究组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且根据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与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进一步的探讨.结果 接受健康治疗的患者在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能够做到主动吃药,还能够加强对于饮食结构的重视,积极地与医生进行配合,谨遵医嘱,并养成较为良好的习惯,对于血糖起到控制作用,两组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于以上患者血糖的检测我们发现,其血糖的数值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说明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能够良好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对于糖尿病的危害进行了解,还能够增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身的控制.

    作者:兰端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预后及SDS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预后及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治疗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分别对比两组肠道保留时间、护理前后SDS评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肠道保留时间1 h者的比例为97.87%,保留时间2 h以上者的比例为87.23%,保留时间6 h以上者的比例为80.85%,较对照组肠道保留时间1 h者、肠道保留时间2 h者、肠道保留时间6 h者的93.62%、85.11%及78.72%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综合护理对盆腔炎患者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提高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作者:宋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7例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34例,T管引流组33例,给予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头高足低位,给予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1月拔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补液量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中,一期缝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3/34),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的18.2%(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能有效胆汁引流,患者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补液量少、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梁科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时使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小儿腹股沟疝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小切口手术,将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指标均更优;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切口手术的操作时间短,患儿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而且复发率低,能够使患儿更快的康复.

    作者:张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疗效及对其外周血ESR、CRP、NT-proBNP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疗效及对其外周血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IVIG无反应性KD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检测外周血ESR、CRP、NT-proBNP,统计冠状动脉病变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退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硬肿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损伤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稍高于对照组9.76%(P<0.05).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IVIG无反应性KD患儿外周血ESR、CRP、NT-proBNP水平,降低冠脉损伤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侯维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药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全程化药学干预效果

    目的 分析全程化药学干预在多药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4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实施全程化药学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服药依从率为94.7%,对照组依从率为75.0%,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用药偏差发生率分别为2.63%和22.2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为(5.68±0.92)mmol/L,餐后2 h血糖为(9.54±1.41)mmol/L,与对照组(7.16±1.45)mmol/L和(11.56±1.88)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化药学干预应用于多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可有效减少用药偏差发生,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柴晓伟;王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输尿管上段结石超声碎石取石

    目的 研究分析经皮曳镜超声碎石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然后研究探讨采用经皮肾超声碎石取石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建立经皮肾镜微创通道,手术时间70-160 min,其中一期手术取净结石50例,其余6例口服排石物,3周后排治愈,没有发现严重并发症(大出血等).结论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有效,后期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大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9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患儿做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都进行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仔细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PAP参数及动脉血气指标、不良反映情况等临床指征.结果 所有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2 h、治疗后4 h的动脉血氧气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PH值(这三项放一起)、呼气末正压通气值、氧浓度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变,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1.44%)患儿出现发绀的症状,7例(7.78%)患儿出现呛咳的症状,2例(2.22%)患儿呼吸暂停,对以上症状的患儿给予纠正通气治疗后,不良症状快速消除且无其它不良反应;90例患儿中有76例痊愈,14例患儿经过进一步的治疗后也已经痊愈.结论运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新生患儿的肺部功能,降低新生患儿的死亡率.

    作者:郭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医院收治40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观察患者的病理特征,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患者中,病灶位于胃窦部有21例、胃体部有11例、贲门胃底部8例;病灶直径超过2 cm的患者有22例;内镜检查中以Ⅱ型例数多,共计28例;组织学分型中低分化腺癌检出例数高,有18例;粘膜内癌有24例,粘膜下癌有16例.40例患者中发现有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通过分析发现,病灶大小、浸润深度以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 病灶超过2 cm、未分化型且黏膜下癌的早期胃癌患者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可以考虑行胃癌根治术并配合内镜随访,避免癌症出现远端转移.

    作者:吉广彬;武文飞;赵冬芳;张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 分析收治的116例行超声检查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40例.观察和比较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评分系统的差异.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超声评分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而其PI值、RI值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卵巢恶性肿瘤超声囊性回声率为10.0%低于卵巢良性肿瘤60.5%,而其囊实性、实性回声率分别为57.5%、32.5%高于卵巢良性肿瘤23.7%、15.8%,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效果佳,可作为评估卵巢良恶性的重要敏感指标之一,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刘文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肺结核丸辅助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肺结核丸辅助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肺结核伴空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历对照研究方法调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心结核门诊接受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按标准化疗程序抗结核治疗,并辅以肺结核丸治疗肺结核伴空洞情况的患者全程治疗病历33例,为A组;并以同期33例仅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伴空洞情况患者的治疗病历,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全程治疗病历记录中的影像学资料、临床症状记录、痰菌培养结果.结果影像学统计,A组33例,有效31例(93.9%);B组33例,有效21例(63.6%);影像学结果A组空洞缩小、闭合明显,优于B组(P=0.003<0.05).临床症状统计,A组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咯血、痰中带血、胸痛、气短等)消失,B组中有3例咳嗽、咯血伴胸痛,11例痰中带血伴胸痛.痰菌培养结果统计,两组患者中的痰菌阳性患者(A组,15例;B组,14例)在治疗期间均转阴.结论肺结核丸辅助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肺结核伴空洞情况的患者在促空洞缩小闭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等方面上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毅;李颖;高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比较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ME组(实验组,n=40)和传统根治术组(对照组,n=40).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残端肿瘤残余)发生率、术后6个月疗效和术后3年时复发、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则较对照组多(P<0.05).实验组术后吻合口漏、残端肿瘤残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年时,实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行CME术式的结肠癌患者手术疗效均较传统根治术好,术后并发症、复发发生率均较传统根治术低,且术后生存率也高于传统根治术,近远期疗效好,对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有利.

    作者:张少成;张亚辉;徐小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