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敏

关键词: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救治的7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踝肱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踝肱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价值及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应用价值以及对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脑血栓患者,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阿托伐汀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颈动脉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②对比两组血脂指标,发现研究组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低于常规组,且H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③对比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变化,发现研究组颈动脉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面积均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具有确切的疗效,同时还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文娣;曲典;李兰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丁苯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疗效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丁苯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梗死后失语患者7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其中对照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结果 研究组92.11%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AQ、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AQ、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丁苯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临床疗效较高,患者失语程度改善效果总有效率高.

    作者:郭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预后及SDS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预后及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治疗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分别对比两组肠道保留时间、护理前后SDS评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肠道保留时间1 h者的比例为97.87%,保留时间2 h以上者的比例为87.23%,保留时间6 h以上者的比例为80.85%,较对照组肠道保留时间1 h者、肠道保留时间2 h者、肠道保留时间6 h者的93.62%、85.11%及78.72%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综合护理对盆腔炎患者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提高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作者:宋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手术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入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各4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予以细节护理,比价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消毒麻醉、护理人员配合度、器械准备、仪器设备管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9%优于对照组83.3%,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可以提高手术护理安全,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张友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 分析收治的116例行超声检查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40例.观察和比较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评分系统的差异.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超声评分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而其PI值、RI值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卵巢恶性肿瘤超声囊性回声率为10.0%低于卵巢良性肿瘤60.5%,而其囊实性、实性回声率分别为57.5%、32.5%高于卵巢良性肿瘤23.7%、15.8%,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效果佳,可作为评估卵巢良恶性的重要敏感指标之一,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刘文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白血病患者围化疗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围化疗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白血病患者60例,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入我院并接受化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在围化疗期行常规化护理措施,研究组围化疗期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行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环境以及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白血病患者接受化疗治疗期间,予以临床护理路径配合,可帮助患者减轻癌因性疲乏,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且胃肠道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普及借鉴.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9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患儿做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都进行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仔细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PAP参数及动脉血气指标、不良反映情况等临床指征.结果 所有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2 h、治疗后4 h的动脉血氧气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PH值(这三项放一起)、呼气末正压通气值、氧浓度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变,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1.44%)患儿出现发绀的症状,7例(7.78%)患儿出现呛咳的症状,2例(2.22%)患儿呼吸暂停,对以上症状的患儿给予纠正通气治疗后,不良症状快速消除且无其它不良反应;90例患儿中有76例痊愈,14例患儿经过进一步的治疗后也已经痊愈.结论运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新生患儿的肺部功能,降低新生患儿的死亡率.

    作者:郭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疗效及对其外周血ESR、CRP、NT-proBNP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疗效及对其外周血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IVIG无反应性KD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检测外周血ESR、CRP、NT-proBNP,统计冠状动脉病变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退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硬肿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损伤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稍高于对照组9.76%(P<0.05).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IVIG无反应性KD患儿外周血ESR、CRP、NT-proBNP水平,降低冠脉损伤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侯维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手术室采用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主要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当中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观察组手术护理安全评分为99.01±0.80,护理满意度评分88.79±0.19).对照组手术护理安全评分为89.79±0.99,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59±1.19,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2例,未发生25例,发生率6.7%,对照组发生11例,未发生19例,发生率36.7%(P<0.05).结论 研究证明,在手术室护理当中采用细节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止痛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产妇自控硬膜外止痛(PCEA)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为麻醉师选择合理分娩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凌源市中心医院分娩的产妇100例,采取随机抽签化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产妇自控硬膜外止痛(Puerpera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模式予以产妇分娩镇痛,观察组则采用PCEA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模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385.46±5.86)min、第二产程时间(48.66±1.53)min、第三产程时间(5.69±1.42)min、总产程时间(445.98±8.95)min、新生儿Apgar评分(9.68±1.75)分、催产素使用率(6.00%)、出血量(261.14±6.85)mL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分娩产妇实施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联合自控硬膜外止痛模式效果显著,建议在产妇分娩时推广应用.

    作者: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发展基础,得益于此,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新医改工作的不断推动之下,社会各界也将更多的关注点和期待投想医保控费管理方面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也逐渐变得愈发突出起来.而医院中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显然为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在信息化这样一个条件背景下,对医保控费的精细化管理展开探析,在整体上把握医保控制相关信息要点的基础上,就信息化条件下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具体实施举措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推动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作者:郭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起到的效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一年来收治的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疾病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均辅助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以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等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其他比较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体效果更佳.结论 将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早期子宫恶性肿瘤中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案.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对小切口飞秒基质透镜取出术后泪膜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对小切口飞秒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特点.方法 前瞻性分析研究对2015年11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SMILE手术的患者23例(45眼),应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得的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BUT)、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TMH)、泪液分泌实验(SIt),分析术前术后各个时间段泪膜稳定性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SMILE术后3个月内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高芬;张婉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比较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ME组(实验组,n=40)和传统根治术组(对照组,n=40).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残端肿瘤残余)发生率、术后6个月疗效和术后3年时复发、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则较对照组多(P<0.05).实验组术后吻合口漏、残端肿瘤残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年时,实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行CME术式的结肠癌患者手术疗效均较传统根治术好,术后并发症、复发发生率均较传统根治术低,且术后生存率也高于传统根治术,近远期疗效好,对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有利.

    作者:张少成;张亚辉;徐小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输尿管上段结石超声碎石取石

    目的 研究分析经皮曳镜超声碎石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然后研究探讨采用经皮肾超声碎石取石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建立经皮肾镜微创通道,手术时间70-160 min,其中一期手术取净结石50例,其余6例口服排石物,3周后排治愈,没有发现严重并发症(大出血等).结论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有效,后期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大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损伤综合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小儿脑损伤综合症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损伤综合症患儿7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35)由康复师制定出康复方案后指导家长居家护理,观察组(n=35)在医院接受正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28.6%;两组训练前DQ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本组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脑损伤综合症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金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核磁共振结合3D打印技术在评估膝关节软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核磁共振结合3D打印技术在评估膝关节软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0例经核磁共振平扫并行关节镜手术确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病人的原始DICOM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1:1的实物模型,然后在模型上精确估算软骨的缺损部位及面积,并与关节镜比较,评价模型的精确度.结果 全部病例经关节镜手术证实,核磁共振结合3D打印技术能够直观、清晰、准确地显示关节软骨缺损的部位以及缺损面积.结论 核磁共振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逼真的三维模型能够直观、准确地显示膝关节软骨的缺损部位及面积,有利于临床医生在术前对疾病进行详细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建宇;付旷;王云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培美曲塞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培美曲塞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撷取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培美曲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4.3%,P<0.05,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远比对照组的高,P<0.05,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可有效控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但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顾文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收治的44例阑尾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2例阑尾炎患者为实验组,将其余剩下的32例阑尾炎患者列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情况,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7.27%,实验组阑尾炎患者与对照组阑尾炎患者相比,影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年龄>60岁、基础性疾病、手术时间>45 min、肥胖、阑尾化脓、阑尾坏疽、非主导手术缝合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身体质量、年龄、阑尾病例状态、手术时间及主刀医生等因素有关系,因此,弱项减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则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了解,以此来更好的提高阑尾炎手术患者的身体质量.

    作者:盛成良;侯建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于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应用体会.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研究组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且根据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与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进一步的探讨.结果 接受健康治疗的患者在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能够做到主动吃药,还能够加强对于饮食结构的重视,积极地与医生进行配合,谨遵医嘱,并养成较为良好的习惯,对于血糖起到控制作用,两组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于以上患者血糖的检测我们发现,其血糖的数值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说明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能够良好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对于糖尿病的危害进行了解,还能够增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身的控制.

    作者:兰端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