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探析

郭峰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 医保控费, 精细化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发展基础,得益于此,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新医改工作的不断推动之下,社会各界也将更多的关注点和期待投想医保控费管理方面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也逐渐变得愈发突出起来.而医院中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显然为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在信息化这样一个条件背景下,对医保控费的精细化管理展开探析,在整体上把握医保控制相关信息要点的基础上,就信息化条件下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具体实施举措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推动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发展基础,得益于此,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新医改工作的不断推动之下,社会各界也将更多的关注点和期待投想医保控费管理方面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也逐渐变得愈发突出起来.而医院中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显然为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在信息化这样一个条件背景下,对医保控费的精细化管理展开探析,在整体上把握医保控制相关信息要点的基础上,就信息化条件下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具体实施举措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推动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作者:郭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比较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ME组(实验组,n=40)和传统根治术组(对照组,n=40).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残端肿瘤残余)发生率、术后6个月疗效和术后3年时复发、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则较对照组多(P<0.05).实验组术后吻合口漏、残端肿瘤残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年时,实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行CME术式的结肠癌患者手术疗效均较传统根治术好,术后并发症、复发发生率均较传统根治术低,且术后生存率也高于传统根治术,近远期疗效好,对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有利.

    作者:张少成;张亚辉;徐小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时使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小儿腹股沟疝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小切口手术,将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指标均更优;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切口手术的操作时间短,患儿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而且复发率低,能够使患儿更快的康复.

    作者:张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白血病患者围化疗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围化疗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白血病患者60例,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入我院并接受化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在围化疗期行常规化护理措施,研究组围化疗期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行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环境以及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白血病患者接受化疗治疗期间,予以临床护理路径配合,可帮助患者减轻癌因性疲乏,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且胃肠道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普及借鉴.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纱布填塞治疗术中大出血;观察组予以水囊压迫治疗术中大出血,比较两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术后出血量、留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术后出血量、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96.67%、(65.23±3.51)mL、(23.05±1.93)min、(123.27±3.97)min,与对照组相比,其止血总有效率显著更高、术后出血量显著更少,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显著更短,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方面,水囊压迫法的临床效果比纱布填塞法更显著,出血量少,留置时间及手术时间短.

    作者:叶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治疗组(n=38),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对临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胃部为溃疡主要发病部位,其中病灶直径<5.00 mm者10例(13.2%),病灶直径>5.00 mm者36例(46.2%),病灶直径>10.0 mm者30例(39.5%);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纯在显著性(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有利于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赵瑞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第二产程护理对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产妇的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护理对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产妇的结局的的影响.方法 收治的艾森曼格孕产妇86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组作为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合并第二产程护理组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及母婴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住院率、中心静脉压、心率、呼吸频率、乳酸值、孕妇窒息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切口愈合不良率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纤维蛋白原(Fbg)与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产程护理可以降低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作者:李英兰;董春萍;唐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价值及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应用价值以及对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脑血栓患者,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阿托伐汀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颈动脉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②对比两组血脂指标,发现研究组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低于常规组,且H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③对比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变化,发现研究组颈动脉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面积均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具有确切的疗效,同时还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文娣;曲典;李兰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或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或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妊娠结局方面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后的D-Dimer(110.45±20.75)ug/L、TT指标(17.50±1.12)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仅能改善血栓前状态指标,还能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孟晓楠;牛冉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疗养院老年高血压病的用药及保健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指机体体内循环动脉血压上升,是心脑血管主要的危险因素.患者通常因为遗传与精神环境的影响引发高血压.生活习惯的不合理,饮食上摄入过多的盐、大量饮酒均影响患者血压升高.高血压疾病随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属于高发病区.早期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疼、心悸等,患者在劳累、精神紧张后导致血压升高,临床上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结合改善生活行为.后期随病程的延长,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麻木、胸闷等.严重时可出现中风、心梗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存质量[3].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用药与保健尤为重要.

    作者:陈小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损伤综合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小儿脑损伤综合症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损伤综合症患儿7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35)由康复师制定出康复方案后指导家长居家护理,观察组(n=35)在医院接受正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28.6%;两组训练前DQ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本组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脑损伤综合症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金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对小切口飞秒基质透镜取出术后泪膜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对小切口飞秒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特点.方法 前瞻性分析研究对2015年11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SMILE手术的患者23例(45眼),应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得的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BUT)、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TMH)、泪液分泌实验(SIt),分析术前术后各个时间段泪膜稳定性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SMILE术后3个月内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高芬;张婉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用于慢阻肺治疗的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用于慢阻肺治疗的价值.方法 于2015年3月-2016年11月时间段内,收集我院收诊的慢阻肺患者共124例,随机抽选其中的62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剩余62例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设为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第一,疗效分析,治疗组,45例显效,16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4%(61/62),对照组,21例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7%(50/6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第二,不良反应统计,治疗组发生率为4.8%(3/62),对照组为16.1%(10/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治疗慢阻肺,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黄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CTA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中诊断价值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20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冠状动脉CTA诊断,分析诊断图像.结果 12例患者均检出CPF,临床检出率为0.24%(12/4875).其中有8例冠脉左前降支血管参与病变,2例右冠脉分支血管均参与病变,1例两侧冠脉分支血管均参与病变,1例支气管动脉参与病变.瘘口大小为0.42~5.76 mm,平均(2.97±1.03)mm.12例患者中有8例肺动脉内浓染或喷射现象,包括浓染征和喷射征各4例.结论 喷射征和浓染征是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典型的CTA征象,采取冠状动脉CTA可准确诊断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卢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主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目的 主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方法 利用主管及内口低位切开,高位挂线.主管与支管之间开窗挂线引流(简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满意.结果 本组45例全部治愈,治疗率100%.特点是开窗与挂线相结合.不切断肛尾韧带和肛直环,无任何后遗证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实践证明,本疗法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具有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后遗症少,疗程短的优点.

    作者:郭良宪;杨弘道;冯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9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患儿做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都进行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仔细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PAP参数及动脉血气指标、不良反映情况等临床指征.结果 所有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2 h、治疗后4 h的动脉血氧气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PH值(这三项放一起)、呼气末正压通气值、氧浓度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变,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1.44%)患儿出现发绀的症状,7例(7.78%)患儿出现呛咳的症状,2例(2.22%)患儿呼吸暂停,对以上症状的患儿给予纠正通气治疗后,不良症状快速消除且无其它不良反应;90例患儿中有76例痊愈,14例患儿经过进一步的治疗后也已经痊愈.结论运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新生患儿的肺部功能,降低新生患儿的死亡率.

    作者:郭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起到的效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一年来收治的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疾病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均辅助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以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等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其他比较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体效果更佳.结论 将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早期子宫恶性肿瘤中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案.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6例,遵医嘱为实验组患者提供瑞舒伐他汀治疗,为常规组提供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例(4.35%),低于常规组7例(15.22%),(χ2=6.693,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CRP指标值的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上述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崔继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 分析收治的116例行超声检查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40例.观察和比较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评分系统的差异.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超声评分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而其PI值、RI值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卵巢恶性肿瘤超声囊性回声率为10.0%低于卵巢良性肿瘤60.5%,而其囊实性、实性回声率分别为57.5%、32.5%高于卵巢良性肿瘤23.7%、15.8%,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系统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效果佳,可作为评估卵巢良恶性的重要敏感指标之一,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刘文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丁苯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疗效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丁苯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梗死后失语患者7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其中对照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结果 研究组92.11%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AQ、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AQ、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丁苯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临床疗效较高,患者失语程度改善效果总有效率高.

    作者:郭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