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凤;韩丽杰;孙有德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疗效及对其外周血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IVIG无反应性KD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检测外周血ESR、CRP、NT-proBNP,统计冠状动脉病变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退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硬肿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损伤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稍高于对照组9.76%(P<0.05).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IVIG无反应性KD患儿外周血ESR、CRP、NT-proBNP水平,降低冠脉损伤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侯维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ME组(实验组,n=40)和传统根治术组(对照组,n=40).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残端肿瘤残余)发生率、术后6个月疗效和术后3年时复发、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则较对照组多(P<0.05).实验组术后吻合口漏、残端肿瘤残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年时,实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行CME术式的结肠癌患者手术疗效均较传统根治术好,术后并发症、复发发生率均较传统根治术低,且术后生存率也高于传统根治术,近远期疗效好,对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有利.
作者:张少成;张亚辉;徐小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肺结核丸辅助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肺结核伴空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历对照研究方法调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心结核门诊接受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按标准化疗程序抗结核治疗,并辅以肺结核丸治疗肺结核伴空洞情况的患者全程治疗病历33例,为A组;并以同期33例仅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伴空洞情况患者的治疗病历,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全程治疗病历记录中的影像学资料、临床症状记录、痰菌培养结果.结果影像学统计,A组33例,有效31例(93.9%);B组33例,有效21例(63.6%);影像学结果A组空洞缩小、闭合明显,优于B组(P=0.003<0.05).临床症状统计,A组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咯血、痰中带血、胸痛、气短等)消失,B组中有3例咳嗽、咯血伴胸痛,11例痰中带血伴胸痛.痰菌培养结果统计,两组患者中的痰菌阳性患者(A组,15例;B组,14例)在治疗期间均转阴.结论肺结核丸辅助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肺结核伴空洞情况的患者在促空洞缩小闭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等方面上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毅;李颖;高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培美曲塞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撷取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培美曲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4.3%,P<0.05,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远比对照组的高,P<0.05,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可有效控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但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顾文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汁酸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40例,测其血糖、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胆汁酸(5.94±5.20)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2.31±2.38)(P=0.000)总胆红素(15.16±9.09)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1.38±4.48)(P=0.022)直接胆红素(7.04±4.13)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5.36±1.65)(P=0.020)血糖(9.13±3.63)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5.08±0.77)(P=0.000)60岁以上组与60岁以下组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血糖均无明显差异.胆汁酸与血糖、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30.2370.247显著性检测(双侧)P值分别为0.0380.0350.027).结论 胆汁酸与血糖具有相关性,胆汁酸可能参与血糖控制.利胆药物或食品,或可改善糖尿病症状,需要临床观察和证实.
作者:魏秀凤;韩丽杰;孙有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实验课题主要探究在浅表器官疾病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实验范围限定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浅表器官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浅表器官疾病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触诊法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检查,对两组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79.16%,实验组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的准确率,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91%,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1.2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浅表器官疾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检查,准确率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全程化药学干预在多药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4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实施全程化药学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服药依从率为94.7%,对照组依从率为75.0%,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用药偏差发生率分别为2.63%和22.2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为(5.68±0.92)mmol/L,餐后2 h血糖为(9.54±1.41)mmol/L,与对照组(7.16±1.45)mmol/L和(11.56±1.88)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化药学干预应用于多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可有效减少用药偏差发生,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柴晓伟;王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收治的44例阑尾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2例阑尾炎患者为实验组,将其余剩下的32例阑尾炎患者列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情况,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7.27%,实验组阑尾炎患者与对照组阑尾炎患者相比,影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年龄>60岁、基础性疾病、手术时间>45 min、肥胖、阑尾化脓、阑尾坏疽、非主导手术缝合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身体质量、年龄、阑尾病例状态、手术时间及主刀医生等因素有关系,因此,弱项减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则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了解,以此来更好的提高阑尾炎手术患者的身体质量.
作者:盛成良;侯建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手术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入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各4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予以细节护理,比价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消毒麻醉、护理人员配合度、器械准备、仪器设备管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9%优于对照组83.3%,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可以提高手术护理安全,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张友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或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妊娠结局方面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后的D-Dimer(110.45±20.75)ug/L、TT指标(17.50±1.12)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血栓前状态下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仅能改善血栓前状态指标,还能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孟晓楠;牛冉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9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患儿做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都进行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仔细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PAP参数及动脉血气指标、不良反映情况等临床指征.结果 所有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2 h、治疗后4 h的动脉血氧气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PH值(这三项放一起)、呼气末正压通气值、氧浓度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变,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1.44%)患儿出现发绀的症状,7例(7.78%)患儿出现呛咳的症状,2例(2.22%)患儿呼吸暂停,对以上症状的患儿给予纠正通气治疗后,不良症状快速消除且无其它不良反应;90例患儿中有76例痊愈,14例患儿经过进一步的治疗后也已经痊愈.结论运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新生患儿的肺部功能,降低新生患儿的死亡率.
作者:郭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血清CA125联合孕酮检测预测对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妇产科门诊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诊治早期妊娠的120例孕妇,其中包括80例早期妊娠先兆流产孕妇,40例早期正常妊娠孕妇;跟踪随访至孕28周,依据妊娠结局分为早期妊娠正常组40例(对照组)、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54例(良好组)、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26例(不良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检测CA125、孕酮(P),比较两个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早期妊娠先兆流产结局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血清孕酮水平<14.84 ng/mL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2%(46/54)、80.8%(21/26)、83.75%(67/80);血清CA125>52.20 ng/mL,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9%(48/54)、84.6%(22/26)、87.5%(70/80);以同时满足血清孕酮<14.84 ng/mL和CA125>52.2 U/mL的综合指标为依据,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3.3%(45/54)、96.2%(25/26)、90%(73/80).结论 综合血清孕酮及CA125量两组指标对先兆流产结局的特异度及准确度比单一指标检测有较大的提升,研究为临床评估早期先兆流产结局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作者:梁岚;赵仁峰;黄敏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脑垂体脓肿在CT和MRI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经手术或者脑穿刺病理证实的23例脑垂体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采用CT扫描与鞍区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CT结果显示鞍区病灶呈现等密度患者有8例,低密度患者有9例,病灶略高密度患者有2例,病灶呈混杂密度患者有4例,边界均清晰可见;MRI显示长T1,长T2信号15例,呈等T1,长T2信号8例,增强后可见囊壁环形强化者18例,冠状位上垂体柄增粗以及强化均可见.结论 脑垂体囊肿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囊脓肿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荣恒;苗丽媛;王国庆;张燕;王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起到的效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一年来收治的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疾病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均辅助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以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等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其他比较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体效果更佳.结论 将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早期子宫恶性肿瘤中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案.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术前对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对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比,从而判断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患者62例、恶性患者32例,而通过实际手术验证,良性患者60例,恶性患者34例,诊断准确率为97.87%.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准确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今后医护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鉴别能力,降低误诊发生率.
作者:龙坤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防治患儿气管插管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收治的儿童重症监护室病房110例需要气管插管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对儿童进行面部保护,对照组直接采用传统的棉布伸缩包带固定,对比两组患儿在非计划性拔管次数、每日更换胶带次数、机械性损伤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非计划性拔管次数、每日更换胶带次数、机械性损伤情况、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能够有效防治患儿皮肤损伤,是理想的敷料,值得推广.
作者:李娜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7例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34例,T管引流组33例,给予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头高足低位,给予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1月拔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补液量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中,一期缝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3/34),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的18.2%(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能有效胆汁引流,患者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补液量少、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梁科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护理对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产妇的结局的的影响.方法 收治的艾森曼格孕产妇86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组作为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合并第二产程护理组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及母婴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住院率、中心静脉压、心率、呼吸频率、乳酸值、孕妇窒息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切口愈合不良率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纤维蛋白原(Fbg)与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产程护理可以降低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作者:李英兰;董春萍;唐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为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9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45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血压和心率、GCQ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后的负面情绪比对照组优(P<0.05),血压和心率正常率、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和生体征的稳定,有助于患者舒适度的提高.
作者:任俊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纱布填塞治疗术中大出血;观察组予以水囊压迫治疗术中大出血,比较两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术后出血量、留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术后出血量、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96.67%、(65.23±3.51)mL、(23.05±1.93)min、(123.27±3.97)min,与对照组相比,其止血总有效率显著更高、术后出血量显著更少,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显著更短,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方面,水囊压迫法的临床效果比纱布填塞法更显著,出血量少,留置时间及手术时间短.
作者:叶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