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龙坤岭

关键词: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术前对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对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比,从而判断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患者62例、恶性患者32例,而通过实际手术验证,良性患者60例,恶性患者34例,诊断准确率为97.87%.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准确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今后医护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鉴别能力,降低误诊发生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预后及SDS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预后及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治疗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分别对比两组肠道保留时间、护理前后SDS评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肠道保留时间1 h者的比例为97.87%,保留时间2 h以上者的比例为87.23%,保留时间6 h以上者的比例为80.85%,较对照组肠道保留时间1 h者、肠道保留时间2 h者、肠道保留时间6 h者的93.62%、85.11%及78.72%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输液式小量保留灌肠综合护理对盆腔炎患者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提高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作者:宋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垂体脓肿23例CT和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脑垂体脓肿在CT和MRI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经手术或者脑穿刺病理证实的23例脑垂体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采用CT扫描与鞍区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CT结果显示鞍区病灶呈现等密度患者有8例,低密度患者有9例,病灶略高密度患者有2例,病灶呈混杂密度患者有4例,边界均清晰可见;MRI显示长T1,长T2信号15例,呈等T1,长T2信号8例,增强后可见囊壁环形强化者18例,冠状位上垂体柄增粗以及强化均可见.结论 脑垂体囊肿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囊脓肿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荣恒;苗丽媛;王国庆;张燕;王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胆汁酸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胆汁酸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40例,测其血糖、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胆汁酸(5.94±5.20)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2.31±2.38)(P=0.000)总胆红素(15.16±9.09)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1.38±4.48)(P=0.022)直接胆红素(7.04±4.13)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5.36±1.65)(P=0.020)血糖(9.13±3.63)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5.08±0.77)(P=0.000)60岁以上组与60岁以下组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血糖均无明显差异.胆汁酸与血糖、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30.2370.247显著性检测(双侧)P值分别为0.0380.0350.027).结论 胆汁酸与血糖具有相关性,胆汁酸可能参与血糖控制.利胆药物或食品,或可改善糖尿病症状,需要临床观察和证实.

    作者:魏秀凤;韩丽杰;孙有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CA125联合孕酮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血清CA125联合孕酮检测预测对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妇产科门诊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诊治早期妊娠的120例孕妇,其中包括80例早期妊娠先兆流产孕妇,40例早期正常妊娠孕妇;跟踪随访至孕28周,依据妊娠结局分为早期妊娠正常组40例(对照组)、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54例(良好组)、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26例(不良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检测CA125、孕酮(P),比较两个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早期妊娠先兆流产结局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血清孕酮水平<14.84 ng/mL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2%(46/54)、80.8%(21/26)、83.75%(67/80);血清CA125>52.20 ng/mL,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9%(48/54)、84.6%(22/26)、87.5%(70/80);以同时满足血清孕酮<14.84 ng/mL和CA125>52.2 U/mL的综合指标为依据,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3.3%(45/54)、96.2%(25/26)、90%(73/80).结论 综合血清孕酮及CA125量两组指标对先兆流产结局的特异度及准确度比单一指标检测有较大的提升,研究为临床评估早期先兆流产结局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作者:梁岚;赵仁峰;黄敏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手术室采用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主要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当中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观察组手术护理安全评分为99.01±0.80,护理满意度评分88.79±0.19).对照组手术护理安全评分为89.79±0.99,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59±1.19,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2例,未发生25例,发生率6.7%,对照组发生11例,未发生19例,发生率36.7%(P<0.05).结论 研究证明,在手术室护理当中采用细节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医院收治40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观察患者的病理特征,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患者中,病灶位于胃窦部有21例、胃体部有11例、贲门胃底部8例;病灶直径超过2 cm的患者有22例;内镜检查中以Ⅱ型例数多,共计28例;组织学分型中低分化腺癌检出例数高,有18例;粘膜内癌有24例,粘膜下癌有16例.40例患者中发现有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通过分析发现,病灶大小、浸润深度以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 病灶超过2 cm、未分化型且黏膜下癌的早期胃癌患者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可以考虑行胃癌根治术并配合内镜随访,避免癌症出现远端转移.

    作者:吉广彬;武文飞;赵冬芳;张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切口显微镜手术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椎间孔镜下手术较以往显微镜下手术对正常组织损伤更小,本文意在探究椎间孔镜技术与显微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本研究属随机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5-70岁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椎间孔镜下手术(34例)和通道显微镜下手术(33例).临床效果评价采用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和ODI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评价疼痛缓解情况,患者手术满意度采用Odom标准,随访节点为术后3、6、12个月.结果 两种术式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显著.两组间ODI评分在随访期内未发现显著差异.其中,椎间孔镜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P<0.01).椎间孔镜组患者术后12个月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低于显微镜组(P=0.023,P=0.024)且椎间孔镜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两种术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均十分确切.术后12个月椎间孔镜组下腰痛和下肢痛情况好于显微镜组,此外对正常组织大化保留降低了二次翻修手术难度.缺点是学习曲线较陡峭.

    作者:许立臣;许卫兵;刘沂;杨东方;张海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用于慢阻肺治疗的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用于慢阻肺治疗的价值.方法 于2015年3月-2016年11月时间段内,收集我院收诊的慢阻肺患者共124例,随机抽选其中的62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剩余62例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设为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第一,疗效分析,治疗组,45例显效,16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4%(61/62),对照组,21例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7%(50/6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第二,不良反应统计,治疗组发生率为4.8%(3/62),对照组为16.1%(10/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治疗慢阻肺,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黄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止痛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产妇自控硬膜外止痛(PCEA)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为麻醉师选择合理分娩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凌源市中心医院分娩的产妇100例,采取随机抽签化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产妇自控硬膜外止痛(Puerpera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模式予以产妇分娩镇痛,观察组则采用PCEA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模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385.46±5.86)min、第二产程时间(48.66±1.53)min、第三产程时间(5.69±1.42)min、总产程时间(445.98±8.95)min、新生儿Apgar评分(9.68±1.75)分、催产素使用率(6.00%)、出血量(261.14±6.85)mL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分娩产妇实施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联合自控硬膜外止痛模式效果显著,建议在产妇分娩时推广应用.

    作者: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培美曲塞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培美曲塞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撷取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培美曲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4.3%,P<0.05,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远比对照组的高,P<0.05,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可有效控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但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顾文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雌激素治疗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究雌激素治疗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06月收治的140例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通过抗生素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查指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复发率分别为:97.14%、4.39%,84.29%、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有一定改善,但观察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绝经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通过雌激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吴祥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后循环脑梗死误诊病例汇总分析

    目的 探讨后循环脑梗死误诊病例临床特征及表现.方法 选择后循环脑梗死误诊患者30例,为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对误诊疾病种类进行汇总,并分析原因.结果 按后循环脑梗死收治的30例患者中,其中21例患者在病发24 h-7 d内误诊,9例在病发7-14 d内误诊.治愈18例,占60%;病情好转11例,占36.7%,无变化1例,占3.3%.结论 对就诊患者病史详细问询,并行细致、精确的神经系统检查,可增强对头晕/眩晕类疾病病发原因的理解、认知,通过行全面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降低按后循环脑梗死误诊的几率.

    作者:刘翠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起到的效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一年来收治的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疾病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均辅助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以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等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其他比较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体效果更佳.结论 将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早期子宫恶性肿瘤中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案.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价值及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应用价值以及对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脑血栓患者,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阿托伐汀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颈动脉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②对比两组血脂指标,发现研究组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低于常规组,且H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③对比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变化,发现研究组颈动脉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面积均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具有确切的疗效,同时还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文娣;曲典;李兰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疗效及对其外周血ESR、CRP、NT-proBNP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疗效及对其外周血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IVIG无反应性KD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检测外周血ESR、CRP、NT-proBNP,统计冠状动脉病变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退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硬肿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损伤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稍高于对照组9.76%(P<0.05).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IVIG无反应性KD患儿外周血ESR、CRP、NT-proBNP水平,降低冠脉损伤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侯维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发展基础,得益于此,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新医改工作的不断推动之下,社会各界也将更多的关注点和期待投想医保控费管理方面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也逐渐变得愈发突出起来.而医院中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显然为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在信息化这样一个条件背景下,对医保控费的精细化管理展开探析,在整体上把握医保控制相关信息要点的基础上,就信息化条件下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具体实施举措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推动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作者:郭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6例,遵医嘱为实验组患者提供瑞舒伐他汀治疗,为常规组提供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例(4.35%),低于常规组7例(15.22%),(χ2=6.693,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CRP指标值的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上述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崔继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为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9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45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血压和心率、GCQ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后的负面情绪比对照组优(P<0.05),血压和心率正常率、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和生体征的稳定,有助于患者舒适度的提高.

    作者:任俊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主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目的 主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方法 利用主管及内口低位切开,高位挂线.主管与支管之间开窗挂线引流(简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满意.结果 本组45例全部治愈,治疗率100%.特点是开窗与挂线相结合.不切断肛尾韧带和肛直环,无任何后遗证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实践证明,本疗法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具有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后遗症少,疗程短的优点.

    作者:郭良宪;杨弘道;冯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SLIPA喉罩置入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讨论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后使用SLIPA喉罩对病人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分析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为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2组为观察组,麻醉诱导后插入SLIPA喉罩控制呼吸.对比两组病人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插管/置入SLIPA喉罩(T2)、诱导后10 min(T3)、出室(T4)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各时间点E(肾上腺素)、NE(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结果 T0、T1、T4时,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无差异,P>0.05;T2、T3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0、T1和T4时E、NE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T2、T3时E、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中使用SLIPA喉罩能明显降低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王丽红;全虎杰;宋相宇;姜万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