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常志强

关键词: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疗效理想,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等优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入94例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上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TG、TC、LDL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TG、TC、LDL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3%、心绞痛复发率2.1%、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17.0%、8.5%、12.8%,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降低,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卫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手段,观察期为15天.期间记录两组患者8个维度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14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全文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作分析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且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术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许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对不同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观察组患者引导骨再生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患者引导骨再生采用博特医用胶原膜,对两组患者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及ALT和AST指标、修复前后骨厚度、修复后一个月植骨厚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及ALT和AST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系意义;观察组患者修复前骨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后骨厚度及修复后一个月植骨厚度对比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能有效促进患者骨再生,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欧阳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评价

    目的 探索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性.方法 2016年4月11日-2017年4月11日选取1000例产前检查孕妇为实验对象,均实施二维超声检查和四维超声检查.结果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不同孕周对泌尿生殖、消化道系统、心脏畸形诊断正确率均高于二维超声诊断,且误诊率、漏诊率低于二维超声诊断(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作为产前检查措施,能够及时发现胎儿畸形现象.

    作者:柴卫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自发性气胸临床行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治疗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85例自发性气胸者为研究对象,临床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传统开胸治疗)、观察组43例(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观察不同术式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对两组手术并发症(肺不张、切口感染、肺感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少,手术及术后恢复用时短、疼痛弱,术后并发症少,P<0.05.结论 临床对自发性气胸者手术治疗时选择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好、并发症少.

    作者:邓朝东;韩永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治疗胃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治疗胃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收治的胃良性肿瘤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各35例,比较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比较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1%显著高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治疗胃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经济负担.

    作者:柳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住院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养阴清肺汤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规临床治疗期间加以养阴清肺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正中应用RGP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正中应用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青少年患者87例119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例67眼)和对照组(n=39例52眼),观察组给予RGP,对照组给予框架眼镜,两组均进行正规弱视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立体视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5.07%和94.03%.结论 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正中应用RGP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立体视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治方法.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抗血小板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对比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以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不良反应发生率23.3%;对照组对应数值为93.0%、7.0%,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陈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半髋置换与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后实施半髋置换以及内固定修复后生活质量比较.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收入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半髋置换,观察组予以内固定修复,对两组治疗后6月、治疗后1年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6月比较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年生活质量水平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修复治疗,其临床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作者:韩永毅;邓朝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方法 将2013年11月-2017年01月儿科收治的242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炎琥宁静脉滴注,疗程5-7天.同时两组患儿根据病情给予碳酸氢钠含漱,开喉剑喷剂喷喉等对症治疗.对两组病例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做综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耘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切除治疗结石所致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治疗结石所致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结石所致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肾切除治疗,观察组进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所致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治疗成功率;手术全程开展时间、手术操作总出血量、术后拔除引流管平均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中社会、生理和情感三个维度的评估结果;腹膜破裂、大出血、腹腔脏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结石所致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治疗成功率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全程开展时间、手术操作总出血量、术后拔除引流管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切除治疗结石所致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临床疗效确切,相对于开放手术可减少创伤出血,缩短引流时间、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鹏;安康;姚雷;刘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接受临床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资料100例,给予100例患者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一共治疗4周,观察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接受4周治疗之后,痊愈62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产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6.0%.结论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出现不良反应较少,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贾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性化理念在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心内科患者使用人性化理念对提升护理满意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心内科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1.2%高于对照组患者71.9%,两组患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更加符合心内科住院患者,改善患者生存环境,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巡视管理模式对提高门诊导诊和分诊工作服务质量管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巡视管理模式对提高门诊导诊和分诊工作服务质量管理起到的效果.方法 从门诊护理人员中选取25名对其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巡视管理模式实施前以及2016年1月-2016年12月巡视管理模式实施后有关评分进行评价,并在实施前后分别选取84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施巡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安全运送患者、分诊护理、导诊护理各方面评分明显比实施前高(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实施前高(P<0.05).结论 巡视管理模式能够提升门诊导诊和分诊工作服务质量,有深入探究的必要.

    作者:任雅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消化科疾病药物治疗中兰索拉唑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和分析兰索拉唑在治疗消化科疾病过程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消化科疾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具有食管反流和消化性溃疡两种症状,主要采取的分组手段就是平均的方式,把所有的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并且使用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名称进行命名,把120例患者平均分,每一组有6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的则是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结果 对于食管反流的病情,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0%;对于消化性溃疡的病情,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8.3%;以观察组进行命名的组别中,出现舒服现象的患者有2例,而以对照组命名的患者,出现不舒服现象的患者为5例,两个组的患者不舒服情况比较之后,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着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机构中消化科疾病患者,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食管反流和消化性溃疡情况,同时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比较少,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宝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52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气管支气管结核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收治的20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变位置、分型特点等,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转归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为74.50%,好转率为24.00%,无效率为1.50%,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复发.结论 气管支气管结核多发生于女性中年人群,多累及左上支气管、右上支气管,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等为症状为主,临床诊断多依靠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后给予患者及时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立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CA125联合超声卵黄囊检测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血清CA125联合超声检测卵黄囊的综合评估体系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诊治早期妊娠的120例孕妇,其中包括40例早期正常妊娠孕妇,80例早期妊娠先兆流产孕妇;跟踪随访至孕28周,依据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54例(良好组)、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26例(不良组)、早期妊娠正常组40例(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检测CA125及B超监测卵黄囊大小,比较两个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早期妊娠先兆流产结局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血清CA125>52.20 ng/mL,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9%(48/54)、84.6%(22/26)、87.5%(70/80);卵黄囊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92.6%(50/54)、46.2%(12/26)、77.5%(62/80).以同时满足超声检查卵黄囊不可见或卵黄囊直径超过正常上线,血清CA125>52.2 U/mL的综合指标为依据,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0.3%(48/54)、94.2%(24/26)、89%(71/80).结论 综合血清CA125及超声卵黄囊量两组指标对先兆流产结局的特异度及准确度单一及联合检测指标数据的比较,说明血清CA125联合超声卵黄囊检测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岚;廖明珠;黄敏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EP方案化疗联合加速超分割放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EP方案化疗联合加速超分割放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接诊的65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研究组采用加速超分割放疗.对所有患者进行5年随访,调查并记录患者的疗效等.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4.62%,其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88%、96.97%(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在1年、3年、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75%、31%、17%和81%、37%、23%(P>0.05);研究组患者毒性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1.2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生率62.50%(P<0.05).结论 EP方案化疗联合加速超分割放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常规放疗,但是在生存率略高于常规放疗.

    作者:孙帅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采用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11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及五水头孢唑林钠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康妇消炎栓及五水头孢唑林钠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黄藤素注射液进行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RP及WBC计数、血浆免疫球蛋白及疼痛程度VAS进行评分比较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RP及WBC计数、血浆免疫球蛋白及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使机体的炎症反应有效降低,减轻疼痛感,提高自身的机体免疫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