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东溟
目的 探讨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正中应用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青少年患者87例119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例67眼)和对照组(n=39例52眼),观察组给予RGP,对照组给予框架眼镜,两组均进行正规弱视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立体视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5.07%和94.03%.结论 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正中应用RGP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立体视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治方法.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单孔腹腔镜和多孔腹腔镜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80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孔组与多孔组,前者予以单孔腹腔镜,后者予以多孔腹腔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加以观察与对比.结果 单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多孔组患者长,住院时间短,VAS评分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多孔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较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有优越性,可改善疼痛症状,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行与应用.
作者:梅松原;石岩;韩秋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分析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出现产后症状出现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两组,其中A组有36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来进行治疗,而B组的36例患者则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止血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终的治疗总疗效为94.44%,明显的高于B组治疗总效果(P<0.05);且A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产后的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时间都比B组短,组间有明显差异性(P<0.05);A组和B组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脂、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接收的7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38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7.14±2.14)mmol/L和总胆固醇(3.58±0.44)mmol/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9.89±2.98)mmol/L和总胆固醇(3.12±2.01)mmol/L,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P<0.05).结论 为稳定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持续护理干预,以利于患者的身心状态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亚林;周洁;徐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住院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养阴清肺汤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规临床治疗期间加以养阴清肺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检测200例,为我国临床医学病症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收治检测的200例过敏性疾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免疫学方法完成对患儿行血清特异性IgE定量检测.结果 在所有过敏性疾病儿童中,IgE检出率为169/200(84.5)、SIgE的检出率为155/200(77.5),吸入物阳性为102/155(65.81),食用物阳性为28/155(18.06),混合物阳性为28/155(18.06).结论 过敏原通常会由于所在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等因素的不同而随之不同,对于过敏性疾病应当严格划分诊断类别,从而为临床中过敏性疾病儿童的病情确诊和后期分类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
作者:李娇;马洪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心内科患者使用人性化理念对提升护理满意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心内科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1.2%高于对照组患者71.9%,两组患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更加符合心内科住院患者,改善患者生存环境,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接受耳穴压丸、足底按摩/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将接收治疗的70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5例.甲组应用西药艾司唑仑治疗,乙组应用中医耳穴压丸、足底按摩/穴位贴敷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乙组治疗2周、4周时的PSQI评分低于甲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应用中医耳穴压丸、足底按摩/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可改善其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沈芝琴;姚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治疗的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水平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 术后7d、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可有效提高视力水平,利于改善黄斑中心凹厚度.
作者:关建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治疗在室性早搏触发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6例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例因室早触发触发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通过对3例患者分别实施射频消融+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即刻成功,3例触发室速或室颤的患者,治疗后均存活,随访1年,均未再次出现晕厥、室早、室颤等情况.结论 由室性早搏诱发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经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分析室早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关系,并实施个体化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晕厥发作.
作者:张瑞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致胎儿肺发育不良的MRI评价;方法 分析收治的68例羊水过少致胎儿肺发育不良患者临床资料,同期选择68例相应孕周胎儿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超声检查、MRI检查.分析超声检查、MRI检查对羊水过少病因诊断符合率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MRI评价相应指标的差异.结果 MRI检查对羊水过少病因诊断符合率100.0%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组82.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羊水过少组胎儿LLSIR为(1.36±0.31)低于正常对照组(2.34±0.5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对羊水过少致胎儿肺发育不良具有较高的量化诊断,病因诊断符合率也较高.
作者:刘义勇;吴秀华;陈忠博;徐敬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兰索拉唑在治疗消化科疾病过程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消化科疾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具有食管反流和消化性溃疡两种症状,主要采取的分组手段就是平均的方式,把所有的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并且使用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名称进行命名,把120例患者平均分,每一组有6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的则是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结果 对于食管反流的病情,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0%;对于消化性溃疡的病情,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8.3%;以观察组进行命名的组别中,出现舒服现象的患者有2例,而以对照组命名的患者,出现不舒服现象的患者为5例,两个组的患者不舒服情况比较之后,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着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机构中消化科疾病患者,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食管反流和消化性溃疡情况,同时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比较少,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宝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就高血压病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为93.19%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5;就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为88.65%高于对照组70.45%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81%和11.35%,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谢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病历调查方法研究降酶灵胶囊与肌苷片在治疗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FDC)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3例患者病历按病历记录中治疗DILI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使用降酶灵胶囊治疗的A组(32例)及使用肌苷片治疗的B组(31例).观察对比病历中记录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 A组病历记录中4周内肝功能转正常31例(96.9%),B组4周内肝功能转正常20例(64.5%);A组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01<0.05).结论 降酶灵胶囊治疗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刘毅;赵博;黄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低频、高频超声及两者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就诊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诊断办法,而在观察组中采用低频、高频超声波结合的方式来诊断临床阑尾炎,通过后的结构来比较两组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临床数据统计得出,采用低频、高频超声联合的诊断方法,准确率为98%,而常规治疗方法的正确率为70%.在对照组中患者对于常规的诊断方式满意度为60%,而在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由此可见,患者对于超声诊断方式更为满意.结论 通过结果可以分析出,采用低频、高频超声及二者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李新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巡视管理模式对提高门诊导诊和分诊工作服务质量管理起到的效果.方法 从门诊护理人员中选取25名对其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巡视管理模式实施前以及2016年1月-2016年12月巡视管理模式实施后有关评分进行评价,并在实施前后分别选取84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施巡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安全运送患者、分诊护理、导诊护理各方面评分明显比实施前高(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实施前高(P<0.05).结论 巡视管理模式能够提升门诊导诊和分诊工作服务质量,有深入探究的必要.
作者:任雅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92例收治的胰胆疾病患者,均应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诊治,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应用后诊断效果、疾病种类、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诊断患者20例,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患者72例,其中包括恶性胆道梗阻19例(26.4%)、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14例(19.4%)、胆总管结石28例(38.9%)、化脓性胆管炎11例(15.3%).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诊断率92.4%(85/92).72例患者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引流术、网蓝取石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95.8%(69/72).治疗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细胞免疫水平较治疗前进行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正确处理后,均顺利出院,无其它并发症出现.结论 在胰胆疾病诊治中应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可有效提高恶性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胆总管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诊治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烧伤后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于接受诊治的60例烧伤后脓毒症患者,按存活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49例、病死组11例,两组均在明确诊断脓毒症前、后第1、3、5、7d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及CRP检查、APACHEⅡ评分.结果 存活组在出现脓毒症后第3、5、7、9 d的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均低于病死组,且第3、5、7 d的APACHEⅡ评分低于病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CT预测患者病死的曲线下总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0.932、90.5%、100.0%.结论检测血清PCT表达水平能对细菌感染相关严重程度进行反映,利于临床判断烧伤后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效果.
作者:方朝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超声及弹性成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风险进行评估,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回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前超声诊断报危急值14例为高危组,未报危急值的36例为低危组,记录两组回收术中滤器内收集血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脱落率.下腔静脉滤器回收术前再进行超声检查,将回收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置入术前超声诊断结果比较.血栓有变化的16例为变化组,血栓无变化34例为稳定组,记录两组回收术中滤器内收集血栓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脱落率.结果 高危组10例滤器收集到血栓,血栓脱落率71.43%,低危可见6例滤器收集到血栓,血栓脱落率16.6%.两组患者血栓脱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P<0.05).变化组可见10例滤器收集到血栓,血栓脱落率62.5%,稳定组可见4例滤器中收集到血栓,血栓脱落率为11.8%,两组患者血栓脱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4,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可以较准确的评估下肢静脉血栓脱落的风险,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回收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那辉;姜晓红;李焕秋;田丽丽;盖冠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血清CA125联合超声检测卵黄囊的综合评估体系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诊治早期妊娠的120例孕妇,其中包括40例早期正常妊娠孕妇,80例早期妊娠先兆流产孕妇;跟踪随访至孕28周,依据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54例(良好组)、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26例(不良组)、早期妊娠正常组40例(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检测CA125及B超监测卵黄囊大小,比较两个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早期妊娠先兆流产结局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血清CA125>52.20 ng/mL,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9%(48/54)、84.6%(22/26)、87.5%(70/80);卵黄囊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92.6%(50/54)、46.2%(12/26)、77.5%(62/80).以同时满足超声检查卵黄囊不可见或卵黄囊直径超过正常上线,血清CA125>52.2 U/mL的综合指标为依据,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0.3%(48/54)、94.2%(24/26)、89%(71/80).结论 综合血清CA125及超声卵黄囊量两组指标对先兆流产结局的特异度及准确度单一及联合检测指标数据的比较,说明血清CA125联合超声卵黄囊检测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岚;廖明珠;黄敏葵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