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下注射轮转图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中的应用

赵伟霞;张志红

关键词:皮下注射轮转图, 低分子肝素, 恶性血液病, 血栓前状态
摘要: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轮转图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实验组依据皮下注射轮转图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血凝状态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皮下青紫、硬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凝状态均显著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采用皮下注射轮转图有利于提高低分子肝素对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干预体会.结果 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症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

    作者:潘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PTH水平、术后短暂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感觉异常、指/肢端麻木、焦虑比例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PTH水平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术后短暂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17.5% (7/40)、0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42.5% (17/40)、12.5%(5/40) (P <0.05).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单纯甲状腺癌根治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晓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院图书馆开展循证医学的应对方略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步,我国在医学方面的研究也在明显提升,并且根据社会的发展医学领域表现出质的飞跃.在现代医院中也对医学图书馆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医院图书馆在发展中也同样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怎样把握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医学图书馆中的应用,将医院中的病例与图书管理等逐渐的向现代化推进.只有不断的加强在这方面的改善,才能更好的使医院中的病例管理真正得到进步.针对医院图书馆开展的循证医学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提出相关意见.

    作者:张颖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利用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 研究利用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CA)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的2980例受检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成像中源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肺、骨及纵膈窗进行观察是否有CA以外其它病变并记录结果,按照其病变发生位置进行分类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组.对比发生CA以外其它病变病患各部位病变临床意义情况.结果 接受检查的2980例患者共发生CA以外病变395个,其发生率为13.26%.其中肺、腹、纵膈及骨、血管位置发生CA以外病变几率分别为16.46%、12.41%、58.48%、1.27%、11.39%,病变评分1分占7.85%,2分占74.68%,3分占17.47%.同时,发生于肺部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腹、纵膈及血管位置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有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骨窗对各位置病变检出率总和显著高于肺窗及纵膈窗,以上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的螺旋CT成像中源图像对CA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可避免漏诊延误病情.

    作者:刘文洪;罗光华;赵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比较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效果.方法 分析妇科手术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镇静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产妇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产妇手术10 min平均动脉压(MVP)、心率(HR)、血样饱和度(SpO2)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明显优于丙泊酚,不仅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邵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后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后尿路结石采用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收治的尿道结石患者88例.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于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97.7%,对照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79.5%,对照组与观察组一次碎石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显示明显的优越性,且两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后尿道结石,在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可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神经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康复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神经康复,观察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提高,其中康复组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神经康复能更有效改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独立生存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会;赵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PD患者40例,纳入PD组.同时收集相同时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检测,对病例组患者进行Hoehn-Yahr分级.分析Hoehn-Yahr分级与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的关系.结果 PD组患者NAA/肌酸、NAA/胆碱、胆破/肌酸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PD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延长(P<0.05),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NAA/肌酸、NAA/胆碱、胆碱/肌酸比值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性(r=-0.341,P<0.05).P300的潜伏期与PD分级呈弱的正相关(r =0.252,P<0.05),波幅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r=-0.324,P<0.05).结论 频谱分析和P300与PD的Hoehn-Yahz分级有关,通过频谱分析和P300检测可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

    作者:贺彩红;官瑞磊;祁萌萌;杨改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葛根素注射液0.4+生理盐水250 mL,静点;每日两次肌注,维生素B1针0.1/次、维生素B12针250 ug/次,共14天.对照组30例每日两次肌注,维生素B1针0.1/次、维生素B12针250 ug/次,共14天.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而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均有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张丽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 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 通过对100例胎儿宫内窘迫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导致新生儿窒息产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新生儿窒息产生的高危因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母体因素、胎儿本身因素以及分娩因素,在整个围生期都有一定的几率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结论 新生儿窒息产生的影响因素多,做好产妇围生期的健康养护,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监测,能够预防或减少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育质量.

    作者:刘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规律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436例患者,血液透析开始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为SAs,发生肺部感染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为SAe,血液透析期间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为△SA,根据各个不同研究参数点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把患者分为两组:SAs或SAe≥30 g/L,或者△SA< 10 g/L为A组;SAs或SAe< 30 g/L,或者△SA>10 g/L为B组.终点事件为肺部感染或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满60个月,通过COX回归模型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肺部感染相关的独立相关因素,定量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肺部感染相关性;两组间累积累计发生感染事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各组参数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结果 不同研究参数点,B组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A组高(SAs、SAe及△SA均P<0.05);SAe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SAe与SAs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低血清白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注意补充营养及血清白蛋白,避免低蛋白血症发生.

    作者:杨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中预防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中预防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 2012年02月-2016年02月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介入治疗后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其预防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性.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积极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预后.

    作者:田兴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

    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分析法,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指征特征、处理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指征为有症状的胆囊结石31例、胆囊泥沙样结石20例、充满型或多发结石并胆囊萎缩15例、胆囊结石伴糖尿病34例,处置有效率91%.结论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表现种类较多,一般危险性不大,处理高效.

    作者:马云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检查在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和B超检查在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由肝细胞穿刺活检术后确诊为肝癌及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患者,并对所有肝癌患者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和B超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程度、病灶范围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64层螺旋CT和B超检查都能很准确的检查出早期肝脏组织的良性病变,但是在肝癌的鉴别上,64层螺旋CT准确率远远高于B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肝癌局部病灶直径≤1.2 cm时,B超检查准确率大大下降,而64层螺旋CT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的64层螺旋CT的开始及消失和维持时间远远低于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肝炎性假瘤和肝血管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能更加准确的诊断肝癌患者,且可以及时的发现极其细小的良恶性肝癌病灶;64层螺旋CT能够清晰的分辨出不同类型的肝脏组织的局灶性结节增生,对鉴别不同性质的肝脏组织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在细菌性肝脓肿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进行诊断以治疗,观察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切开引流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91%)没有太大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肺炎与腹腔出血的人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较大差异,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概率(38.64%)与观察组发生感染的概率(4.44%)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 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做出判断,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薛洁;耿献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攻击型人格障障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况.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序贯疗法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序贯疗法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25例H.pylori根除失败患者被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和四联疗法组,序贯疗法组(63例)前5d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后5d给予奥美拉唑2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克拉霉素500 mg,口服2次/日.四联疗法组(62例)给予兰索拉唑20 mg、果胶秘2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口服2次/日,疗程10 d.停药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临床症状评分、内镜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四联疗法组H.pylori根除率为91.94%,显著高于序贯疗法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联疗法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序贯疗法组(P<0.01);四联疗法组胃镜下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序贯疗法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H.py-1ori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序贯疗法,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二线补救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赵晶凤;边爱淑;吴英;王秀艳;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结石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小骨盆为路径治疗后尿道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后尿道结石患者,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仰卧位,倾斜臀部,以小骨盆为冲击波路径,对后尿道结石行碎石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15~16 kV,频率1 Hz,冲击次数平均约600次.结果 40例病人,经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次后,结石均全部排净,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后尿道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碎石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涛;吕春洋;刘丽新;庄海波;王冬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安全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安全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陪护治疗的精神病患者80例,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护理的干预关系,以及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对护理期间的有效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究在现代医疗行为管理中的安全执行效果和对策.结果 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使用BPRS量表和NOSIE量表进行评价,可以有效确定患者的精神状态,同时为治疗提供安全治疗保障.对患者以及家属满意度的信息反馈,有了极大的提升.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临床中的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其危险性较大.在临床中通过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可以降低住院暴力行动的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祝兴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06-2015年丹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6-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状况进行分析,掌握疫情三间分布,为制定控制策略确定突破点.方法 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应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丹东市近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起,报告发病人数644例,死亡6例;事件种类中占据主要部分的是传染病类事件和食物中毒类事件,分别占总起数的48.39%与41.94%;事件程度以一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占总起数的48.39%;事件及时报告率为67.74%;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占事件总数29.03%.结论 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全应急体系机制,强化信息报送,开展监测预警.

    作者:代丽平;赵玉红;崔荣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