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结石40例的疗效观察

唐海涛;吕春洋;刘丽新;庄海波;王冬雪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 小骨盆, 后尿道结石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小骨盆为路径治疗后尿道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后尿道结石患者,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仰卧位,倾斜臀部,以小骨盆为冲击波路径,对后尿道结石行碎石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15~16 kV,频率1 Hz,冲击次数平均约600次.结果 40例病人,经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次后,结石均全部排净,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后尿道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碎石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目的 对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56例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患者经单双号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概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醉酒样反应发生概率较对照组低,P<1.05,发热与出血发生概率比较,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但聚桂醇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未针对患者所留置导管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留置管道时间.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留置管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冯晨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利用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 研究利用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CA)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的2980例受检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成像中源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肺、骨及纵膈窗进行观察是否有CA以外其它病变并记录结果,按照其病变发生位置进行分类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组.对比发生CA以外其它病变病患各部位病变临床意义情况.结果 接受检查的2980例患者共发生CA以外病变395个,其发生率为13.26%.其中肺、腹、纵膈及骨、血管位置发生CA以外病变几率分别为16.46%、12.41%、58.48%、1.27%、11.39%,病变评分1分占7.85%,2分占74.68%,3分占17.47%.同时,发生于肺部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腹、纵膈及血管位置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有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骨窗对各位置病变检出率总和显著高于肺窗及纵膈窗,以上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的螺旋CT成像中源图像对CA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可避免漏诊延误病情.

    作者:刘文洪;罗光华;赵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规律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436例患者,血液透析开始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为SAs,发生肺部感染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为SAe,血液透析期间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为△SA,根据各个不同研究参数点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把患者分为两组:SAs或SAe≥30 g/L,或者△SA< 10 g/L为A组;SAs或SAe< 30 g/L,或者△SA>10 g/L为B组.终点事件为肺部感染或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满60个月,通过COX回归模型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肺部感染相关的独立相关因素,定量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肺部感染相关性;两组间累积累计发生感染事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各组参数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结果 不同研究参数点,B组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A组高(SAs、SAe及△SA均P<0.05);SAe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SAe与SAs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低血清白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注意补充营养及血清白蛋白,避免低蛋白血症发生.

    作者:杨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并研究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研究中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均来源于骨科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髌骨粉碎性骨折,共66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33例患者.对照组中纳入患者应用张力带钢丝治疗,观察组中纳入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1.2±5.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相较于张力带钢丝法而言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作者:刘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验组应用围术期心理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与尿路感染的探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与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现压疮2例,占3.33%;尿路感染4例,占6.67%.对照组术后出现压疮10例,占16.67%;尿路感染11例,占18.33%.观察组术后压疮、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压疮和尿路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刘喜;曹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动脉栓塞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流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8.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5.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术后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的术后流血量.

    作者:贾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5月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4.12%,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2.5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攻击型人格障障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况.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鼻咽癌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43例)采用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疾病中采用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该药液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迅速,且治疗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流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主要对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依照患者抢救护理流程的不同实施分组,采取常规流程的患者为常规组,采取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患者则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抢救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抢救护理流程的满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抢救情况: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少于常规组,抢救成功率则明显高于常规组,P<1.05,各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患者满意度: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6%)与常规组(72%)相比明显要高,P<1.05,有可比性.结论 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确切,其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抢救率,缩短抢救时间,还能使患者的满意的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梁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治疗的75例(139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眼底表现,并进行常规眼部检查、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39眼中视神经病变眼67只,占48.20%;其中视力显著下降36眼,视力轻度下降28眼,视力障碍3眼;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色淡、充血等表现;荧光造影检查可见视盘新生血管、充盈缺损、水肿、晚期染色表现;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发生率越高,会影响患者视力,临床应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吴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PD患者40例,纳入PD组.同时收集相同时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检测,对病例组患者进行Hoehn-Yahr分级.分析Hoehn-Yahr分级与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的关系.结果 PD组患者NAA/肌酸、NAA/胆碱、胆破/肌酸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PD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延长(P<0.05),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NAA/肌酸、NAA/胆碱、胆碱/肌酸比值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性(r=-0.341,P<0.05).P300的潜伏期与PD分级呈弱的正相关(r =0.252,P<0.05),波幅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r=-0.324,P<0.05).结论 频谱分析和P300与PD的Hoehn-Yahz分级有关,通过频谱分析和P300检测可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

    作者:贺彩红;官瑞磊;祁萌萌;杨改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50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日龄不超过8天).分别采用经皮测胆红素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胆红素值测定,对比分析测定结果,对经皮胆红素测定的结果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经皮胆红素测定结果和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在对血清中的胆红素进行测定时,经皮测胆红素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筛查、动态观察、复查、随访以及疗效判断新生儿黄疸患儿时,经皮测胆红素法是一种准确、快捷和方便的方式.临床中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诊断和检测时,经皮测胆红素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肖艺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嵌顿水肿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嵌顿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70例混合痔嵌顿水肿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纳入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以西医为基础结合中医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式下,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创面愈合时间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混合痔嵌顿水肿可较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创面的恢复,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传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 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 通过对100例胎儿宫内窘迫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导致新生儿窒息产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新生儿窒息产生的高危因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母体因素、胎儿本身因素以及分娩因素,在整个围生期都有一定的几率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结论 新生儿窒息产生的影响因素多,做好产妇围生期的健康养护,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监测,能够预防或减少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育质量.

    作者:刘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神经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康复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神经康复,观察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提高,其中康复组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神经康复能更有效改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独立生存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会;赵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CT、HPV-DNA及hTERC基因联合检测对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DNA(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及hTERC(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联合检测对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5年12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050例,分别行TCT、HPV-DNA、hTERC基因检测,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50例患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93.33% (70/75)及准确度98.10%(1030/1050)明显高于TCT、HPV-DNA、hTERC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98.46% (960/975)高于TCT、HPV-DNA单项检测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DNA及hTERC基因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灵敏度及准确度.

    作者:张威;杜艳敏;张欢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比较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效果.方法 分析妇科手术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镇静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产妇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产妇手术10 min平均动脉压(MVP)、心率(HR)、血样饱和度(SpO2)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明显优于丙泊酚,不仅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邵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