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张军

关键词:攻击型, 人格障碍伴抑郁症, 人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攻击型人格障障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况.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用于不同临床分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用于不同临床分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分型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D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80.00%、80.00%、73.33%,他们之间两两比较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D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6.67%、6.67%、13.33%,他们之间两两比较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分型,依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许广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利用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 研究利用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CA)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的2980例受检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成像中源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肺、骨及纵膈窗进行观察是否有CA以外其它病变并记录结果,按照其病变发生位置进行分类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组.对比发生CA以外其它病变病患各部位病变临床意义情况.结果 接受检查的2980例患者共发生CA以外病变395个,其发生率为13.26%.其中肺、腹、纵膈及骨、血管位置发生CA以外病变几率分别为16.46%、12.41%、58.48%、1.27%、11.39%,病变评分1分占7.85%,2分占74.68%,3分占17.47%.同时,发生于肺部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腹、纵膈及血管位置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有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骨窗对各位置病变检出率总和显著高于肺窗及纵膈窗,以上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的螺旋CT成像中源图像对CA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可避免漏诊延误病情.

    作者:刘文洪;罗光华;赵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5月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4.12%,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2.5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CT、HPV-DNA及hTERC基因联合检测对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DNA(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及hTERC(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联合检测对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5年12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050例,分别行TCT、HPV-DNA、hTERC基因检测,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50例患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93.33% (70/75)及准确度98.10%(1030/1050)明显高于TCT、HPV-DNA、hTERC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98.46% (960/975)高于TCT、HPV-DNA单项检测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DNA及hTERC基因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灵敏度及准确度.

    作者:张威;杜艳敏;张欢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安全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安全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陪护治疗的精神病患者80例,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护理的干预关系,以及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对护理期间的有效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究在现代医疗行为管理中的安全执行效果和对策.结果 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使用BPRS量表和NOSIE量表进行评价,可以有效确定患者的精神状态,同时为治疗提供安全治疗保障.对患者以及家属满意度的信息反馈,有了极大的提升.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临床中的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其危险性较大.在临床中通过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可以降低住院暴力行动的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祝兴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验组应用围术期心理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干预体会.结果 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症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

    作者:潘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葛根素注射液0.4+生理盐水250 mL,静点;每日两次肌注,维生素B1针0.1/次、维生素B12针250 ug/次,共14天.对照组30例每日两次肌注,维生素B1针0.1/次、维生素B12针250 ug/次,共14天.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而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均有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张丽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结石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小骨盆为路径治疗后尿道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后尿道结石患者,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仰卧位,倾斜臀部,以小骨盆为冲击波路径,对后尿道结石行碎石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15~16 kV,频率1 Hz,冲击次数平均约600次.结果 40例病人,经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次后,结石均全部排净,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后尿道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碎石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涛;吕春洋;刘丽新;庄海波;王冬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鼻咽癌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43例)采用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疾病中采用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该药液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迅速,且治疗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流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PTH水平、术后短暂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感觉异常、指/肢端麻木、焦虑比例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PTH水平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术后短暂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17.5% (7/40)、0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42.5% (17/40)、12.5%(5/40) (P <0.05).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单纯甲状腺癌根治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晓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主要对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依照患者抢救护理流程的不同实施分组,采取常规流程的患者为常规组,采取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患者则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抢救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抢救护理流程的满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抢救情况: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少于常规组,抢救成功率则明显高于常规组,P<1.05,各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患者满意度: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6%)与常规组(72%)相比明显要高,P<1.05,有可比性.结论 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确切,其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抢救率,缩短抢救时间,还能使患者的满意的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梁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作用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84例.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系统护理干预模式.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取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6%,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环境功能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提高明显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生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

    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分析法,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指征特征、处理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指征为有症状的胆囊结石31例、胆囊泥沙样结石20例、充满型或多发结石并胆囊萎缩15例、胆囊结石伴糖尿病34例,处置有效率91%.结论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表现种类较多,一般危险性不大,处理高效.

    作者:马云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发展情况.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6年8月进行白内障手术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对比手术前后干眼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白内障手术后第1d、7d、20 d患者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眼红、畏光、视疲劳)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术后第1d、7d、20 d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患者BUT、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手术会诱发或加重干眼症,会使患者泪膜功能在短期受到影响,术后应给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胡成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同伴教育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研究同伴教育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脊柱结核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同伴教育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姜灵;张淑红;李安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碎片联合NGF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目的 研究神经碎片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中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50只,体重200 ~ 250 g,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对照组:传统端端吻合法缝合;单纯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组: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缝合;神经碎片组:小间隙中加入神经碎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组:小间隙中加入NGF;神经碎片联合NGF组:小间隙中加入神经碎片和NGF.术后4,6,8周,各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观察肢体自主活动、足底溃疡愈合情况和神经断端吻合处形态.术后8周,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 实验组大鼠开始自主活动,足底溃疡开始愈合时间早;实验组神经生长良好,小间隙外膜仍然保持完整,无神经瘤形成,无明显塌陷破裂,可见到均匀分布的再生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数目和神经传导速度有差异.结论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要优于传统神经外膜吻合法.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加入神经碎片和NGF对周围神经的修复有显著促进作用,神经碎片与NGF的联合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使用.

    作者:马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PFNA组30例,DHS组30例与解剖钢板组30例.观察对比三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DHS组73.33%,解剖钢板内固定组73.33% (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概率3.33%显著低于DHS组23.33%与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3.33%(P<0.05).结论 PFN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有效保证了恢复质量.

    作者:安鹏;田希平;刘撑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衰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对难治性心衰予以硝普钠与新活素两种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硝普钠治疗,观察组予以新活素治疗,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指标等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 对难治性心衰临床患者予以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都能够对心功能进行显著的改善,将生存质量提升,但是新活素更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未针对患者所留置导管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留置管道时间.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留置管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冯晨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