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吴强

关键词:糖尿病, 视神经病变,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治疗的75例(139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眼底表现,并进行常规眼部检查、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39眼中视神经病变眼67只,占48.20%;其中视力显著下降36眼,视力轻度下降28眼,视力障碍3眼;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色淡、充血等表现;荧光造影检查可见视盘新生血管、充盈缺损、水肿、晚期染色表现;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发生率越高,会影响患者视力,临床应早发现、早治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CT、HPV-DNA及hTERC基因联合检测对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DNA(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及hTERC(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联合检测对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5年12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050例,分别行TCT、HPV-DNA、hTERC基因检测,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50例患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93.33% (70/75)及准确度98.10%(1030/1050)明显高于TCT、HPV-DNA、hTERC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98.46% (960/975)高于TCT、HPV-DNA单项检测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DNA及hTERC基因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灵敏度及准确度.

    作者:张威;杜艳敏;张欢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结石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小骨盆为路径治疗后尿道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后尿道结石患者,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仰卧位,倾斜臀部,以小骨盆为冲击波路径,对后尿道结石行碎石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15~16 kV,频率1 Hz,冲击次数平均约600次.结果 40例病人,经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次后,结石均全部排净,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后尿道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碎石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涛;吕春洋;刘丽新;庄海波;王冬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衰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对难治性心衰予以硝普钠与新活素两种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硝普钠治疗,观察组予以新活素治疗,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指标等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 对难治性心衰临床患者予以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都能够对心功能进行显著的改善,将生存质量提升,但是新活素更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神经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康复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神经康复,观察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提高,其中康复组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神经康复能更有效改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独立生存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会;赵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PD患者40例,纳入PD组.同时收集相同时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检测,对病例组患者进行Hoehn-Yahr分级.分析Hoehn-Yahr分级与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的关系.结果 PD组患者NAA/肌酸、NAA/胆碱、胆破/肌酸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PD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延长(P<0.05),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NAA/肌酸、NAA/胆碱、胆碱/肌酸比值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性(r=-0.341,P<0.05).P300的潜伏期与PD分级呈弱的正相关(r =0.252,P<0.05),波幅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r=-0.324,P<0.05).结论 频谱分析和P300与PD的Hoehn-Yahz分级有关,通过频谱分析和P300检测可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

    作者:贺彩红;官瑞磊;祁萌萌;杨改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皮下注射轮转图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轮转图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实验组依据皮下注射轮转图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血凝状态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皮下青紫、硬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凝状态均显著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采用皮下注射轮转图有利于提高低分子肝素对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伟霞;张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目的 对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56例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患者经单双号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概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醉酒样反应发生概率较对照组低,P<1.05,发热与出血发生概率比较,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但聚桂醇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验组应用围术期心理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压缩式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在急慢性咽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压缩式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在急慢性咽炎疾病治疗中哪种方法疗效更好.方法 将188例患者随机分甲、乙两组,使用压缩式雾化吸入的为甲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的为乙组,比较两组急慢性咽炎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有效率为97.9%,乙组有效率为87.2%,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急慢性咽炎雾化吸入治疗以选择压缩式雾化吸入为宜.

    作者:邹芙容;纪文君;赵恵智;高霞;王思佳;管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滋补汤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药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滋补汤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药理学.方法 选取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患者口服正清风痛宁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滋补汤联合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滋补汤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卫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动脉栓塞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流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8.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5.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术后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的术后流血量.

    作者:贾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干预体会.结果 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症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

    作者:潘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在2016年手术的51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26例单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和25例双孔组(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将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 单孔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NRS评分等围术期情况明显好于双孔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孔组少于双孔组(P<0.04).结论 单孔操作与双孔操作电视胸腔镜均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术式,但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创口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民;王建设;邝文明;刘清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PFNA组30例,DHS组30例与解剖钢板组30例.观察对比三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DHS组73.33%,解剖钢板内固定组73.33% (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概率3.33%显著低于DHS组23.33%与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3.33%(P<0.05).结论 PFN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有效保证了恢复质量.

    作者:安鹏;田希平;刘撑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尿路结石患者护理及预防复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尿路结石患者护理及预防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治疗的84例尿路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结石认知水平、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中给予尿路结石患者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尿路结石认知水平,有效预防结石的复发,并且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于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瑞芬太尼进行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选择地佐辛进行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观察组患者选择氢吗啡酮进行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58例无痛,对照组33例无痛,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选择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手术患者,选择氢吗啡酮进行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其预防效果更加明显且不会对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造成影响.

    作者:樊顺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PTH水平、术后短暂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感觉异常、指/肢端麻木、焦虑比例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PTH水平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术后短暂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17.5% (7/40)、0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42.5% (17/40)、12.5%(5/40) (P <0.05).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单纯甲状腺癌根治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晓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发展情况.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6年8月进行白内障手术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对比手术前后干眼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白内障手术后第1d、7d、20 d患者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眼红、畏光、视疲劳)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术后第1d、7d、20 d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患者BUT、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手术会诱发或加重干眼症,会使患者泪膜功能在短期受到影响,术后应给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胡成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攻击型人格障障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况.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在细菌性肝脓肿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进行诊断以治疗,观察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切开引流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91%)没有太大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肺炎与腹腔出血的人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较大差异,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概率(38.64%)与观察组发生感染的概率(4.44%)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 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做出判断,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薛洁;耿献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