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樊顺克

关键词:氢吗啡酮, 瑞芬太尼, 术后痛觉过敏
摘要: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瑞芬太尼进行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选择地佐辛进行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观察组患者选择氢吗啡酮进行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58例无痛,对照组33例无痛,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选择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手术患者,选择氢吗啡酮进行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其预防效果更加明显且不会对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造成影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在2016年手术的51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26例单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和25例双孔组(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将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 单孔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NRS评分等围术期情况明显好于双孔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孔组少于双孔组(P<0.04).结论 单孔操作与双孔操作电视胸腔镜均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术式,但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创口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民;王建设;邝文明;刘清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干预体会.结果 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症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

    作者:潘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PFNA组30例,DHS组30例与解剖钢板组30例.观察对比三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DHS组73.33%,解剖钢板内固定组73.33% (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概率3.33%显著低于DHS组23.33%与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3.33%(P<0.05).结论 PFN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有效保证了恢复质量.

    作者:安鹏;田希平;刘撑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发展情况.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6年8月进行白内障手术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对比手术前后干眼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白内障手术后第1d、7d、20 d患者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眼红、畏光、视疲劳)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术后第1d、7d、20 d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患者BUT、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手术会诱发或加重干眼症,会使患者泪膜功能在短期受到影响,术后应给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胡成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尿路结石患者护理及预防复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尿路结石患者护理及预防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治疗的84例尿路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结石认知水平、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中给予尿路结石患者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尿路结石认知水平,有效预防结石的复发,并且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于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攻击型人格障障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况.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南桥镇10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社区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从而提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有利于尽早进行社区防治干预,延缓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对100例曾患脑卒中者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41人,女性59人,平均年龄71岁,使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脑卒中患者量袁测试中,评分≤25分的有48例(占48%),其中男性16例(33.3占%),女性32例(占66.7%),评分≥26分的有52例(占52%),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通过评估有效地对本病患者进行筛查,及时进行社区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师膺;金玲怡;邱佳萍;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治疗的75例(139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眼底表现,并进行常规眼部检查、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39眼中视神经病变眼67只,占48.20%;其中视力显著下降36眼,视力轻度下降28眼,视力障碍3眼;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色淡、充血等表现;荧光造影检查可见视盘新生血管、充盈缺损、水肿、晚期染色表现;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发生率越高,会影响患者视力,临床应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吴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50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日龄不超过8天).分别采用经皮测胆红素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胆红素值测定,对比分析测定结果,对经皮胆红素测定的结果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经皮胆红素测定结果和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在对血清中的胆红素进行测定时,经皮测胆红素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筛查、动态观察、复查、随访以及疗效判断新生儿黄疸患儿时,经皮测胆红素法是一种准确、快捷和方便的方式.临床中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诊断和检测时,经皮测胆红素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肖艺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衰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对难治性心衰予以硝普钠与新活素两种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硝普钠治疗,观察组予以新活素治疗,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指标等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 对难治性心衰临床患者予以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都能够对心功能进行显著的改善,将生存质量提升,但是新活素更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动脉栓塞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流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8.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5.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术后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的术后流血量.

    作者:贾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

    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分析法,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指征特征、处理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指征为有症状的胆囊结石31例、胆囊泥沙样结石20例、充满型或多发结石并胆囊萎缩15例、胆囊结石伴糖尿病34例,处置有效率91%.结论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表现种类较多,一般危险性不大,处理高效.

    作者:马云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碎片联合NGF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目的 研究神经碎片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中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50只,体重200 ~ 250 g,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对照组:传统端端吻合法缝合;单纯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组: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缝合;神经碎片组:小间隙中加入神经碎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组:小间隙中加入NGF;神经碎片联合NGF组:小间隙中加入神经碎片和NGF.术后4,6,8周,各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观察肢体自主活动、足底溃疡愈合情况和神经断端吻合处形态.术后8周,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 实验组大鼠开始自主活动,足底溃疡开始愈合时间早;实验组神经生长良好,小间隙外膜仍然保持完整,无神经瘤形成,无明显塌陷破裂,可见到均匀分布的再生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数目和神经传导速度有差异.结论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要优于传统神经外膜吻合法.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加入神经碎片和NGF对周围神经的修复有显著促进作用,神经碎片与NGF的联合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使用.

    作者:马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结石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小骨盆为路径治疗后尿道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后尿道结石患者,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仰卧位,倾斜臀部,以小骨盆为冲击波路径,对后尿道结石行碎石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15~16 kV,频率1 Hz,冲击次数平均约600次.结果 40例病人,经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次后,结石均全部排净,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后尿道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碎石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涛;吕春洋;刘丽新;庄海波;王冬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鼻咽癌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43例)采用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疾病中采用复方碳酸氢钠液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该药液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迅速,且治疗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流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30例患者分成两组,抽其中15例宫颈癌患者应用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15例宫颈癌患者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宫颈癌患者生存率,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1年生存率93.33%,对照组1年生存率73.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年生存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理想,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漫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航空性中耳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航空性中耳炎是空勤人员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引起的不适感明显,常常对飞行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在治疗方法上有较多的发展,但疗效及规范性仍有待提高.对目前航空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也希望能够推动航空性中耳炎治疗的规范化进程.

    作者:张扬;宋莉;李科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收治的肺炎患儿86例作对照实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 =4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n=43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及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验组应用围术期心理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皮下注射轮转图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轮转图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实验组依据皮下注射轮转图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血凝状态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皮下青紫、硬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凝状态均显著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采用皮下注射轮转图有利于提高低分子肝素对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伟霞;张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