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临床研究

胡成功

关键词:白内障, 干眼,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发展情况.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6年8月进行白内障手术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对比手术前后干眼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白内障手术后第1d、7d、20 d患者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眼红、畏光、视疲劳)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术后第1d、7d、20 d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患者BUT、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手术会诱发或加重干眼症,会使患者泪膜功能在短期受到影响,术后应给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序贯疗法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序贯疗法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25例H.pylori根除失败患者被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和四联疗法组,序贯疗法组(63例)前5d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后5d给予奥美拉唑2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克拉霉素500 mg,口服2次/日.四联疗法组(62例)给予兰索拉唑20 mg、果胶秘2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口服2次/日,疗程10 d.停药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临床症状评分、内镜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四联疗法组H.pylori根除率为91.94%,显著高于序贯疗法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联疗法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序贯疗法组(P<0.01);四联疗法组胃镜下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序贯疗法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H.py-1ori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序贯疗法,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二线补救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赵晶凤;边爱淑;吴英;王秀艳;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压缩式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在急慢性咽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压缩式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在急慢性咽炎疾病治疗中哪种方法疗效更好.方法 将188例患者随机分甲、乙两组,使用压缩式雾化吸入的为甲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的为乙组,比较两组急慢性咽炎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有效率为97.9%,乙组有效率为87.2%,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急慢性咽炎雾化吸入治疗以选择压缩式雾化吸入为宜.

    作者:邹芙容;纪文君;赵恵智;高霞;王思佳;管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在细菌性肝脓肿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进行诊断以治疗,观察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切开引流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91%)没有太大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肺炎与腹腔出血的人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较大差异,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概率(38.64%)与观察组发生感染的概率(4.44%)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 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做出判断,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薛洁;耿献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并研究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研究中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均来源于骨科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髌骨粉碎性骨折,共66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33例患者.对照组中纳入患者应用张力带钢丝治疗,观察组中纳入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1.2±5.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相较于张力带钢丝法而言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作者:刘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收治的肺炎患儿86例作对照实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 =4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n=43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及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作用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84例.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系统护理干预模式.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取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6%,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环境功能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提高明显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生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干预体会.结果 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症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

    作者:潘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作风建设对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形式下加强医院作风建设对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影响.方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医院上下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在2015年1月-2015年6月狠抓医疗卫生领域的不正之风,尚医德、精医术、重管理,从医生、护士、管理人员等多维度进行作风建设,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再教育率及护理质量安全、医院后勤保障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作风建设后,医生再教育率92.45%明显高于实施前66.04%;护理技术缺陷、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后勤工作人员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医疗质量、就医环境、医德医风、医疗费用、医疗流程、医患沟通、后勤保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从崇尚医德、提高技术、加强服务和科学管理四个方面加强医院作风建设,能促进医院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程功;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与尿路感染的探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与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现压疮2例,占3.33%;尿路感染4例,占6.67%.对照组术后出现压疮10例,占16.67%;尿路感染11例,占18.33%.观察组术后压疮、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压疮和尿路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刘喜;曹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利用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 研究利用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CA)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的2980例受检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成像中源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肺、骨及纵膈窗进行观察是否有CA以外其它病变并记录结果,按照其病变发生位置进行分类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组.对比发生CA以外其它病变病患各部位病变临床意义情况.结果 接受检查的2980例患者共发生CA以外病变395个,其发生率为13.26%.其中肺、腹、纵膈及骨、血管位置发生CA以外病变几率分别为16.46%、12.41%、58.48%、1.27%、11.39%,病变评分1分占7.85%,2分占74.68%,3分占17.47%.同时,发生于肺部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腹、纵膈及血管位置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有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骨窗对各位置病变检出率总和显著高于肺窗及纵膈窗,以上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的螺旋CT成像中源图像对CA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可避免漏诊延误病情.

    作者:刘文洪;罗光华;赵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CT、HPV-DNA及hTERC基因联合检测对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DNA(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及hTERC(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联合检测对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5年12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050例,分别行TCT、HPV-DNA、hTERC基因检测,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50例患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93.33% (70/75)及准确度98.10%(1030/1050)明显高于TCT、HPV-DNA、hTERC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98.46% (960/975)高于TCT、HPV-DNA单项检测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DNA及hTERC基因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灵敏度及准确度.

    作者:张威;杜艳敏;张欢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PFNA组30例,DHS组30例与解剖钢板组30例.观察对比三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DHS组73.33%,解剖钢板内固定组73.33% (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概率3.33%显著低于DHS组23.33%与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3.33%(P<0.05).结论 PFN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有效保证了恢复质量.

    作者:安鹏;田希平;刘撑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78例干眼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临床治疗干眼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秦文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发展情况.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6年8月进行白内障手术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对比手术前后干眼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白内障手术后第1d、7d、20 d患者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眼红、畏光、视疲劳)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术后第1d、7d、20 d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患者BUT、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手术会诱发或加重干眼症,会使患者泪膜功能在短期受到影响,术后应给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胡成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尿道结石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小骨盆为路径治疗后尿道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后尿道结石患者,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仰卧位,倾斜臀部,以小骨盆为冲击波路径,对后尿道结石行碎石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15~16 kV,频率1 Hz,冲击次数平均约600次.结果 40例病人,经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次后,结石均全部排净,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后尿道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碎石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涛;吕春洋;刘丽新;庄海波;王冬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嵌顿水肿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嵌顿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70例混合痔嵌顿水肿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纳入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以西医为基础结合中医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式下,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创面愈合时间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混合痔嵌顿水肿可较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创面的恢复,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传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滋补汤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药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滋补汤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药理学.方法 选取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患者口服正清风痛宁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滋补汤联合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滋补汤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卫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

    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分析法,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指征特征、处理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指征为有症状的胆囊结石31例、胆囊泥沙样结石20例、充满型或多发结石并胆囊萎缩15例、胆囊结石伴糖尿病34例,处置有效率91%.结论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表现种类较多,一般危险性不大,处理高效.

    作者:马云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在2016年手术的51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26例单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和25例双孔组(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将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 单孔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NRS评分等围术期情况明显好于双孔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孔组少于双孔组(P<0.04).结论 单孔操作与双孔操作电视胸腔镜均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术式,但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创口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民;王建设;邝文明;刘清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中预防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中预防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 2012年02月-2016年02月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介入治疗后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其预防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性.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积极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预后.

    作者:田兴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