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涛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5月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4.12%,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2.5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在2016年手术的51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26例单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和25例双孔组(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将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 单孔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NRS评分等围术期情况明显好于双孔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孔组少于双孔组(P<0.04).结论 单孔操作与双孔操作电视胸腔镜均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术式,但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创口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民;王建设;邝文明;刘清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同伴教育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脊柱结核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同伴教育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姜灵;张淑红;李安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利用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CA)成像中源图像对冠状动脉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的2980例受检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成像中源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肺、骨及纵膈窗进行观察是否有CA以外其它病变并记录结果,按照其病变发生位置进行分类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组.对比发生CA以外其它病变病患各部位病变临床意义情况.结果 接受检查的2980例患者共发生CA以外病变395个,其发生率为13.26%.其中肺、腹、纵膈及骨、血管位置发生CA以外病变几率分别为16.46%、12.41%、58.48%、1.27%、11.39%,病变评分1分占7.85%,2分占74.68%,3分占17.47%.同时,发生于肺部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腹、纵膈及血管位置有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发生率;有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临床意义病变总发生率,骨窗对各位置病变检出率总和显著高于肺窗及纵膈窗,以上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的螺旋CT成像中源图像对CA以外其它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可避免漏诊延误病情.
作者:刘文洪;罗光华;赵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葛根素注射液0.4+生理盐水250 mL,静点;每日两次肌注,维生素B1针0.1/次、维生素B12针250 ug/次,共14天.对照组30例每日两次肌注,维生素B1针0.1/次、维生素B12针250 ug/次,共14天.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而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均有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张丽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序贯疗法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25例H.pylori根除失败患者被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和四联疗法组,序贯疗法组(63例)前5d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后5d给予奥美拉唑2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克拉霉素500 mg,口服2次/日.四联疗法组(62例)给予兰索拉唑20 mg、果胶秘2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口服2次/日,疗程10 d.停药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临床症状评分、内镜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四联疗法组H.pylori根除率为91.94%,显著高于序贯疗法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联疗法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序贯疗法组(P<0.01);四联疗法组胃镜下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序贯疗法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H.py-1ori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序贯疗法,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二线补救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赵晶凤;边爱淑;吴英;王秀艳;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步,我国在医学方面的研究也在明显提升,并且根据社会的发展医学领域表现出质的飞跃.在现代医院中也对医学图书馆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医院图书馆在发展中也同样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怎样把握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医学图书馆中的应用,将医院中的病例与图书管理等逐渐的向现代化推进.只有不断的加强在这方面的改善,才能更好的使医院中的病例管理真正得到进步.针对医院图书馆开展的循证医学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提出相关意见.
作者:张颖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动脉栓塞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流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8.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5.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术后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的术后流血量.
作者:贾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84例.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系统护理干预模式.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取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6%,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环境功能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提高明显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生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中预防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 2012年02月-2016年02月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介入治疗后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其预防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性.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积极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预后.
作者:田兴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PTH水平、术后短暂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感觉异常、指/肢端麻木、焦虑比例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PTH水平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术后短暂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17.5% (7/40)、0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42.5% (17/40)、12.5%(5/40) (P <0.05).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单纯甲状腺癌根治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晓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PD患者40例,纳入PD组.同时收集相同时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检测,对病例组患者进行Hoehn-Yahr分级.分析Hoehn-Yahr分级与磁共振波谱分析及P300的关系.结果 PD组患者NAA/肌酸、NAA/胆碱、胆破/肌酸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PD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延长(P<0.05),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NAA/肌酸、NAA/胆碱、胆碱/肌酸比值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性(r=-0.341,P<0.05).P300的潜伏期与PD分级呈弱的正相关(r =0.252,P<0.05),波幅与PD分级呈弱的负相关(r=-0.324,P<0.05).结论 频谱分析和P300与PD的Hoehn-Yahz分级有关,通过频谱分析和P300检测可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
作者:贺彩红;官瑞磊;祁萌萌;杨改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瑞芬太尼进行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选择地佐辛进行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观察组患者选择氢吗啡酮进行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58例无痛,对照组33例无痛,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选择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手术患者,选择氢吗啡酮进行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其预防效果更加明显且不会对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造成影响.
作者:樊顺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和B超检查在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由肝细胞穿刺活检术后确诊为肝癌及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患者,并对所有肝癌患者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和B超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程度、病灶范围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64层螺旋CT和B超检查都能很准确的检查出早期肝脏组织的良性病变,但是在肝癌的鉴别上,64层螺旋CT准确率远远高于B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肝癌局部病灶直径≤1.2 cm时,B超检查准确率大大下降,而64层螺旋CT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的64层螺旋CT的开始及消失和维持时间远远低于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肝炎性假瘤和肝血管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能更加准确的诊断肝癌患者,且可以及时的发现极其细小的良恶性肝癌病灶;64层螺旋CT能够清晰的分辨出不同类型的肝脏组织的局灶性结节增生,对鉴别不同性质的肝脏组织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30例患者分成两组,抽其中15例宫颈癌患者应用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15例宫颈癌患者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宫颈癌患者生存率,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1年生存率93.33%,对照组1年生存率73.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年生存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理想,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漫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小骨盆为路径治疗后尿道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后尿道结石患者,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仰卧位,倾斜臀部,以小骨盆为冲击波路径,对后尿道结石行碎石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15~16 kV,频率1 Hz,冲击次数平均约600次.结果 40例病人,经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次后,结石均全部排净,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 经小骨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后尿道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碎石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涛;吕春洋;刘丽新;庄海波;王冬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干预体会.结果 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症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
作者:潘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研究中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均来源于骨科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髌骨粉碎性骨折,共66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33例患者.对照组中纳入患者应用张力带钢丝治疗,观察组中纳入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1.2±5.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相较于张力带钢丝法而言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作者:刘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规律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436例患者,血液透析开始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为SAs,发生肺部感染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为SAe,血液透析期间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为△SA,根据各个不同研究参数点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把患者分为两组:SAs或SAe≥30 g/L,或者△SA< 10 g/L为A组;SAs或SAe< 30 g/L,或者△SA>10 g/L为B组.终点事件为肺部感染或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满60个月,通过COX回归模型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肺部感染相关的独立相关因素,定量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肺部感染相关性;两组间累积累计发生感染事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各组参数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结果 不同研究参数点,B组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A组高(SAs、SAe及△SA均P<0.05);SAe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SAe与SAs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低血清白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注意补充营养及血清白蛋白,避免低蛋白血症发生.
作者:杨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对难治性心衰予以硝普钠与新活素两种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硝普钠治疗,观察组予以新活素治疗,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指标等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 对难治性心衰临床患者予以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都能够对心功能进行显著的改善,将生存质量提升,但是新活素更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