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剑琴;王晓光
目的:观察早产儿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生存质量.结果:出院后,观察组头围、身长、体质量增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摄奶量高于对照组,疾病发生率(14.06%)低于对照组(35.94%),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再住院率(7.81%)低于对照组(23.44%),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摄奶量,降低疾病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吕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12月间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PCI治疗,研究组41例子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IL-6、IL-17、IL-10、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RL-6、IL-17、IL-10、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IL-6、IL-17、CRP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疗效确切.
作者:邓少烽;李长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产后乳房保健专科个体化治疗的8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A组,选择同一时期我院妇女儿童保健科收治的60例在月子中心行单一乳房按摩,自行挤奶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B组,另选择同一期门急诊收治的65例进行抗菌素治疗,自行挤奶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C组,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感染性急性乳腺型治愈率、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回乳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复发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缓解时间和治疗时间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临床效果更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复发率低,能有效防止脓肿形成,继续保持泌乳能力,并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作者:潘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BNP、hs-cTnT、TXB2、ET、LVEDd及LVES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CO、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调节BNP、hs-cTnT水平,促进心功能恢复.
作者:赵星星;药红梅;贾永平;郭文玲;郭敏;马贵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rhG-CSF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治疗,实验组采用rhG-CSF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0.0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采用rhG-CSF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可提高疗效,提高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安全性较高.
作者:郭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7d及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友谊;赖展龙;王汉龙;柯晓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应用万古霉素的新生儿血药监测浓度,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5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对其基本情况、病原学检查、万古霉素的应用情况、合并用药、肝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56例患儿中首诊为新生儿肺炎的比例高,为44.64% (25/56);病原学送栓率为98.21%,阳性率72.73%;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范围在5~10 μg·ml-1的为56.25%;平均用药时间为(13.0± 2.5)d,治疗总有效率为76.78%;治疗期间,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情况.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需根据新生儿的药物浓度和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实现个体化用药.
作者:赵冠耀;陈荧;石春勤;黄均初;黄家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肩胛提肌止点炎症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它是肩胛提肌损伤的好发部位[1],它的发病机理多为长时间伏案工作、长期单一姿势或感受寒冷等,肩胛提肌长时间受到牵拉,久而痉挛、水肿、粘连,组织致密、弹性较差的肌肉起止点就容易产生无菌性炎症.肩胛提肌损伤常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僵硬、颈部活动受限、上肢后伸活动受限等,容易和颈椎病相混淆[2].肩胛提肌损伤时会造成肩胛神经支配区疼痛,疼痛常放射的部位为患侧头部、肩关节、肩峰或上肢后侧[3],因而当因肩胛提肌损伤而引起上肢疼痛或麻木时更易被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作者:宋康康;潘贵春;周婧;杜顺杰;朱光全;林留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等速运动在膝关节创伤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单侧膝关节创伤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膝关节屈曲范围和屈伸肌肌力等速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训练,不采取其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训练前后膝关节屈肌峰力矩与伸肌峰力矩在60°/s、120°/s、180°/s测试速度下存在的差异.结果:训练前观察组患侧膝关节屈肌峰力矩与伸肌峰力矩在60°/s、120°/s、180°/s的测试速度下与本组健侧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侧膝关节屈肌峰力矩与伸肌峰力矩在60°/s、120°/s、180°/s的测试速度下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等速运动治疗患有膝关节创伤的患者,提高了康复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患侧膝关节的屈肌峰力矩与伸肌峰力矩,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郑曼娜;麦吾久旦·努尔麦麦提;曾科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施以西医治疗,观察组施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以及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施以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士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0 治阳三十六法钩玄之总论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圭臬,医家之圣书.”该书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1]一书中,十分重视阳气学说,将“阳气”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书始终,围绕阳气病变来解决所有临床问题.全书充满了“重阳、崇阳”的思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2].”可知阳气在人体中占有重要地位,仲景重视阳气学说是与《内经》所说一脉相承的.
作者:林家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WHOQOL-100)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CHB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及护理后WHOQOL广100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遵医率96.55%(56/58)高于对照组81.03% (4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WHOQOL-100评分(88.63± 7.49)分高于对照组(79.35±8.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CHB患者遵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下消化道手术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下消化道手术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待肛门排气后恢复进食;现察组则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及排粪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消化道手术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方案是有效可行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术后机体功能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亚池;陈堪锐;李亚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Ang-Ⅱ、MMP-9的影响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ng-Ⅱ、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效果确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学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四逆四物汤加减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四逆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四逆四物汤加减治疗面肌痉挛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范纯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手术在处理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术后残留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58例Mini-PCNL术后结石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二期Mini-PCNL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29± 0.56)d,短于对照组的(4.67± 0.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手术在处理Mini-PCNL术后残留结石中的应用效果好,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残留结石,且能控制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加速患者的痊愈进程.
作者:窦建卫;江海波;周云飞;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对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编号,奇数号分为对照组,偶数号分为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经鼻胃管(NGT)肠内喂养,观察组给予PEG肠内喂养,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置管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LB水平、PA水平、BMI均高于置管前,NRS2002评分均低于置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ALB和PA水平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消化道出血和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何建坤;倪少义;曾莉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固定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内固定组26例与外固定组24例.内固定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外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术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患侧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两组患者患侧掌倾角、桡骨尺偏角和尺桡骨高度差,以分析在桡骨骨折的治疗上内固定方式和外固定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的桡骨尺偏角和尺桡骨高度差短缩距离均达到复位标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桡骨掌倾角达到复位标准,内固定组桡骨掌倾角基本能达到复位标准,外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能达到复位标准,但在桡骨掌倾角的恢复上外固定优于内固定.
作者:王伟东;刘文庚;许伟国;幸炳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活血泻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痛的疗效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脾益肾活血泻浊法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微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面色晦暗、腰痛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脾益肾活血泻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抑制其微炎症反应.
作者:郑剑琴;王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住院时间及半年后再入院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及6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及半年后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LVEF及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恒;庄卫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