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肾健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赵大奎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益肾健脾汤, 氧化应激, 肾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益肾健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氧化应激与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与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较对照组高,MDA、T-AOC、AOP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Scr、BUA、UAER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采用益肾健脾汤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以及肾功能水平,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万古霉素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其血药浓度监测研究

    目的:分析应用万古霉素的新生儿血药监测浓度,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5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对其基本情况、病原学检查、万古霉素的应用情况、合并用药、肝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56例患儿中首诊为新生儿肺炎的比例高,为44.64% (25/56);病原学送栓率为98.21%,阳性率72.73%;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范围在5~10 μg·ml-1的为56.25%;平均用药时间为(13.0± 2.5)d,治疗总有效率为76.78%;治疗期间,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情况.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需根据新生儿的药物浓度和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实现个体化用药.

    作者:赵冠耀;陈荧;石春勤;黄均初;黄家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程营养支持在降低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和提高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支持在降低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和提高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按照治疗过程中是否全程应用营养支持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摄入不足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放射治疗期间全程应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和体质量指数(BMI),应用RTOG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评价放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81.5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b、ALB和BMI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Hb、ALB和B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咽食管炎等不良反应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全程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不良反应,减轻营养不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可;韩菲菲;张瑞;徐庆;黄力建;商健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行为转变干预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干预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肺结核患者95例,依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转变干预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GSE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76.60% (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行为转变干预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若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探讨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胶囊+阿昔洛韦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疼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筻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疼痛发作频率,缩短疼痛发作持续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李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治疗,观察组行LC+ERCP+EST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总用时、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总用时、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高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刀、单极电刀与冷刀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超声刀、单极电刀与冷刀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别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应用超声刀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超声刀组,应用单极电刀的32例患者设为单极电刀组,应用冷刀的28例患者设为冷刀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缝合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冷刀组相比,单极电刀组和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缝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单极电刀组和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缝合时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超声刀,有助于减少子宫切口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子宫缝合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克红;丁杰;江碧艳;张苑平;赖俊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桡骨远端骨折高分子石膏夹板与小夹板固定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高分子石膏夹板与小夹板固定应用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用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分子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健侧与患侧第二掌骨骨密度差值低于对照组,骨折固定优良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固定,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欢;黄福才;杨群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CAD、IMT、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数量等指标,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CAD均明显增大,而IMT和斑块面积均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B组的CCAD、IMT和斑块面积变化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斑块数量下降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A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的脑梗死再发率为6.67%,低于A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作者:卢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易罐运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青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中药灌肠治疗,研究组予以针灸+易罐运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易罐运动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廖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比较单纯瓣膜置换与同期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

    目的:比较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与单纯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心脏停搏时间、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毕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右房内径、左房内径和肺动脉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术中联合应用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可明显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冯均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肛裂切除术联合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肛裂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目的:探究肛裂切除术联合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肛裂侧切术,观察组采用肛裂切除联合括约肌松解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后第1、3、7天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天,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切除联合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肛裂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腺五肽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对胸腺五肤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HRZE化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痰菌阴转率,增强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应冰;卢艳春;谢鸿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普外科大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普外科大手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普外科大手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间断肌内注射镇痛,观察组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开始镇痛后4、8、12、24、48 h的VAS以及R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控镇痛在普通外科大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间断肌内注射镇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作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四逆四物汤加减治疗面肌痉挛3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四逆四物汤加减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四逆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四逆四物汤加减治疗面肌痉挛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范纯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参照组50例,研究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比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性增高(P<0.05);研究组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参照组明显更短(P<0.05);研究组患儿臀红发生率比参照组患儿显著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秋季腹泻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薛庆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脑瘫高危儿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早期语言相关肌肉训练对语言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瘫高危儿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早期语言相关肌肉训练对语言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瘫高危儿300例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护理及宣教,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结合早期语言相关肌肉训练.观察两种康复训练方式对患儿语言发育状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语言能力达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瘫高危儿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早期语言相关肌肉训练,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语言发育,提高言语达标能力,降低语言障碍发生率.

    作者:王璐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等速运动在膝关节创伤康复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等速运动在膝关节创伤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单侧膝关节创伤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膝关节屈曲范围和屈伸肌肌力等速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训练,不采取其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训练前后膝关节屈肌峰力矩与伸肌峰力矩在60°/s、120°/s、180°/s测试速度下存在的差异.结果:训练前观察组患侧膝关节屈肌峰力矩与伸肌峰力矩在60°/s、120°/s、180°/s的测试速度下与本组健侧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侧膝关节屈肌峰力矩与伸肌峰力矩在60°/s、120°/s、180°/s的测试速度下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等速运动治疗患有膝关节创伤的患者,提高了康复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患侧膝关节的屈肌峰力矩与伸肌峰力矩,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郑曼娜;麦吾久旦·努尔麦麦提;曾科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祛瘀降浊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AKI的研究

    目的:分析祛瘀降浊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后AK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祛瘀降浊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Cr、BUN、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降浊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AKI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祝轩;朱会英;张春燕;曾健球;何泳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穿刺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对患儿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20例(142耳),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72耳)与对照组(60例70耳).对照组行鼓膜切开术,观察组行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穿刺术.比较两组咽鼓管功能、听阈值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个月,观察组ETDQ-7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穿刺术可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咽鼓管功能,提高听阈值,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保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2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助于增强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刚;易小波;张正廉;陈晓东;胡新华;梁鹏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