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张秋艳

关键词:恶性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用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52例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窦性心律恢复、自主呼吸、自助循环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肢体活动、意识情况、社会功能、环境领域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抢救初步成功率、抢救完全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的进行治疗6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探索对象,以随机投掷法作为分组依据分成对照组(n =30例)与观察组(n =30例),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其进行治疗.探索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获益率分别是96.67%与66.67%,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为(13.33%),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为(40.00%),两组比较具有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并且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短时间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安全可靠.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效果较采用单一化疗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但是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作者:刘晓莉;刘怀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接收的妇产科患者102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展开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时间为(9.9±1.2)d,观察组治疗时间为(6.1±1.1)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满意度均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差异显著(P<0.05);进行护理管理后,所有患者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对妇产科进行护理管理期间,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盈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循环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见性管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护理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健康医疗环境的基本,但是就当前的护理形式来看,护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有待解决,一旦出现护理安全问题,不但会对患者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也将会下降.而循环内科的护理安全其实是贯穿在实施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的,指患者在此期间不会发生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外的机体结构、心理和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对循环内科护理安全的综合全面的研究分析和高效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措施对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与很大的帮助,从而也减少了医患纠纷.

    作者: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症状的诱发原因分析

    目的 探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抑郁、焦虑和失眠症状的诱发原因分析.方法 门诊共入组514例美沙酮治疗(MMT)患者,而只有354例患者坚持喝美沙酮,且只有78%的患者愿意参加调查,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设计,对患者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的诱发原因通过回归性分析进行探究,门诊患者完成抑郁自评量表、一般情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 通过研究显示,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无宗教信仰、美沙酮维持剂量高、无工作、失眠、抑郁有关;抑郁和无宗教信仰、烫吸方式吸毒、美沙酮维持时间长、无工作、失眠、焦虑有关;失眠和烫吸方式吸毒、美沙酮维持时间长、无工作、失眠、焦虑有关.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症状的发生,不仅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还和美沙酮维持治疗以及吸毒特征有关,并且二者都是密切相关,门诊患者都具有着较高的失眠率、焦虑以及抑郁率.

    作者:杨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6例,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 (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80.5%(29/36)(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比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更为显著,且创伤小,安全性高,给患者带去的痛苦较轻,有助于促进其尽快康复.

    作者:李秋菊;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对比分析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治的52例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部分缓解9例、稳定10例、进展7例,近期有效率为50.0%,疾病控制率为73.1%;无进展生存期为(7.9±1.6)个月,不良反应率26.9%.观察组:部分缓解10例、稳定10例、进展6例,近期有效率为53.8%,疾病控制率为76.9%;无进展生存期为(8.7±1.4)个月,不良反应率57.7%.观察组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吉非替尼比较,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临床疗效一致,但埃克替尼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洪波;王建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7.0±9.5)mmHg、舒张压水平(75.8 ±7.0)mmHg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充分依从88例,占88.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服务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正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性治疗措施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0.7%,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掌握健康知识.

    作者:赫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腹膜后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经腹膜后腔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6年2月至今进行的1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进行分析.16例病人术后病理均提示为肾上腺皮脂腺瘤,根据病人术前症状体征及肾上腺功能定性化验8例为皮质醇腺瘤,8例为原醛症.结果 1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 ~ 130 min,平均60 min;失血量30~100 mL,平均50 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16例均无并发症.结论 借助经腹膜后腔镜对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切除治疗,且具备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能帮助患者在极短时间内康复.

    作者:侯献明;赵培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两月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2月后,研究组BPRS量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OSIE量表积极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宋惠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性探讨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生理功能、活力以及精神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岩;袁翠云;唐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化疗过程中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则应用舒适护理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和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较好地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恒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受不同方式治疗的60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共60眼,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患者,分别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小梁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治疗前后的前房深度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的术后矫正视力情况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前房深度均高于治疗前,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房角开放程度以及眼压情况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在做到简单有效的手术前提下,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防止手术不成功造成的多次手术.

    作者:崔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ICU重症心力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临床比较

    目的 观察和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诊治的78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39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30 min后30.77% (12/39)好转;治疗24h后64.10% (25/39)好转,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72 h后NT-pro BNP指标和LVEF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星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术后感染性休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术后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20例,确诊后即刻开展尿标本与血标本细菌培养与抗感染休克治疗.结果 经密切观察与积极治疗后抢救成功率为95%,1例因术前双肾积水与严重肾功能不全死亡.结论 输尿管镜术后感染性休克为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预防与有效处理.

    作者:曾朝峰;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蒸气浴对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改善的临床康复疗效

    目的 研究中药蒸气浴对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进行分组,按照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与传统的功能康复练习及中医推拿康复治疗,观察组辅以医用智能治疗仪进行中药蒸气浴熏蒸治疗,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三个月,比较患者的肌张力、踝关节功能改善及康复治疗成效.结果 两组患者肌张力、踝关节功能及康复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肌张力降低显著,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康复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肌张力及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不如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6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及踝关节功能异常患者采用传统的功能康复练习及中医推拿康复治疗辅以医用智能治疗仪进行中药蒸气浴熏蒸治疗可使患者的肌张力及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

    作者:王洁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4年5月-2016年5月的晚期肺鳞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的有效率为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近期总的有效率21.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中,观察组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晚期肺鳞癌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雨晴;贾建伟;姚毅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四项炎性指标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以四项炎性指标为参考依据,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以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观察对象,分别给予两组人员四项炎性指标检验,对比两组人员在数据上的不同.结果 两组人员在四项炎性指标的数值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可以将四项炎性指标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依据.

    作者:何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老年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计接诊胃肠肿瘤患者60例,术后经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各为30例和30例,将其分别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概率方面比较,对照组(33.33%)高于观察组患者(13.3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术后排便、肠蠕动、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对照组(50.4±8.7)d、(6.29±1.49)d、(18.25±15.32)d高于观察组(42.4±4.6)d、(5.87±1.74)d、(14.90±7.50)d,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肠内比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更佳对于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使患者身体灰度更快,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行循证护理后对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障碍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考察循证护理对冠心痛心绞痛的缓解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对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 使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患者对医院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病率和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左效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