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孟丹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共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观察PCI术后并发症,总结常见并发症的种类、发病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严密观察,总结出再灌注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穿刺部位出血等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及时发现并给予对症护理,配合治疗,患者症状能得到及时缓解,均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病情观察,有助及时发现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PCI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急诊PCI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介入组和保守组,各54例患者.两组患者急诊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在此基础上介入组患者实施PCI治疗,保守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联合口服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 介入组患者的心衰、心绞痛、再次梗死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保守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介入组患者心脏功能分级情况,及LVEDD、LVEF等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在治疗前与保守组相比,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与保守组相比,介入组患者心脏功能分级情况,及LVEDD、LVEF等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的改善程度均具有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对患者近期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优秀.

    作者:王雪艳;李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抗肿瘤药物的处方点评经验分享

    抗肿瘤药物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毒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密切关注,建立有针对性的专项点评,可以规范临床用药,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开展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已近一年,将在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和相关经验与各位临床药师和医师一同分享,希望借此交流沟通,共同提高专业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陈婧璇;邵文明;刘家源;王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阻肺急性加重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30例慢性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的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经过t检验进行分析患者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16例患者机械通气48 h内成功拔出气管插管及呼吸机有效撤离;7例患者拔出气管插管失败,其中4例为反复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成功拔出及撤离呼吸机,3例患者气管切开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7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经过机械通气的治疗后2 h,30例患者结果显示:血气分析指标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均有所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对慢阻肺急性加重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是抢救、治疗的有效方法,为患者疾病治疗为有效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时机及维持了患者病情,延长了生存期,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局麻下应用美创等离子行扁桃体消融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局麻下应用美创等离子行扁桃体消融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者在局麻下使用美创等离子行扁桃体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局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征情况和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白膜脱落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1d、7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创等离子射频消融在行扁桃体切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白膜脱落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郭自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内镜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6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0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内科止血对症治疗,治疗组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消化内镜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住院时间、肠鸣音由亢进转为正常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分析病例发现,经过内镜止血的治疗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安全性均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止血治疗技术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比常规止血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一线的推广.

    作者:黄文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肾镜碎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 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中选出1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电切镜钳取石术联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取石时间上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大尿流量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是安全可行的,术后患者的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作者:徐青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与探究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及治疗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血脂检验,对比并分析两组的检验效果.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健康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疗设备的维护检修与管理

    医疗设备在医院高效率使用是体现医院医疗安全管理质量重要的标志,医院医疗设备的检查维修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作者:孙祥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 研究和讨论老年并发症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的老年骨科患者280例,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在心理、安全、饮食、健康教育、功能锻炼、疼痛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2%,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98.43%;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36%,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87.66%.结论 对老年骨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吕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训练方法对骨科术后患者拔出留置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训练方法对骨科术后患者拔出留置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200例骨科手术前均无排尿功能异常及泌尿系统疾病,在骨科相关手术后(除外颈椎、腰椎、骨盆骨折等手术对排尿功能会导致障碍的患者)均采用留置尿管进行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一般资料,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在留置尿管24 h后采取钳闭、开放留置导尿管的方式进行排尿训练,观察组患者采取患者自主有尿意时开放尿管训练,对照组患者采取每3h定时开放一次尿管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在留置尿管取下后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患者排尿成功率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主排尿法进行训练,取下留置导尿管后患者排尿成功例数为98例,排尿困难2例,排尿成功率为98%,对照组采用定时排尿法训练,取下留置到尿管后患者排尿成功率为71例,排尿困难29例,排尿成功率为71%.结论 自主排尿法训练对骨科术后患者取下留置尿管后患者的排尿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3 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浅析

    目的 探讨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方案.方法 研究选取采取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进行治疗的患者42例42眼,围手术期进行规范化护理,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并发症,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①术后视力:39眼较术前提高(92.86%);②术后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1眼、玻璃体再次出血2眼,瞳孔变形或虹膜粘连2眼,前房积血2眼,高眼压6眼,低眼压8眼,未出现脉络膜暴发性出血、脉络膜脱离、化脓性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接受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巩固治疗效果、控制不良事件,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林阳;齐飞;李若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究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通过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肿瘤大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经后腹腔镜治疗,手术效果好,且可缩短手术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奇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420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观察组通过钬激光治疗,对照组采取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比两组碎石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碎石成功率95.71%,明显优于对照组碎石成功率7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段输尿管结石经钬激光碎石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提高碎石成功率,安全、可靠,可将其作为输尿管碎石术的首选.

    作者:吴祥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并心衰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并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接受治疗的120例房颤并心衰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一组有60例.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胺碘酮药物,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观察这两组对象在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房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并心衰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起有效的控制心率,减少并发症发病率,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山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以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行手术治疗的86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1个月进行评价分析,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以患者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手术方式、出血部位、出血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BI)等作为分组因素,比较不同组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将有意义的因素再次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脑出血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1个月,共有52例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发生率为6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术后住NICU时间、手术方式、出血量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与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将脑出血术后有无精神障碍作为因变量,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分组因素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方式与改良BI是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精神障碍与患者的性别、手术方式与改良BI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出血量较大需行开颅清除术、改良BI评分较低的男性患者,应密切留意其精神障碍症状,以免误诊误治.

    作者:李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心内科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卡维地洛组.常规组给予基础疾病的对应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卡维地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9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67%,卡维地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41%,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万玉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按照数字奇偶性分组,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理念,参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传统的康复理念.比较两足患者的术后肠蠕动(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开始饮食时间,患者的总住院天数及患者有无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肠蠕动(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开始饮食时间,患者的总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比较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两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在围手术期给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患者的总入院日期,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预防控制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结局分析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结局.方法 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诊治的7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阴道超声确诊,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4例患者均保留子宫,患者均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5天内行清宫术,行清宫术的患者中4例术中出血大于500 mL,中转开腹行子宫疤痕切除、子宫修补术,术后住院时间8-21天,平均住院时间(13.76±1.08)天;随访3个月,74例患者月经均恢复.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可有效降低大出血的风险,大化保留生育功能,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敬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脑后下动脉瘤应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小脑后下动脉瘤应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探究.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小脑后下动脉瘤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分析探讨治疗的效果.结果 ①经3-12个月的随访后,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②患者GOS预后评分接近5分;③所选患者术后经DSA或者CTA检查均无残留或者复发情况.④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有可比性.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可观,可靠安全,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汉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比索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单用比索洛尔治疗,治疗组应用比索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EF、HR以及ARR等心功能指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5.4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9.55%,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比索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