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脂质体结合卡铂治疗卵巢癌效果的初步评估

刘薇

关键词:紫杉醇, 脂质体, 卡铂, 卵巢癌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紫杉醇脂质体结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紫杉醇脂质体结合卡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略高于对照组(7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过敏反应、皮疹、肌痛、胃肠道反应、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的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脱发发生率(100%)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显著,且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4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其综合性护理,同期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3.7%,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对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郑晨晨;张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88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对照组患者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护理基础上再结合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排痰难度、疼痛程度进行分别评分,疼痛程度高则分值高.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排痰难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明显提高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优质护理干预还可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其日常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行为得分(39.55±1.59)分,在中等及以上自我管理水平者191 人(68.2%),患者在足部护理及血糖监测方面得分偏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7%)的患者为64人(22.86%).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将直接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全面完善自我管理行为是促进血糖达标的金指标.

    作者:曹宏伟;谌静;甘宇;代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机械进行辅助排痰,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均为7天一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每天排痰量、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及SPO2、pH值、PaO2、PaCO2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采用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的观察组患者排痰效果及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PaCO2值低于对照组.结论 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帮助患者进行痰液的排出,使患者的通气及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赵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应用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和宫腔放置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曼月乐环)这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产科10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诊刮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口服用药(醋酸甲羟孕酮片)6个月、术后使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观察主要指标是临床症状(阴道出血量)改善程度、月经持续的时间、月经周期、经前2天子宫内膜厚度、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子宫内膜活检活检病理变化、治疗依从性.结果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治疗前均有阴道出血量多的症状,治疗后(1)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治疗的显著效率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月经持续的时间及月经周期均有所改善,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改善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分泌期内膜转化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曼月乐环组患者顺应性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症状改善、治疗后内膜厚度、治疗依从性,对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治疗,曼月乐环优于口服甲羟孕酮.

    作者:吴徐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四种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对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四种药物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诊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四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20例.A组实施格列齐特治疗,B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C组使用格列吡嗪治疗,D组应用瑞格列奈治疗.比较四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计算其用药成本.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D组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3例、无效患者2例,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A组、B组、C组三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总有效率65.00%、55.00%、60.00%(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A组、B组、C组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25.00%、20.00%),P<0.05;在用药成本方面,B组患者的成本为96.81元,显著优于A组、C组、D组三组患者的241.07元、138.15元、555.01元,P<0.05.结论 二甲双胍为经济实惠的药物,瑞格列奈为治疗效果佳的药物,应根据Ⅱ型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考虑机体以及B细胞功能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等问题,能利于患者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为患者选择一项费用合理、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

    作者:郜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

    目的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式,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疑似为胎儿肺动脉狭窄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产前、产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 50例产前疑似胎儿肺动脉狭窄患者产后超声心动图提示41例存在肺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是82.0%.与产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肺动脉瓣狭窄为31例,所占比例是75.61%,肺动脉主干狭窄为10例,所占比例是24.39%,胎儿肺动脉狭窄主要为肺动脉瓣狭窄与肺动脉主干狭窄,前者所占比例高,与后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的血流特征较为典型,产后加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利于评估后期的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林祖金;叶晶晶;郑林晖;黄晓民;林鹏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索加速康复外科护理(Fast Track Surgery Nursing,FTSN)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选出16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83例)患者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82例)患者行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32%比对照组患者的18.07%低,P<0.05;在预后指标上,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饮水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7.56%高于对照组的86.75%,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期饮食、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流产后关爱对生育妇女在流产术后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对已生育妇女于人工流产术后采用流产后关爱对于高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造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科室接收已生育妇女200例,均施行人工流产术,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100例,行常规人工流产术;研究组共10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于术后采用流产后关爱干预.术后进行为期12月的随访观察,观察2组的术后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重复流产与避孕措施持续使用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重复人工流产率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半年、1年的IUD持续放置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术后3月、半年、1年的COC持续服用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针对已生育妇女于人工流产术后采用流产后关爱干预可有效提高其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减少重复人工流产,且促进避孕措施的持续使用,值得借鉴.

    作者:丁俊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呼吸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目的 介绍一种基于新型加速度传感器对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的检测方法,介绍系统的设计与验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将传感器贴附于受试者的肚皮表面和胸部表面即可对呼吸信号的采集.基于三轴加速度计还可以检测到不同姿态下的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采用单片机对传感器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通过蓝牙将数据上发至上位机进行呼吸波形和呼吸率的实时显示.结果 经10名志愿者进行测试,以成熟的胸阻抗法测呼吸系统作为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系统的相关系数也达到99%以上.结论 本系统提出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对呼吸运动的监测可以实现,相比于其他监测呼吸的方法,舒适感更加,更可靠.

    作者:彭嘉鹏;叶继伦;张旭;孙阳;吕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临床实习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法 对医学院学生进行观察,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课堂评价.结果 实习学生自评,对教师的仪表行为,教学基本技能、临床操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定量指标形成多元化评价.结论 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促进了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曹雪明;徐玉萍;贺志成;王菲菲;宋俊儒;李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78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实习期结束后调查两组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与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专科知识测试评分与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或X2检验,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与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凤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及医患纠纷焦点,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到呼叫“120”电话的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接到呼叫电话并按常规院前急救方式救治的病例随机抽取3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到呼叫电话并采取经过院前急救风险因素分析后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的针对性急救方式随机抽取30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在采用针对性急救方式后急救满意度高达97.6%.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方式满意度为76.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6% (P <0.05).结论 分析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及医患纠纷焦点分析后,提出了针对性急救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减少医生、护士在忙乱中出现差错及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急救质量.

    作者:葛海明;张明;陶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调查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并探讨其发病特点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5年9月-12月参加上海地区年度体检在职飞行员1135例,根据问卷调查表选取高度可疑变应性鼻炎的飞行员进行专科检查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予以确诊,并统计其患病率.对终确诊81例飞行员进一步做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TSS4)表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7.49%(81/1082).发病特点以季节性、轻-中度间歇性发作为主;鼻炎症状以喷嚏、流涕为主.VAS评分以0-4分为主;TSS4总评分以5-8分为主;吸入类变应原阳性率前三位为粉尘螨/户尘螨,室内尘土、花粉组合,食物类变应原阳性率前三位为花生/腰果、牛奶/鸡蛋、河海鲜组合.不同总飞行时间的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飞行时间在6-10年段患病率高.航线的飞行时间、飞行两地气象因素变化(气温、大气污染)与变应性鼻炎发病密切相关,而与所在位置在飞行器上发病无相关性.结论 研究初步了解上海地区在职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流行病现状,为今后航卫保障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邵燕;金清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60例,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参照组,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综合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心理状态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要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要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存活率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要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要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与护理对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恢复和康复有很大的临床疗效和价值,且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很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吴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空勤人员痔疮的相关致病因素及预防对策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发病率很高,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民间有“十人九痔”说法.临床主要表现有:便血、痔块脱出、疼痛、瘙痒.据多年的空勤人员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统计,发现女性空勤人员稍多于男性,特别是女性乘务员.笔者根据多年空勤人员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经验,结合临床医学资料,探讨空勤人员痔疮易患此病相关因素、治疗方法、预防对策等.

    作者:张英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急诊科中接收的150例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另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150例急危重症患者,观察对比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在院内转运所需时间、检查等待时间、转运途中意外发生情况,并观察患者及接收科室满意度评价.结果 自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转运时间、检查等待时间较实施前有缩短,且患者及接收科室对此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实施后,患者在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仅有4%,较实施前18.67%明显降低,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缩短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降低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宗岩;吴雪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肝功能检验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检查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胆固醇(CHO)、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血清胆碱酯酶(CHE)等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HO、ALB水平与CH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ChildA、B、C级患者血清中血清胆汁酸明显上升(P<0.05),CHO、ALB水平以及CHE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肝功能检验对诊断肝炎肝硬化效果显著,可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评估,提高诊断率与治疗效果.

    作者:杜振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23例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10例患者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13例患者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比对照组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时,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降低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改善其各临床症状.

    作者:周里;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功能指标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或住院的PHC患者70例为PHC组,同期临床确诊的70例良性肝脏疾病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血清ALT、ALP、GGT以及TBIL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 PHC组患者血清ALT、ALP、GGT以及TBIL活力与良性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ALT、ALP、GGT以及TBIL等4项肝功能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智贤;霍鹏飞;董帅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