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四种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

郜勇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 格列齐特, 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瑞格列奈, 成本-效果
摘要:目的 对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四种药物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诊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四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20例.A组实施格列齐特治疗,B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C组使用格列吡嗪治疗,D组应用瑞格列奈治疗.比较四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计算其用药成本.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D组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3例、无效患者2例,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A组、B组、C组三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总有效率65.00%、55.00%、60.00%(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A组、B组、C组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25.00%、20.00%),P<0.05;在用药成本方面,B组患者的成本为96.81元,显著优于A组、C组、D组三组患者的241.07元、138.15元、555.01元,P<0.05.结论 二甲双胍为经济实惠的药物,瑞格列奈为治疗效果佳的药物,应根据Ⅱ型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考虑机体以及B细胞功能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等问题,能利于患者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为患者选择一项费用合理、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运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循环科与中医科协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62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81)与研究组(n=81),对照组应用冠心痛常规西医手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6%,两组数据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较单纯应用西医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从根本上减少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症状的发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王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腰椎后路手术后早期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手术后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916例,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的术前状况:年龄、性别、有无糖尿病,术中处理: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脑脊液漏、深筋膜层缝合方式、术中拉钩的使用情况,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进行评估对比分析,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结果 术后早期感染者23例.年龄≥55岁、有糖尿病、手术节段≥3、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1 000mL、术中有脑脊液漏、术中深筋膜层间断缝合、术中使用多钩手摇式牵开器、术后保留引流管时间≥4天的患者较对照组感染率明显增高.性别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超过55岁的体弱者、糖尿病者行腰椎后路手术应警惕术后感染.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准确选择责任节段,靶向治疗,避免过多节段手术,减少出血量.术中尽量使用与软组织接触面积小的单钩自动牵开器,保护软组织.减压过程中仔细操作,尽量避免硬膜损伤,出现脑脊液漏者深筋膜层连续严密缝合,以期术后早期拔管.这样才能降低腰椎后路手术后早期感染的风险.

    作者:王军;郜顺兴;刘晓慧;郑守超;田伟荣;韩庆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Taq Man探针法与幽门螺旋杆菌(HP) IgG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HP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探讨TaqMan探针法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IgG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胃黏膜HP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标本80例,行Taq Man探针法与HPIgG抗体分别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aq Man探针法检测的阳性率为52.50%(42/80),HP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8.75%(63/80),Taq Man探针法与HP IgG抗体联合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阳性率为91.25%(73/80),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单独检测(P<0.05);Taq Man探针法检测在轻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15%,中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56.52%,重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92.86%,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在轻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55.00%,中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86.96%,重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100%,轻度与中度比较(P<0.01),轻度与重度比较(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P>0.05),两种HP的检测方法的阳性率都随着胃黏膜感染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Taq Man探针法与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胃黏膜HP感染,两者优势互补,可满足临床需要,为HP感染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卫兵;姚辉;喻海忠;袁建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

    目的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式,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疑似为胎儿肺动脉狭窄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产前、产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 50例产前疑似胎儿肺动脉狭窄患者产后超声心动图提示41例存在肺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是82.0%.与产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肺动脉瓣狭窄为31例,所占比例是75.61%,肺动脉主干狭窄为10例,所占比例是24.39%,胎儿肺动脉狭窄主要为肺动脉瓣狭窄与肺动脉主干狭窄,前者所占比例高,与后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的血流特征较为典型,产后加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利于评估后期的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林祖金;叶晶晶;郑林晖;黄晓民;林鹏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分析“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中的重点、指标、环节和结果,设置合理的护理策略、实际实施、结果检查,同时调整下一环节的循环模式质量.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有效提高了患儿和其家属的满意率,使儿科的护理质量得到肯定,进一步改善了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结论 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有重要应用意义.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和毒性.方法 对22例应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总有效率为36.3%,疾病控制率72.7%,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毒性,绝大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的化疗方案.

    作者:郭玉华;石永康;白晶;张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机械进行辅助排痰,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均为7天一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每天排痰量、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及SPO2、pH值、PaO2、PaCO2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采用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的观察组患者排痰效果及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PaCO2值低于对照组.结论 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帮助患者进行痰液的排出,使患者的通气及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赵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脏MRI与增强CT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效能对比探讨

    目的 比较肝脏MRI与增强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经彩色B超初筛确定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肝脏增强CT和MRI两种影像学检查,并经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以终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手段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Kappa值均较增强CT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直径≤3 cm的肿瘤,MRI检查的诊断率高于增强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及效能均优于增强CT.对直径≤3 cm的肿瘤而言,诊断价值更为显著.

    作者:王史英;李宝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调查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并探讨其发病特点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5年9月-12月参加上海地区年度体检在职飞行员1135例,根据问卷调查表选取高度可疑变应性鼻炎的飞行员进行专科检查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予以确诊,并统计其患病率.对终确诊81例飞行员进一步做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TSS4)表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7.49%(81/1082).发病特点以季节性、轻-中度间歇性发作为主;鼻炎症状以喷嚏、流涕为主.VAS评分以0-4分为主;TSS4总评分以5-8分为主;吸入类变应原阳性率前三位为粉尘螨/户尘螨,室内尘土、花粉组合,食物类变应原阳性率前三位为花生/腰果、牛奶/鸡蛋、河海鲜组合.不同总飞行时间的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飞行时间在6-10年段患病率高.航线的飞行时间、飞行两地气象因素变化(气温、大气污染)与变应性鼻炎发病密切相关,而与所在位置在飞行器上发病无相关性.结论 研究初步了解上海地区在职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流行病现状,为今后航卫保障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邵燕;金清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分析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0例眼前部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治疗,并给予试验组患者基础治疗及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随之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青;李斌;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不同给药途径联合吉西他滨对进展期卵巢癌疗效影响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不同的给药方式联合吉西他滨对进展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卵巢癌患者,在同时联合吉西他滨的基础上,根据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不同给药方式分为观察组(持续静脉泵给药)和对照组(静脉滴注给药).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血清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在两组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4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的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VEGF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4个疗程后结果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心电图变化及骨髓抑制在观察组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脱发、肌肉酸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持续静脉泵给药方式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进行给药并联合吉西他滨的疗效更好,VEGF水平下降明显且无显著的不良反应.

    作者:关鑫;刁海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其日常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行为得分(39.55±1.59)分,在中等及以上自我管理水平者191 人(68.2%),患者在足部护理及血糖监测方面得分偏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7%)的患者为64人(22.86%).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将直接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全面完善自我管理行为是促进血糖达标的金指标.

    作者:曹宏伟;谌静;甘宇;代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探析

    目的 分析通过不同镇痛药物的使用,为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及其术后疼痛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从进行耳鼻喉急性感染治疗的60名患者中,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各为30人的两个小组.其中,对第一个小组的患者使用芬必得进行镇痛,设为对照组;对第二个小组的患者使用丙帕他莫进行镇痛,设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镇痛方式后的疼痛评分(VAS)、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结果 首先是疼痛评分(VAS)方面,不论是在手术结束后还是手术后4h、手术后8h和手术后24h,实验组患者的分数都要比对照组患者的低.其次是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33%,高于对照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的76.67%.后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比对照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23.33%的发生率要低很多.结论 在对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进行镇痛的过程中使用丙帕他莫药物,能够有效减小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治疗体验,也提高了其临床疗效,为其病情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高歌;王晓一;杨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呼吸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目的 介绍一种基于新型加速度传感器对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的检测方法,介绍系统的设计与验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将传感器贴附于受试者的肚皮表面和胸部表面即可对呼吸信号的采集.基于三轴加速度计还可以检测到不同姿态下的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采用单片机对传感器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通过蓝牙将数据上发至上位机进行呼吸波形和呼吸率的实时显示.结果 经10名志愿者进行测试,以成熟的胸阻抗法测呼吸系统作为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系统的相关系数也达到99%以上.结论 本系统提出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对呼吸运动的监测可以实现,相比于其他监测呼吸的方法,舒适感更加,更可靠.

    作者:彭嘉鹏;叶继伦;张旭;孙阳;吕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2015年4月-2016年3月危重症(PICU)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责任制护理模式,研究组接受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观察两组患儿护理状况,并对比,如护理满意度、并发症、MOSF发生率、入院PICU时间、多器官衰竭等.结果 对比小儿危重评分状况,入院时、入院1d时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入院3d、7d时,小儿危重评分状况,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住PICU时间、MSOF发生率、功能衰竭气管数等,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满意度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危重症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可按照其实际病情有效指导护理工作,改善其预后,进而提升满意度.

    作者:许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间苯三酚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来医院门诊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注射液,对照组术前4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 ug.比较两组在宫颈软化程度、疼痛程度、取环成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用药,有效软化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者疼痛,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作者:汪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收治的47例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分析.结果 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85%;随访五年后,患者共出现35例死亡,其中进展或复发14例,远处转移16例,原因不明5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4月,生存期5月至42月,中位生存期12个月;患者一、二、三、五年总生存率50.48%、17.45%、5.26%、2.45%;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结论 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对区城外淋巴结转移病变进行有效控制,使局部区域淋巴结的控制率显著提高,使患者的生存期有所延长,不良反应基本可耐受.

    作者:范向辉;王红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肝功能检验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检查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胆固醇(CHO)、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血清胆碱酯酶(CHE)等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HO、ALB水平与CH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ChildA、B、C级患者血清中血清胆汁酸明显上升(P<0.05),CHO、ALB水平以及CHE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肝功能检验对诊断肝炎肝硬化效果显著,可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评估,提高诊断率与治疗效果.

    作者:杜振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围手术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术后护理对患者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 对48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教会、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做好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疼痛护理、出院指导.结果 100%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关节、切口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疗效,优:38例(占79.17%),良:7例(占14.58%),中:2例(占4.17%),差:1例(占2.08%),优良率为93.75%(45/48).结论 系统、规范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梁昕;龚亚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应用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和宫腔放置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曼月乐环)这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产科10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诊刮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口服用药(醋酸甲羟孕酮片)6个月、术后使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观察主要指标是临床症状(阴道出血量)改善程度、月经持续的时间、月经周期、经前2天子宫内膜厚度、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子宫内膜活检活检病理变化、治疗依从性.结果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治疗前均有阴道出血量多的症状,治疗后(1)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治疗的显著效率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月经持续的时间及月经周期均有所改善,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改善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分泌期内膜转化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曼月乐环组患者顺应性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症状改善、治疗后内膜厚度、治疗依从性,对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治疗,曼月乐环优于口服甲羟孕酮.

    作者:吴徐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