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帆
目的 通过1年随访观察评价自酸蚀自粘接流动树脂应用于乳磨牙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适应症选择60例5岁儿童120颗龋坏乳磨牙,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两组,去龋备洞后试验组使用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后再用自酸蚀自粘接流动树脂充填,对照组直接用同种流动树脂充填.术后跟踪随访6、12月观察充填体完整性、继发龋和牙髓敏感程度.结果 6、12个月评价结果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酸蚀自粘接流动树脂治疗乳磨牙龋时,增加酸蚀粘接表面处理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作者:许姚;万宏坤;沈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来医院门诊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注射液,对照组术前4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 ug.比较两组在宫颈软化程度、疼痛程度、取环成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用药,有效软化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者疼痛,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作者:汪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术后护理对患者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 对48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教会、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做好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疼痛护理、出院指导.结果 100%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关节、切口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疗效,优:38例(占79.17%),良:7例(占14.58%),中:2例(占4.17%),差:1例(占2.08%),优良率为93.75%(45/48).结论 系统、规范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梁昕;龚亚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式,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疑似为胎儿肺动脉狭窄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产前、产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 50例产前疑似胎儿肺动脉狭窄患者产后超声心动图提示41例存在肺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是82.0%.与产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肺动脉瓣狭窄为31例,所占比例是75.61%,肺动脉主干狭窄为10例,所占比例是24.39%,胎儿肺动脉狭窄主要为肺动脉瓣狭窄与肺动脉主干狭窄,前者所占比例高,与后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的血流特征较为典型,产后加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利于评估后期的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林祖金;叶晶晶;郑林晖;黄晓民;林鹏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10例患者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13例患者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比对照组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时,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降低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改善其各临床症状.
作者:周里;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急诊科中接收的150例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另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150例急危重症患者,观察对比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在院内转运所需时间、检查等待时间、转运途中意外发生情况,并观察患者及接收科室满意度评价.结果 自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转运时间、检查等待时间较实施前有缩短,且患者及接收科室对此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实施后,患者在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仅有4%,较实施前18.67%明显降低,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缩短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降低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宗岩;吴雪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状况采用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其应用效果以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5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并且实验组患者血糖值恢复更加快速、稳定,说明实验组患者恢复状况更好,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状况进行护理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感受,提高患者的治疗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游娟萍;朱小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其综合性护理,同期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3.7%,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对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郑晨晨;张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收治的47例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分析.结果 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85%;随访五年后,患者共出现35例死亡,其中进展或复发14例,远处转移16例,原因不明5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4月,生存期5月至42月,中位生存期12个月;患者一、二、三、五年总生存率50.48%、17.45%、5.26%、2.45%;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结论 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对区城外淋巴结转移病变进行有效控制,使局部区域淋巴结的控制率显著提高,使患者的生存期有所延长,不良反应基本可耐受.
作者:范向辉;王红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早期辅助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外科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入院,经过MRA、CTA、DSA或TTE检查已确诊为AAD的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相同时间段入院并确诊为ACS的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HBP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P水平AAD患者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观察组确诊病例中,死亡病例HBP水平远高于存活病例(P<0.05).结论 HBP作为AAD早期筛查指标,其值阴性对排除AAD有很大价值,而HBP水平的高低对AAD的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史桂兰;郭长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早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11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产妇均通过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0249,P=0.025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对保证新生儿及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盼盼;郭焕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78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实习期结束后调查两组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与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专科知识测试评分与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或X2检验,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与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凤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介绍一种基于新型加速度传感器对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的检测方法,介绍系统的设计与验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将传感器贴附于受试者的肚皮表面和胸部表面即可对呼吸信号的采集.基于三轴加速度计还可以检测到不同姿态下的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采用单片机对传感器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通过蓝牙将数据上发至上位机进行呼吸波形和呼吸率的实时显示.结果 经10名志愿者进行测试,以成熟的胸阻抗法测呼吸系统作为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系统的相关系数也达到99%以上.结论 本系统提出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对呼吸运动的监测可以实现,相比于其他监测呼吸的方法,舒适感更加,更可靠.
作者:彭嘉鹏;叶继伦;张旭;孙阳;吕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和讨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降低骨科患者石膏固定术后折断率的应用.方法 收集骨科石膏固定术患者376例,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系统化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石膏折断率显著低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患者掌握石膏保健知识程度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骨科石膏固定患者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石膏折断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石膏保健知识储备.
作者:朱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三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治的Hp阳性型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出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B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C组患者给予分阶段疗法:第1~5d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第6~10 d服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67%和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33%均明显低于C组患者的98.33%,P<0.05;A组患者的Hp根除率83.33%和B组患者的85.0%均低于C组患者的96.67%.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0%和B组患者的11.67%均明显高于C组患者的3.33%.P<0.05;A组、B组患者治疗10d时的上腹痛、反酸、胀满症候积分均明显高于C组患者,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的分阶段用药方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Hp的清除,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玉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通过不同镇痛药物的使用,为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及其术后疼痛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从进行耳鼻喉急性感染治疗的60名患者中,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各为30人的两个小组.其中,对第一个小组的患者使用芬必得进行镇痛,设为对照组;对第二个小组的患者使用丙帕他莫进行镇痛,设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镇痛方式后的疼痛评分(VAS)、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结果 首先是疼痛评分(VAS)方面,不论是在手术结束后还是手术后4h、手术后8h和手术后24h,实验组患者的分数都要比对照组患者的低.其次是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33%,高于对照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的76.67%.后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比对照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23.33%的发生率要低很多.结论 在对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进行镇痛的过程中使用丙帕他莫药物,能够有效减小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治疗体验,也提高了其临床疗效,为其病情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高歌;王晓一;杨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及医患纠纷焦点,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到呼叫“120”电话的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接到呼叫电话并按常规院前急救方式救治的病例随机抽取3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到呼叫电话并采取经过院前急救风险因素分析后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的针对性急救方式随机抽取30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在采用针对性急救方式后急救满意度高达97.6%.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方式满意度为76.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6% (P <0.05).结论 分析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及医患纠纷焦点分析后,提出了针对性急救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减少医生、护士在忙乱中出现差错及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急救质量.
作者:葛海明;张明;陶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功能检验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检查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胆固醇(CHO)、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血清胆碱酯酶(CHE)等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HO、ALB水平与CH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ChildA、B、C级患者血清中血清胆汁酸明显上升(P<0.05),CHO、ALB水平以及CHE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肝功能检验对诊断肝炎肝硬化效果显著,可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评估,提高诊断率与治疗效果.
作者:杜振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并探讨其发病特点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5年9月-12月参加上海地区年度体检在职飞行员1135例,根据问卷调查表选取高度可疑变应性鼻炎的飞行员进行专科检查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予以确诊,并统计其患病率.对终确诊81例飞行员进一步做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TSS4)表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7.49%(81/1082).发病特点以季节性、轻-中度间歇性发作为主;鼻炎症状以喷嚏、流涕为主.VAS评分以0-4分为主;TSS4总评分以5-8分为主;吸入类变应原阳性率前三位为粉尘螨/户尘螨,室内尘土、花粉组合,食物类变应原阳性率前三位为花生/腰果、牛奶/鸡蛋、河海鲜组合.不同总飞行时间的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飞行时间在6-10年段患病率高.航线的飞行时间、飞行两地气象因素变化(气温、大气污染)与变应性鼻炎发病密切相关,而与所在位置在飞行器上发病无相关性.结论 研究初步了解上海地区在职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流行病现状,为今后航卫保障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邵燕;金清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脊柱脆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94例老年脊柱脆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47例.常规组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手术方式,研究组则采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x2=10.726,P=0.001);研究组在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常规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88,P=0.000)、(t=-16.905.P=0.000)、(t=-8.698,P=0.000).结论 对老年脊柱脆性骨折患者行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减少骨水泥填充量,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马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