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娟萍;朱小英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进行研究,入组对象有完整资料,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则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记录不良反应,测评治疗前后NIHSS评分,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相比常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改善脑卒中量表评分,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曲典;李文娣;崔玉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和讨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降低骨科患者石膏固定术后折断率的应用.方法 收集骨科石膏固定术患者376例,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系统化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石膏折断率显著低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患者掌握石膏保健知识程度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骨科石膏固定患者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石膏折断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石膏保健知识储备.
作者:朱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来医院门诊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注射液,对照组术前4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 ug.比较两组在宫颈软化程度、疼痛程度、取环成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用药,有效软化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者疼痛,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作者:汪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介绍一种基于新型加速度传感器对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的检测方法,介绍系统的设计与验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将传感器贴附于受试者的肚皮表面和胸部表面即可对呼吸信号的采集.基于三轴加速度计还可以检测到不同姿态下的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采用单片机对传感器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通过蓝牙将数据上发至上位机进行呼吸波形和呼吸率的实时显示.结果 经10名志愿者进行测试,以成熟的胸阻抗法测呼吸系统作为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系统的相关系数也达到99%以上.结论 本系统提出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对呼吸运动的监测可以实现,相比于其他监测呼吸的方法,舒适感更加,更可靠.
作者:彭嘉鹏;叶继伦;张旭;孙阳;吕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式,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疑似为胎儿肺动脉狭窄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产前、产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 50例产前疑似胎儿肺动脉狭窄患者产后超声心动图提示41例存在肺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是82.0%.与产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肺动脉瓣狭窄为31例,所占比例是75.61%,肺动脉主干狭窄为10例,所占比例是24.39%,胎儿肺动脉狭窄主要为肺动脉瓣狭窄与肺动脉主干狭窄,前者所占比例高,与后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的血流特征较为典型,产后加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利于评估后期的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林祖金;叶晶晶;郑林晖;黄晓民;林鹏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对比单纯替吉奥用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胃癌术后采取辅助化疗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联合组)与单纯治疗组(单纯组).每组60例.单纯组采用单纯替吉奥辅助化疗的方式,联合组在单纯组的基础上采用紫杉醇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联合组患者的复发率与转移率分别为3.33%与5%,显著低于单纯组15%与20%,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年后的生存率为92.93%与单纯组84.85%不具显著差异,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联合组13.33%比单纯组15%稍微要低,但是两组间的治疗不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对来说,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对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要比单纯的替吉奥好,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俊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不同的给药方式联合吉西他滨对进展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卵巢癌患者,在同时联合吉西他滨的基础上,根据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不同给药方式分为观察组(持续静脉泵给药)和对照组(静脉滴注给药).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血清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在两组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4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的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VEGF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4个疗程后结果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心电图变化及骨髓抑制在观察组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脱发、肌肉酸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持续静脉泵给药方式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进行给药并联合吉西他滨的疗效更好,VEGF水平下降明显且无显著的不良反应.
作者:关鑫;刁海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机械进行辅助排痰,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均为7天一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每天排痰量、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及SPO2、pH值、PaO2、PaCO2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采用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的观察组患者排痰效果及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PaCO2值低于对照组.结论 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帮助患者进行痰液的排出,使患者的通气及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赵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88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对照组患者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护理基础上再结合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排痰难度、疼痛程度进行分别评分,疼痛程度高则分值高.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排痰难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明显提高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优质护理干预还可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Levocarnitine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左卡尼丁治疗;对照组40例子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左卡尼丁组治疗后TC、TG、LDL-C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HDL-C升高.左卡尼丁组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ALT、AST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对照组治疗后ALT、AST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显示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左卡尼丁具有明确的降脂保肝作用.
作者:朱娜;李昊;曹兴国;李进营;白萍萍;许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法 对医学院学生进行观察,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课堂评价.结果 实习学生自评,对教师的仪表行为,教学基本技能、临床操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定量指标形成多元化评价.结论 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促进了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曹雪明;徐玉萍;贺志成;王菲菲;宋俊儒;李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手术后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916例,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的术前状况:年龄、性别、有无糖尿病,术中处理: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脑脊液漏、深筋膜层缝合方式、术中拉钩的使用情况,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进行评估对比分析,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结果 术后早期感染者23例.年龄≥55岁、有糖尿病、手术节段≥3、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1 000mL、术中有脑脊液漏、术中深筋膜层间断缝合、术中使用多钩手摇式牵开器、术后保留引流管时间≥4天的患者较对照组感染率明显增高.性别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超过55岁的体弱者、糖尿病者行腰椎后路手术应警惕术后感染.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准确选择责任节段,靶向治疗,避免过多节段手术,减少出血量.术中尽量使用与软组织接触面积小的单钩自动牵开器,保护软组织.减压过程中仔细操作,尽量避免硬膜损伤,出现脑脊液漏者深筋膜层连续严密缝合,以期术后早期拔管.这样才能降低腰椎后路手术后早期感染的风险.
作者:王军;郜顺兴;刘晓慧;郑守超;田伟荣;韩庆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早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11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产妇均通过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0249,P=0.025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对保证新生儿及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盼盼;郭焕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相结合,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上下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上下肢功能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意义重大,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可缩短患者的上下肢功能恢复时间,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作者:彭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6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临床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控制疾病发展的为观察组;单纯硫酸镁注射液进行疾病控制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治疗七天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血压控制:观察组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分娩方式:观察组中,阴道分娩19例(63.33%),剖宫产11例(36.67%);对照组阴道分娩13例(43.33%),剖宫产17例(5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应用安全,结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裴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肝脏MRI与增强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经彩色B超初筛确定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肝脏增强CT和MRI两种影像学检查,并经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以终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手段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Kappa值均较增强CT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直径≤3 cm的肿瘤,MRI检查的诊断率高于增强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及效能均优于增强CT.对直径≤3 cm的肿瘤而言,诊断价值更为显著.
作者:王史英;李宝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其日常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行为得分(39.55±1.59)分,在中等及以上自我管理水平者191 人(68.2%),患者在足部护理及血糖监测方面得分偏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7%)的患者为64人(22.86%).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将直接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全面完善自我管理行为是促进血糖达标的金指标.
作者:曹宏伟;谌静;甘宇;代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躯体化自评量表在心脏神经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2013年1月-2017年1月的60例心脏神经症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就诊的健康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躯体化自评量表进行识别,根据测评结果观察并分析躯体化自评量表在心脏神经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测评,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化自评量表评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等一系列心理健康程度与健康患者具有很明显的差别,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评估心脏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
作者:段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血压监测、心理护理、生活方式干预等护理干预.出院时,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增强血压控制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瞿霞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10例患者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13例患者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比对照组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时,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降低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改善其各临床症状.
作者:周里;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