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瞿霞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高血压,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血压监测、心理护理、生活方式干预等护理干预.出院时,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增强血压控制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60例,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参照组,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综合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心理状态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要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要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存活率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要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要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与护理对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恢复和康复有很大的临床疗效和价值,且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很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吴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用药效果观察及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进行研究,入组对象有完整资料,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则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记录不良反应,测评治疗前后NIHSS评分,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相比常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改善脑卒中量表评分,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曲典;李文娣;崔玉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早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11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产妇均通过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0249,P=0.025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对保证新生儿及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盼盼;郭焕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机械进行辅助排痰,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均为7天一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每天排痰量、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及SPO2、pH值、PaO2、PaCO2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采用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的观察组患者排痰效果及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PaCO2值低于对照组.结论 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帮助患者进行痰液的排出,使患者的通气及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赵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23例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10例患者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13例患者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比对照组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时,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降低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改善其各临床症状.

    作者:周里;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11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脑出血治疗效果;脑出血疾病认知、治疗配合度;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结果 干预组脑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脑出血疾病认知、治疗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轻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疾病认知和临床配合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孙悦;贾鹏宇;李天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4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其综合性护理,同期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3.7%,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对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郑晨晨;张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分析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0例眼前部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治疗,并给予试验组患者基础治疗及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随之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青;李斌;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脊柱脆性骨折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 探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脊柱脆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94例老年脊柱脆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47例.常规组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手术方式,研究组则采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x2=10.726,P=0.001);研究组在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常规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88,P=0.000)、(t=-16.905.P=0.000)、(t=-8.698,P=0.000).结论 对老年脊柱脆性骨折患者行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减少骨水泥填充量,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马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分析“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中的重点、指标、环节和结果,设置合理的护理策略、实际实施、结果检查,同时调整下一环节的循环模式质量.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有效提高了患儿和其家属的满意率,使儿科的护理质量得到肯定,进一步改善了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结论 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有重要应用意义.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88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对照组患者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护理基础上再结合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排痰难度、疼痛程度进行分别评分,疼痛程度高则分值高.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排痰难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明显提高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优质护理干预还可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左卡尼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Levocarnitine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左卡尼丁治疗;对照组40例子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左卡尼丁组治疗后TC、TG、LDL-C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HDL-C升高.左卡尼丁组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ALT、AST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对照组治疗后ALT、AST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显示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左卡尼丁具有明确的降脂保肝作用.

    作者:朱娜;李昊;曹兴国;李进营;白萍萍;许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功能指标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或住院的PHC患者70例为PHC组,同期临床确诊的70例良性肝脏疾病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血清ALT、ALP、GGT以及TBIL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 PHC组患者血清ALT、ALP、GGT以及TBIL活力与良性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ALT、ALP、GGT以及TBIL等4项肝功能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智贤;霍鹏飞;董帅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

    目的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式,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疑似为胎儿肺动脉狭窄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产前、产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 50例产前疑似胎儿肺动脉狭窄患者产后超声心动图提示41例存在肺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是82.0%.与产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肺动脉瓣狭窄为31例,所占比例是75.61%,肺动脉主干狭窄为10例,所占比例是24.39%,胎儿肺动脉狭窄主要为肺动脉瓣狭窄与肺动脉主干狭窄,前者所占比例高,与后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的血流特征较为典型,产后加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利于评估后期的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林祖金;叶晶晶;郑林晖;黄晓民;林鹏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围手术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术后护理对患者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 对48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教会、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做好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疼痛护理、出院指导.结果 100%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关节、切口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疗效,优:38例(占79.17%),良:7例(占14.58%),中:2例(占4.17%),差:1例(占2.08%),优良率为93.75%(45/48).结论 系统、规范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梁昕;龚亚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其日常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行为得分(39.55±1.59)分,在中等及以上自我管理水平者191 人(68.2%),患者在足部护理及血糖监测方面得分偏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7%)的患者为64人(22.86%).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将直接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全面完善自我管理行为是促进血糖达标的金指标.

    作者:曹宏伟;谌静;甘宇;代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Taq Man探针法与幽门螺旋杆菌(HP) IgG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HP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探讨TaqMan探针法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IgG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胃黏膜HP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标本80例,行Taq Man探针法与HPIgG抗体分别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aq Man探针法检测的阳性率为52.50%(42/80),HP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8.75%(63/80),Taq Man探针法与HP IgG抗体联合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阳性率为91.25%(73/80),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单独检测(P<0.05);Taq Man探针法检测在轻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15%,中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56.52%,重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92.86%,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在轻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55.00%,中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86.96%,重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100%,轻度与中度比较(P<0.01),轻度与重度比较(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P>0.05),两种HP的检测方法的阳性率都随着胃黏膜感染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Taq Man探针法与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胃黏膜HP感染,两者优势互补,可满足临床需要,为HP感染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卫兵;姚辉;喻海忠;袁建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应用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和宫腔放置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曼月乐环)这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产科10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诊刮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口服用药(醋酸甲羟孕酮片)6个月、术后使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观察主要指标是临床症状(阴道出血量)改善程度、月经持续的时间、月经周期、经前2天子宫内膜厚度、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子宫内膜活检活检病理变化、治疗依从性.结果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治疗前均有阴道出血量多的症状,治疗后(1)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治疗的显著效率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月经持续的时间及月经周期均有所改善,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改善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分泌期内膜转化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曼月乐环组患者顺应性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症状改善、治疗后内膜厚度、治疗依从性,对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治疗,曼月乐环优于口服甲羟孕酮.

    作者:吴徐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不同给药途径联合吉西他滨对进展期卵巢癌疗效影响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不同的给药方式联合吉西他滨对进展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卵巢癌患者,在同时联合吉西他滨的基础上,根据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不同给药方式分为观察组(持续静脉泵给药)和对照组(静脉滴注给药).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血清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在两组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4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的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VEGF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4个疗程后结果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心电图变化及骨髓抑制在观察组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脱发、肌肉酸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持续静脉泵给药方式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进行给药并联合吉西他滨的疗效更好,VEGF水平下降明显且无显著的不良反应.

    作者:关鑫;刁海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紫杉醇脂质体结合卡铂治疗卵巢癌效果的初步评估

    目的 探究分析紫杉醇脂质体结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紫杉醇脂质体结合卡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略高于对照组(7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过敏反应、皮疹、肌痛、胃肠道反应、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的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脱发发生率(100%)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显著,且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