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魁玲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甲状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将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FTS理念)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品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组患者术后生活品质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护理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FTS理念)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实施护理,能够让患者的心理处于较好的状态,增强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生活品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CHD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前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后者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家用瑞舒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瑞舒伐他汀不近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
作者:张海文;杭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2例严重创伤患者施以全程优化护理模式,纳入研究组;同期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接收100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提供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及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急救所需时间、有效救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且研究组急救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有效提高急救护理质量,为患者争取佳的抢救时机,对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巧云;宗岩;吴雪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常规组),行B-Lynch子宫捆绑式缝合;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研究组),行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止血有效率高达90.91%,比较常规组72.73%的止血有效率更高,组间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或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止血,避免子宫切除,且此种术式止血效果好、术式简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引入PDCA循环理念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5月某医学院校定点教学医院开展PDCA循环教学管理,2011年6月~2013年5月按照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学习,均选择35名实习护生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优良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7.1%vs 74.3%,97.5%vs 86.3%),经χ2检验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4.280/21.154,P<0.05).结论 引入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实习护生带教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凤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实施甲状腺全切术后的疗效.方法 研究中,对去年一年内就诊于结节性甲状腺病人,累计共有104例.将他们随机分到两种不同组内,每组内均有病人52例.观察组病人采取全切术式;另一组病人的术式为次全切.对他们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效果,术后是否复发等等进行分析并作出比较.结果 通过相关数据的处理结果示:两组病人住院所需时间相当,P>0.05,即二者在统计学上是不存在差异的.全切组病人手术所需时间比次全切组病人时间短,计算P<0.05;全切组病人术后复发病人(3.85%)比对照组病人(21.15%)低,计算得P<0.05;全切组病人中出现并发症者(92.93%)比对照组病人(57.58%)水平低,P<0.05,即两组病人在住院时间和复发率以及出现并发症这些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二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结论 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和部分切除的病人相比,给予全部切除治疗的病人效果好,而且是很安全的,其手术和住院需时间短,复发率低,在手术完成后的并发症也少,所以全切是可行的.
作者:方桂明;魏浩波;刘东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讨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收治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分组讨论以便区分护理方式,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0例研究组(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5%高于对照组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综合护理应用到ICU小儿气管插管中,非计划性拔管可能性和并发生,发生率均得到降低,确保患儿治疗安全,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建立并维持护患关系的和谐性.
作者:王启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定量分析对比FS-LASIK和LASIK手术前后角膜瓣边缘密度值变化.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2月自愿在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且随诊3个月以上,资料完整者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FS-LASIK组患者58例(115只眼),LASIK组共55例(11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眼角膜密度的平均值,使用SPSS13.0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前及术后裸眼及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与LASIK组术前、术后1天、1周、1月、3月角膜密度较术前均增加,FS-LASIK组较LASIK组角膜瓣密度值更高,但随着时间延长两组角膜密度值逐渐减小,组间差距逐渐缩小.结论 FS-LASIK与LASIK两种手术后早期角膜瓣边缘平均密度值较术前均有所增加,FS-LASIK组较LASIK组角膜瓣密度值更高,但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作者:魏静;李卫涛;秦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头痛宁胶囊与谷维素片联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后组接受尼莫地平片实施治疗,前组接受头痛宁胶囊联合谷维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74%;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每月头痛发作次数以及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头痛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为4%,对照组复发率18%.结论 头痛宁胶囊与谷维素片联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以更明显帮助患者头痛症状得以缓解,减轻疼痛程度,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倪磊;路金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中药配合温针灸调整女性HPOA轴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60例进行研究,经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30例为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开展中药配合温针灸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卵与妊娠概率,分析其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排卵概率及妊娠概率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 中药配合温针灸调整女性HPOA轴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可观.
作者:褚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深低温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主动脉夹层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护理操作配合.结果 本组6例病人均手术成功,其中5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出现心室颤动,电除颤2次,转为窦怍心律,术后循环平稳顺利返回ICU病房.结论 加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配合,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李纪萍;苏学媛;刘莉;陶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妇产科高危妊娠孕妇患者320例,并将她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参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而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20例高危妊娠孕妇护理需求率高的为胎儿的状况,需求率为82.73%;其次为孕妇自身的状况,需求率为62.42%,两组患者的需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验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96.23%,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87.42%,实验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满意率,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对胎儿和自身身体状况的护理需求率高,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裴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基底核区脑出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研究两组,每组人数为42例,其中对照组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研究组以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用药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统计研究组发生率为4.8%与对照组14.3% 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少,P<0.05.结论 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老年患者以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并发症少,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高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6年4月-2017年7月进行双源CT检查的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74例,所收集患者均采用双源CT低辐射扫描方案检查,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价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4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中,70例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急性阑尾炎,1例为盲肠憩室炎,4例为正常阑尾(含盲肠憩室炎患者),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67例,正确诊断64例;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为91.4%(64/70)、特异度为80%(4/5),诊断符合率为94.4%(68/72).结论 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以有效的减少漏诊与误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于洪涛;陶智慧;马勇;谢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奥美拉唑对高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月1月-2017年2月诊治的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 ①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腹内高压、腹痛腹胀及肠道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腹内高、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早期应用在高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助于降低腹内高压水平及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伏添;王彩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消癌平注射液配合XELOX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采用消癌平注射液配合XELOX化疗和单纯XELOX化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发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消癌平注射液配合XELOX化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XELOX化疗,而两者在毒副反应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消癌平注射液配合XELOX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副作用小,且可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XELOX化疗.
作者:朱俊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沙利度胺在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一星期后依然存活的患者2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治疗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的传统治疗方式以及沙利度胺药物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两个月之内的死亡率以及胸部CT检验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对照组患者的胸部CT检验结果均呈现片状密度增高影,条索状改变,毛玻璃样以及双肺网格状均呈现加重发展态势,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纵膈气肿和双侧气胸症状,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全部死亡,死亡率为100%;研究组患者的胸部CT检验结果均呈现片状密度增高影,条索状改变,毛玻璃样以及双肺网格状均呈现逐渐减轻发展态势,有1例患者出现纵膈气肿和双侧气胸症状,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8.18%.结论 对于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患者使用沙利度胺药物治疗,能够极大改善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情况,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民航空勤人员眼外伤的分类和治疗情况及防护方式,为空勤人员减少外伤后停飞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各分子公司11例眼外伤民航空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与分析.结果 眼外伤共计11例(13眼),均为钝挫伤.现就所有患者的BCVA转归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该组患者中,无丧失视觉功能案例,经治疗后患者光感-0.4之间患者中(7眼)有4例患者的BCVA值恢复到了0.5以上,占总数的76.92%.经治疗之后,有3例BCVA上升至0.2,出院之后于就诊前的BCVA分布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空勤人员之所以出现眼外伤情况,大都和平时运动密切相关,使用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在大程度上防止眼外伤出现,但绝大部分患者无法达到民航飞行的标准要求,建议转岗.
作者:李旻昊;徐静;张亚辉;彭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FM100(Farnsworth-Munsell 100 Hue test)和D15(Magnetic Farnsworth D15)两种方法在诊断空勤人员色觉异常诊断中的敏感性差别.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5月间参加空勤体检的116例经过石原氏假同色图谱(ISHIHARA'S TEST,38 PLATES EDITION 2011)检查诊断为色弱和色盲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ISHIHARA版假同色图谱方法筛选出色盲和色弱受检者,其中色弱75例,色盲41例,分别采用FM100和D 15对色弱和色盲的受检者进行色觉异常的诊断,并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判断和分析.结果在色弱组中D15方法的检出率要显著的高于FM100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色盲组中D15方法与FM100方法组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15在空勤人员色觉异常诊断中的敏感性高于FM 100. D15 在色觉筛查中用时较短,检出率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起来更加准确高效.
作者:李鑫;张明悦;李少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近5年来收治的晚期卵巢癌病人60例为研究样本,以治疗方案异同分为TC组(紫杉醇+卡铂)和TP组(紫杉醇+顺铂)各3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CA125水平、化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TC组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TP组,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和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相当,但紫杉醇联合卡铂对病人造成的损伤性更低,病人耐受性更佳,可作为临床首选化疗方案.
作者:郭小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