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锋
目的 探究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86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在给予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血小板凝集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供血血管血流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相对于药物治疗可有效患者患者颈内、颈外血管压力和血流量,保护脑组织功能,减缓疾病进展.
作者:唐涛;赵博;单继东;宋守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后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 、2015年2、016年每年第一季度住院分娩病例,共计3100例.对这些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及指征和母婴结局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2016年,每年上半年剖宫产率分别为59.8%(569/952)、53.8%(535/994)、48.9%(565/1154),产房中转剖宫产率分别为14.1%(54/383)、11.3%(52/459)、9.7%(57/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年同期以瘢痕子宫、多胎、孕妇合并症及并发症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逐年递增,以巨大儿、社会因素、高龄初产、脐带绕颈和珍贵儿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逐年递减.2016年第一季度以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宫内感染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较前两年同期降低.三年同期分娩结局比较,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产程标准后,通过严格观察产程,认真把握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民航空勤人员眼外伤的分类和治疗情况及防护方式,为空勤人员减少外伤后停飞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各分子公司11例眼外伤民航空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与分析.结果 眼外伤共计11例(13眼),均为钝挫伤.现就所有患者的BCVA转归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该组患者中,无丧失视觉功能案例,经治疗后患者光感-0.4之间患者中(7眼)有4例患者的BCVA值恢复到了0.5以上,占总数的76.92%.经治疗之后,有3例BCVA上升至0.2,出院之后于就诊前的BCVA分布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空勤人员之所以出现眼外伤情况,大都和平时运动密切相关,使用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在大程度上防止眼外伤出现,但绝大部分患者无法达到民航飞行的标准要求,建议转岗.
作者:李旻昊;徐静;张亚辉;彭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干眼患者中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发病率.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7月-2017年1月眼科门诊因干眼症状就诊的患者.研究组糖尿病患者95例190只眼睛,对照组98例无糖尿病患者196只眼睛;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匹配;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发病率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MGD发病率达到66%;在睑板腺堵塞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泪膜破裂时间的评分分析中,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MGD的临床表现比对照组更严重.结论糖尿病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联,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同时应关注血糖的监控.
作者:李方园;贾晓丹;王炳亮;李秋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干预进行探讨.方法 对泌尿外科接诊的72例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结果 7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其中66例患者术日便可离床活动,2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升高现象,2天后恢复正常.2例术后出现疼痛给予口服止痛药处理,2例原位新膀胱患者出现轻度尿失禁,经进行新膀胱排尿训练2周后好转,无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采用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不仅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提高治疗效果的特点.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眼表碱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的痛苦,分析和探讨通过生物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血清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月眼科住院治疗的55例眼表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观察组患者在给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体血清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生物羊膜移植,对比和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统计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眼表碱烧伤患者在给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体血清治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而且降低患者的痛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叶青;李斌;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中药配合温针灸调整女性HPOA轴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60例进行研究,经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30例为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开展中药配合温针灸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卵与妊娠概率,分析其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排卵概率及妊娠概率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 中药配合温针灸调整女性HPOA轴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可观.
作者:褚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低分子肝素钙因其疗效好、出血倾向低、较少至血小板减少等优点,近年来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患儿是否有出血倾向,却忽略了其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可能. 雷公藤多苷是从雷公藤植物根、茎中得到的总苷,因其具有的抗炎及抑制免疫作用,近年来在儿科临床诸如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中应用广泛,但其可能存在的毒性反应仍然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报道1例患儿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及雷公藤多苷后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引起临床对此类不良反应的重视.
作者:赵熙婷;郑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讨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收治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分组讨论以便区分护理方式,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0例研究组(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5%高于对照组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综合护理应用到ICU小儿气管插管中,非计划性拔管可能性和并发生,发生率均得到降低,确保患儿治疗安全,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建立并维持护患关系的和谐性.
作者:王启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疑似十二指肠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后诊断准确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5.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 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疑似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病变情况检查准确率高,可以为临床病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邓俊魁;李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收治的108例肝衰竭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观察疗效.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即时好转率为11例(52.38%),出院后好转率为10例(47.6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6例(48.48%)、出院后好转率为17例(51.52%);药物性肝炎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4例(46.67%),出院后好转率为16例(53.33%),乙肝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3例(54.17%),出院后好转率为11例(45.83%).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均取得一定疗效,可作为肝衰竭疾病的辅助疗法.
作者:韩晓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妇产科高危妊娠孕妇患者320例,并将她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参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而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20例高危妊娠孕妇护理需求率高的为胎儿的状况,需求率为82.73%;其次为孕妇自身的状况,需求率为62.42%,两组患者的需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验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96.23%,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87.42%,实验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满意率,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对胎儿和自身身体状况的护理需求率高,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裴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和传统止血方法在剖宫产术中对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60例行剖宫产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资料分析,根据手术前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先手术的30例选择传统止血方法为对照组,后手术的30例选择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止血为观察组以,对比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止血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6.67%与80%,其中观察组止血效果更为理想,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是(720.14±210.50)mL与(1052.33±438.15)mL,其中观察组出血量更少,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1.05±9.62)min与(65.13±18.79)min,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对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止血效果较好,而且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汤建红;郭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治疗效果,为剖宫产术中出血总结可行性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出血,出血量>1000 mL,根据患者出血原因及出血量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治疗,观察患者所采取的止血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产妇术中出血量均超过1000 mL,其中62例(68.9%)出血量介于1000 mL~2000 mL,28例(31.1%)出血量>2000 mL,所采取的止血措施包括联合止血(22.2%)、缝合止血(31.1%)、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止血(21.1%)、宫腔填纱术(24.2%)、子宫切除(1.1%),经相应止血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止血效果较好.结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较多,需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母婴安全性.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增加基层医师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探讨糖尿病足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查阅文献及结合工作实际对糖尿病足诊断、治疗等进行整理,归纳.结果 糖尿病足早起诊断治疗及清创的时机选择重要性,减轻糖尿病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晚期经济费用昂贵,早期综合治疗,减轻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罗永斌;赖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引入PDCA循环理念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5月某医学院校定点教学医院开展PDCA循环教学管理,2011年6月~2013年5月按照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学习,均选择35名实习护生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优良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7.1%vs 74.3%,97.5%vs 86.3%),经χ2检验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4.280/21.154,P<0.05).结论 引入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实习护生带教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凤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定量分析对比FS-LASIK和LASIK手术前后角膜瓣边缘密度值变化.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2月自愿在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且随诊3个月以上,资料完整者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FS-LASIK组患者58例(115只眼),LASIK组共55例(11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眼角膜密度的平均值,使用SPSS13.0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前及术后裸眼及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与LASIK组术前、术后1天、1周、1月、3月角膜密度较术前均增加,FS-LASIK组较LASIK组角膜瓣密度值更高,但随着时间延长两组角膜密度值逐渐减小,组间差距逐渐缩小.结论 FS-LASIK与LASIK两种手术后早期角膜瓣边缘平均密度值较术前均有所增加,FS-LASIK组较LASIK组角膜瓣密度值更高,但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作者:魏静;李卫涛;秦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析法对入组的160例患者的左心室内径、左室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等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及心律失常情况、假性梗死Q波等心电图检查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30.00%的患者病变累及肾脏,36.25%的患者病变累及脂肪,33.75%的患者病变累及直肠粘膜,18.75%的患者尿液中游离单克隆轻链含量明显升高.35.00%的患者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30.00%的患者伴随有胸前导联低电压,35.00%的患者出现假性梗死Q波.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3.12±6.24)mm,舒张末期内径为(42.21±2.43)mm.22.50%的患者出现左心房增大,32.50%的患者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45.00%的患者合并心包积液.结论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当心脏超声检查可见心内膜下出现心肌颗粒样反光增强时,需慎重考虑心脏淀粉样变,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确诊.
作者:杨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清创水刀对开放性骨折创面清创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50例,其中使用清创水刀的患者24例,传统清创的患者26例,所有患者在行急诊清创手术均不超过入院后2~6h.对两组患者的创面准备时间、清创前后细菌培养阳性率 、手术过程中的清创时间及清创次数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 、骨折分型、 年龄、受伤时间及骨折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水刀组平均创面准备时间及术中清创时间均比传统清创组的时间短,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水刀组在手术中的清创时间(41.25±7.58 min)低于传统清创所需的清创时间为(20.89±7.31 min)(P<0.05);清创水刀进行清创后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传统清创的阳性率有效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清创水刀对开放性骨折创面在手术中的清创时间有效地减少,可以使患者的创面炎症反应有所减轻,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也会有效降低.
作者:张仕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35%,是国内外常见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表现常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1 ]. 膜性肾病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议, 初始治疗建议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 . 近年来不少学者报道了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 但长期应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易引起患者免疫力低下,出现感染, 甚至危及生命[2]. 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合理的药学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1 例膜性肾病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用药依从性、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护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药学监护,以期临床药师可以更好的为此类患者做好临床药学服务.
作者:孟菲;苏珂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