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鹂
目的:研究多样性护理对于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治疗的113例DM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提供多样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结果实施多样性护理之后113例对于临床治疗、临床护理的依从性有了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多样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的进展。
作者:曲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腹痛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腹痛患儿86例,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86例患儿中,腹内疾病62例(72.09%),主要包括:急性胃肠炎18例(20.93%),肠痉挛14例(16.28%),肠系膜淋巴结炎9例(10.47%)等;腹外疾病24例(27.91%),主要包括:肺炎8例(9.3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例(12.79%),胸膜炎1例(1.16%)等;所有患儿均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未出现误诊、漏诊以及死亡病例;治疗后,疼痛率明显低于治疗前(12.79%VS 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痛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上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各项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儿的疼痛程度,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桂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针灸配以中西药治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2012年8月~2013年月接收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与美沙拉嗪肠溶片+针刺疗法+白头翁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疗效及IL-4、IL-1β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针灸联合中西药的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迎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纤支镜灌洗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9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者运用纤支镜灌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95.9%、8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87.8%、41.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致病菌株清除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纤支镜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致病菌株的清除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改善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食源性主动监测工作在基层哨点医院监测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促进监测工作的发展。方法对肠道门诊收治的53例符合监测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粪便样本,由微生物室对治病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及志贺菌等的检测。结果共收集到粪便样本53份,样本采集率100%,阳性检出率为7.54%。从研究中分析出当前基层哨点医院在主动监测食源性疾病工作方面存在重视不够/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低,患者依从性较差等问题,对未来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结论食源性疾病与人们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基层哨点医院对于发展主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晓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Graves病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Graves病病程5年以上未治愈的或甲亢复发的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92例,对照组31例,基础治疗30组,阿仑膦酸钠组31例。对照组应用甲巯咪唑10 mg日3次口服,随甲亢复诊结果调整甲巯咪唑剂量至5 mg维持治疗。基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碳酸钙D3片600 mg日2次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日一次口服;阿仑膦酸钠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片70 mg每周一次清晨空腹口服,随访一年,化验甲功明确甲亢恢复情况,计算骨痛缓解总有效率,测定骨密度T值,分析骨密度的变化。结果(1)阿仑膦酸钠组、基础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阿仑膦酸钠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2)经治疗后三组甲功均恢复正常(P<0.05),三组治疗后L1-4及全髋关节骨密度T值较治疗前上升( P<0.05);治疗后L1-4及全髋关节骨密度T值阿仑膦酸钠组较余两组上升显著(P<0.05)。结论口服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原发病及口服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补钙、促进钙吸收的基础上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Graves病继发骨质疏松的疗效更好,可以明显改善骨痛症状,能显著提高Graves病骨质疏松患者腰椎1-4,全髋关节骨密度水平。
作者:冯畅;王艳军;施克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的临床价值,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以医院产科接产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392例,前者给予传统自然分娩方法,后者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时间、产后住院日分别为(2.5±0.5)天、(3.2±0.5)天低于对照组(3.8±1.4)天、(3.8±0.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26.28%、会阴Ⅱ度裂伤1.53%、重度疼痛率31.89%、PFD率1.02%低于对照组67.60%、5.87%、31.89%、3.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有助于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会阴损伤,且不会增加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风险。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给予负荷剂量后的起效时间及近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发病12小时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分别立即给予替格瑞洛18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术后两组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二次和氯吡格雷75 mg/d的维持治疗,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0.5、2、24 h及7天时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①相同时间点的两组比较,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两组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起效更快,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强,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侯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科学分析护士性格因素在乳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影响程度。方法收集接受相关乳癌手术的治疗临床资料50例,上述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的护士性格为乐群性性格,对照组的护士性格为非乐群性性格。在患者住院前一天与出院前一天均发放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来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的50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了95.8%,50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了78.4%。结论护士性格因素对乳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影响程度非常高,乐群性性格的护士能够有效降低乳癌患者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作者:秦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为孕产期保健提供指导。方法选取被诊断为高危孕产妇、并进行治疗的产妇1620例,对产妇的相关高危因素以及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年共检出232例高危产妇,高危产妇检出率为14.3%(232/1620)。产妇四年间共检出232例高危产妇,其中,年龄在20~30岁之间有74例,年龄在30~40岁之间有130例,年龄超过40岁有28例。初产妇132例,经产妇100例。仅有一种高位因素者140例,有两种高危因素者60例,三种及三种以上高危因素者32例。产妇产科出血发生率74.1%(120/162),包括80例宫缩,12例胎盘前置,16例胎盘早剥,12例子宫破裂。结论对于孕妇施行密切严格的监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出现高危因素的概率,提升产妇的生存率,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均展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手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55例患者月经量减少效果明显,治疗有效率为91.7%,50例贫血患者中有49例患者贫血症状好转,有效率为98%。这一术式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少。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该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状。
作者:孙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等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等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转阴率、病灶有效吸收率、空洞有效闭合率分别为:84%、80%、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2%、52%,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孔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沐舒坦( n=55)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新生儿科于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新生儿肺炎100例,随机将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55例,采用沐舒坦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χ2=4.35,P<0.05,差异有显著性,沐舒坦在改善呼吸症状、消除肺部体征优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满意。未发现毒副作用。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胰-空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改良胰空肠端端吻合,对照组行传统套入吻合。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和术后胰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胰瘘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2.25±58.76)mL和(18.84±4.5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2.73±68.82)mL和(23.76±7.6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胰肠端端吻合可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
作者:周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是一种见于Lasik术后1~5天罕见并发症。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章明;赵婷婷;黄丹;马新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盆腔肿块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治疗的盆腔肿块患者116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使用腹部超声诊断,对照组患者使用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盆腔肿块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4.83%(55/58),对照组为98.28%(57/58),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能够有效的诊断盆腔肿块的位置、性质、数目等,临床上可使用其与阴道超声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志刚;佟露;孙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颅底侵犯MS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28例鼻咽癌患者MSCT影像资料,比较多平面重组( MPR)与横断面图像对颅底侵犯的检出情况。结果 MSCT多平面重组( MPR)显示25例颅底侵犯,横断面图像显示19例。横断面表现主要为骨质破坏和颅底孔道增宽,而MPR除骨质改变外,还能清楚显示颅底侵犯的范围。结论 MSCT可精确显示鼻咽癌颅内侵犯的部位、途径及范围,有助于临床分期及指导放疗野的设置。
作者:周婷;覃罗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胆囊恶性肿瘤以腺癌常见,而腺神经内分泌癌罕见,在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敏;李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特殊解毒药物在救治各种中毒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使用过量或给药时机、给药速度等用药不当以及患者病情和体质等,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就常用11种特殊解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供临床医生合理安全使用参考,避免给中毒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作者:刘扬;冯斌;毕玉磊;胡英华;丁国华;冯克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骨节病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地方性、慢性变形性关节病,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努力,对大骨节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儿童新发生的病例已经很少见。但是,既往大骨节病患者今天依然大量存在,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医疗条件差,但是我国目前缺少针对大骨节病患者的系统治疗计划,由于不同医院的技术水平不同,对大骨节病的认知水平不同,这类患者大多数并没有得到科学的治疗,使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近十年,对成人大骨节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系统的大骨节病分阶段治疗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郝振勇;于洪文;王清华;房玉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