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分析

王志刚;佟露;孙洋

关键词:腹部超声, 盆腔肿块,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盆腔肿块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治疗的盆腔肿块患者116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使用腹部超声诊断,对照组患者使用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盆腔肿块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4.83%(55/58),对照组为98.28%(57/58),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能够有效的诊断盆腔肿块的位置、性质、数目等,临床上可使用其与阴道超声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

    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是一种见于Lasik术后1~5天罕见并发症。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章明;赵婷婷;黄丹;马新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6例急诊留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一体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的认知率为96.8%,较对照组的77.8%显著提高(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4%,较对照组的85.7%显著提高( P<0.05)。结论一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急诊留观病人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陈伦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肺癌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取材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肺癌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取材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肺癌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10例经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选用钳夹、刷检、灌洗取材方式。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及联合方法获取肺癌的阳性确诊率。结果钳夹肺癌阳性检出率为81.8%,刷检为69.2%,灌洗为22.7%,钳夹+刷检为90.9%,刷检+灌洗为84.1%,钳夹+灌洗为93.2%,钳夹+刷检+灌洗为98.9%三种方法联合后肺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而比较三种方法联合后肺癌阳性检出率与单一钳夹、刷检、灌洗及钳夹+刷检、刷检+灌洗方法的肺癌阳性检出率,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取材可提升肺癌的阳性检出率,且创伤小,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腹痛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腹痛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腹痛患儿86例,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86例患儿中,腹内疾病62例(72.09%),主要包括:急性胃肠炎18例(20.93%),肠痉挛14例(16.28%),肠系膜淋巴结炎9例(10.47%)等;腹外疾病24例(27.91%),主要包括:肺炎8例(9.3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例(12.79%),胸膜炎1例(1.16%)等;所有患儿均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未出现误诊、漏诊以及死亡病例;治疗后,疼痛率明显低于治疗前(12.79%VS 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痛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上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各项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儿的疼痛程度,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桂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研究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骨科收治的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对照组采用DHS进行固定,观察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满意度、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愈合率、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康复情况满意度、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愈合率、两组患者股骨头未坏死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手术的创伤面积小,无需进行术后的特殊护理,是一种较可靠、安全、理想的内固定法,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孟凡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丙泊酚预处理对孕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孕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健康性成熟SD大鼠45只,将雌雄按2∶1比例合笼后,获得孕18d的晚孕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丙泊酚预处理组( PRO组)、对照组,共3组,每组10只。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按实验设计处理,之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选取评分>1分,或者假手术组中评分为0分的大鼠,进行下一步实验。再灌注后2 h,断头处死。取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cl-2(凋亡相关基因)、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免疫组化染色。后,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结果分析处理。结果(1)形态学:对照组大部分脑组织神经细胞染色淡,出现细胞坏死特征。 PRO组细胞肿胀坏死明显减轻,部分皮质部神经元结构完整,坏死和凋亡细胞减少。微血管及胶质细胞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同时伴有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2)神经行为学评分:PRO组较对照组高(P<0.05);(3)免疫组化:PRO组bcl-2、GFAP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MMP-9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预处理能调节BCL-2、GFAP、MMP-9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和脑损伤,对孕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晶;毛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医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医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DS)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常规医药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患者展开治疗,可充分促进血肿的吸收,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银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骨节病性膝关节炎的分阶段性治疗

    大骨节病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地方性、慢性变形性关节病,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努力,对大骨节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儿童新发生的病例已经很少见。但是,既往大骨节病患者今天依然大量存在,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医疗条件差,但是我国目前缺少针对大骨节病患者的系统治疗计划,由于不同医院的技术水平不同,对大骨节病的认知水平不同,这类患者大多数并没有得到科学的治疗,使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近十年,对成人大骨节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系统的大骨节病分阶段治疗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郝振勇;于洪文;王清华;房玉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视神经炎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视神经炎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检查中按照不同离心度分布的各同心环的波形特征;追踪视神经炎发病后局部视神经损害情况及经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从而为视神经炎的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监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0例(30只眼)单眼患轴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和视野检测,采用同一个体的患眼治疗前后与健侧眼及15例(30只眼)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方法,主要分析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的特征,按不同离心度的同心环进行分析,并与视野检测进行比较。结果患眼治疗前与对侧健眼比较:病变受累区域P波潜伏时相对对侧健眼对应区域延迟,振幅下降( P<0.05)。患眼治疗前后对比:患眼病变受累区域P波潜伏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幅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治疗后患眼与对侧健眼比较:P波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而潜伏时却仍有明显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眼视野平均敏感度和平均缺损度已接近健侧眼。结论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可用于视神经炎的诊断及疗效判定,其在评价局部视神经损伤、追踪视神经损伤恢复情况较视野和传统VEP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隋源;李雪丽;勾晓梅;周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均展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手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55例患者月经量减少效果明显,治疗有效率为91.7%,50例贫血患者中有49例患者贫血症状好转,有效率为98%。这一术式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少。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该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状。

    作者:孙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同期放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同期放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接诊的110例食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射线进行放化疗,而实验组患者接诊3~7天后采用放射治疗,接诊24~27天后采用化疗,治疗后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结果实验组接受综治疗1、2、3年后生存率为67.1%,47.2%,37.9%,而对照组为52.3%、35.4%、22.1%,实验组生存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要高于对照组,不过在专业处理后仍能忍受。结论同期放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实验组存活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远程转移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这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征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治疗9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92例(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和对照组90例(莫西沙星),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43.48%)、总有效率(94.5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1.11%,77.78%),不良反应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12.22%),观察组细菌清除率(82.98%)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经过统计学比较,P均<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副反应。

    作者:阚鸿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SIPAP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35 W早产儿NRDS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NRDS早产儿给予SIPAP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NRDS早产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试验组(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每组各15例。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12 h、24 h的OI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患儿用氧时间、总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呼吸暂停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呼吸机在NRDS早产儿的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治疗92例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将奥美拉唑应用于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耳鼻咽喉科治疗的184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对两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促动力剂),治疗一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4%,患者的治疗无效率仅为3.2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患者的治疗无效率高达10.8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将奥美拉唑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作者:韩军;杜雅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纤支镜灌洗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纤支镜灌洗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9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者运用纤支镜灌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95.9%、8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87.8%、41.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致病菌株清除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纤支镜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致病菌株的清除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改善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曲肽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评价

    目的:对比改良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以及5-FU联合方案)联合奥曲肽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应用化疗治疗的8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受试病例,按照化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改良FOLFOX方案)和研究组42例(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曲肽),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64.29%)、生活质量提高率(54.76%)和无病生存期(37.12±4.26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曲肽能够改善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路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联方案与四联方案根治消化性溃疡伴Hp阳性的疗效及经济性评价

    目的:比较三联方案与四联方案根治消化性溃疡伴Hp阳性的疗效及经济性评价。方法将86例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采取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缓释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另采取枸橼酸秘钾治疗,2次/日,1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HP根除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结果观察组转阴率为95.35%与对照组79.07%比较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76.74%比较显著较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与13.9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疗程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结论四联方案根治消化性溃疡伴Hp阳性的疗效显著优于三联方案,且安全性较高,药物经济学与三联疗法比较无明显差异,表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薛文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给予负荷剂量后的起效时间及近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发病12小时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分别立即给予替格瑞洛18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术后两组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二次和氯吡格雷75 mg/d的维持治疗,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0.5、2、24 h及7天时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①相同时间点的两组比较,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两组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起效更快,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强,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侯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进行随机均分组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的同时给予白芍总苷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观察,且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3%,对照组有效率为63.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其中观察组用药后出现头晕4例,口干3例,嗜睡3例,不良反应率为18.2%;对照组用药后出现头晕4例,口干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率为12.7%,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差异( 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董淑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因素与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因素与胃功能的关系。方法治疗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抽取50例功能性消化良好的精神病患者参与研究作为对照组,借助于SAS(焦虑自测量表)、SDS(抑郁自测量表)、HRV (24 h心率变异性)、水负荷试验对比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胃感觉功能及胃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且64%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焦虑或/和抑郁,显著多于对照组人数,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水负荷实验初始感觉量以及大耐受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组间各项数据差异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食物的半排空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比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除了会影响到患者胃的感觉功能外,还会影响到患者胃的运动功能。

    作者:马成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