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云
目的:研究通过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所产生的焦虑情绪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ICU病房的92例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位患者1位家属来选择,家属是指患者的直系家属,如父母、儿女、配偶等,患者家属年龄在18~70岁之间,并且一直对患者进行探视,且探视时间超过3天。92例患者家属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家属均为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护理干预。在对两组患者家属经过护理后,比较家属的焦虑情绪和对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在SAS上小于对照组,并且在护理满意度上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护理效果更优异。
作者:杜蕾;杜欢;樊静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即使显微外科手术取得较大的进步,而周围神经的修复治疗目前尚不理想,更多的动物与人周围神经损伤研究发现,远端神经慢性变是影响轴突再生的主要因素,而施万细胞功能变化在失神经萎缩中起到关键作用[1-2],讨论施万细胞神经慢性变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并进一步防治施万细胞慢性变,进而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
作者: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中航工业医院协会协办,刊号:CN 23-1571/R,ISSN2095-1434,邮发代号:14-8,读者在当地邮局即可订阅。
作者: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收治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40例,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瘢痕妊娠进行检查,观察治疗前后的影像特点且比较T-HCG、RI水平变化。结果有26例患者为胚囊型,经治疗,变形、塌陷以及胚芽未见长大,且伴有血流轻度减少;14例患者为包块型,治疗后回声增高,中央区回声有所减低,呈现混合回声伴有血流明显减少;治疗后患者的T-HC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的RI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治疗前后结果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IFU能够有效的治疗早期瘢痕妊娠,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同时彩色超声可以很好的监测HIFU治疗瘢痕妊娠,具有高效、准确等优势,对于患者随时观察和术后随访有着很大的意义。
作者:李仁丽;李冬梅;王丹;刘金凤;史铁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子宫肌瘤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肌注,B组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600 ug阴道上药,且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肌肉注射。结果两组均能完整剔除子宫肌瘤,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 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米索前列醇阴道上药同时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注射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叶海琼;鲁照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研究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5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50名观察组患者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符合率为94.00%,观察组患者符合率为96.00%,两组利用超声诊断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组患者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破裂型,未破裂型和流产型检出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诊断可以取得较高的符合率,经阴道超声检查在破裂型,未破裂型和流产型检出率上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于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的护理配合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脊液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研究护理配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相关操作指标,以及干预期间发生的护理相关问题。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置换脑脊液量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发生穿刺部位感染、术后脑脊液漏、术中紧张躁动及神智改变的整体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显著缩短脑脊液置换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置换效率,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冯晨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1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9),观察组给予患儿思密达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锡类散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例数有32例,有效例数有7例,总有效率为90.48%,而对照组显效例数有8例,有效例数有21例,总有效率为74.36%,所以采取思密达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抗酸、止血以及抑制细菌和病毒的作用,值得成为临床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首选药物。
作者:马晓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接收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就诊的健康体检者36名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NT-proBNP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NT-proB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呈正相关性(r=0.72,P<0.01)。同时Spearman秩相关分析,实验组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 r=-0.663,P<0.01)。结论血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LVEF间有密切相关性,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诗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收治的4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小儿均给予生化检验,并对比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4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患儿的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4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患儿的心肌功能、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大。
作者:季生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CBS及LBL两种培训模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成效。方法采用以病例为引导培训模式及传统的授课为基础的培训模式对护士进行6期的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对采用两种不同培训模式的护士进行考核并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以病例为引导培训法护士的理论成绩与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优于采用传统的授课为基础的培训法的护士。以病例为引导培训法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采用传统的授课为基础的培训法的护士,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以病例为引导培训法应用于护士分层规范化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各层级护士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方面成效显著。
作者:李伟;张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2009年10月~2015年12月营口市发热伴出疹( RFIs)的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28例病例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PCR)和病毒分离开展麻疹病毒等6病原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8例样本中检出156例RFIs病原体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8.42%。病原谱构成前3位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存在混合感染,不同年龄组感染的病原谱构成不同,病原体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营口市发热伴出疹症候群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季节性不明显,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本地RFIs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加速肠道病毒疫苗的研制,积极推行水痘、麻疹等疫苗的接种是控制RFIs发病的主要措施。监测重点放在学生人群。
作者:刘光远;肖岩;吴可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应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试验对象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患者分组方法:密封信封法。83例患者分为J组和J+Y组两个组别。 J组单用甲状腺片治疗;J+Y组应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血清TSH复常时间;(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TSH、FT3和FT4的差异。结果(1)J+Y组相比于J组总有效率更高,经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J+Y组相比于J组血清TSH复常时间更短,经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治疗前两组血清TSH、FT3和FT4相似,经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J+Y组相比于J组血清TSH、FT3和FT4改善更显著,经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应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的可行性高,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甲状腺功能改善,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惠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与疼痛词语描述量表(VDS)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是96.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是76.8%,观察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上对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改善颈椎病疼痛,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艳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治疗( LASIK)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治疗的208例患者,共400只患眼,按照患者的近视程度分为两组,即低中度近视组(272只眼)≤-6.00D及高度近视组(128只眼)>-6.00D,所有患者均接受准分子激光治疗,术后观察两组间的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裸眼视力及近视度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5);同时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发现低中度近视眼组中视力及屈光度改善情况显著好于高度近视眼组( P<0.05),且所有患者术后较少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近视患者采取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期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少,而且对低中度近视眼患者的近期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侯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彩超应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6例,使用高频彩超对其进行检查,并与病理确诊结果相比较,判断诊断效果的优良。结果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87.50%、95.24%,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3%、90.48%,87.88%,总诊断符合率为87.88%。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能够较有效地检出乳腺肿瘤的良性与恶性,与病理结果极为接近,诊断符合率高,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涛;邓时素;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工作人员质量评分、应急处理评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满意51例,占98.07%,对照组总满意38例,占7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军;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研究应用微波联合云南白药以及甲硝唑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予以分组治疗,对照组44例均予以微波治疗,研究组44例均予以微波联合云南白药以及甲硝唑粉剂治疗。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45%,明显超过对照组的81.82%( P<0.05);研究组阴道流血时间及其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微波联合云南白药以及甲硝唑针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宗妍;韩晓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措施预防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发生压疮的影响表现,根据临床病案资料对比结果,判断佳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100例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患者,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发生压疮的次数,及终压疮的预防表现。结果研究组,3例褥疮,一期压疮2例、二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4.29%,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5例,一期压疮3例、二期压疮1例、三期压疮1例,亚疮发生率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期发生压疮的频率,即使发生压疮也可控制褥疮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接受手术治疗的鞍区肿瘤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导航系统指导的经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前首先进行头部螺旋CT及MRI增强扫描,后应用导航系统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的三位重建,根据神经导航系统制定患者个性化手术计划并标记重要结果,术中应用导航显微镜系统及定位指导手术操作。结果神经导航系统在手术中定位较为准确,误差分析为(1.92±2.55)mm,术中肿瘤完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19例,大部分切除9例,其中次全切除与大部切除患者术后接受放疗治疗,28例患者中21例患者术后明显好转,而6例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无变化,进行性加重患者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中均无死亡、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发生一过性尿崩2例,脑脊液漏1例。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可进行准确的手术定位,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可提高肿瘤的切除率。
作者:冷晓磊;李旭琴;金点石;于军;韩鹏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