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神经损伤后远侧段神经慢性变性对轴突再生的影响

王强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 远侧段, 神经慢性变性, 轴突再生
摘要: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即使显微外科手术取得较大的进步,而周围神经的修复治疗目前尚不理想,更多的动物与人周围神经损伤研究发现,远端神经慢性变是影响轴突再生的主要因素,而施万细胞功能变化在失神经萎缩中起到关键作用[1-2],讨论施万细胞神经慢性变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并进一步防治施万细胞慢性变,进而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近年诊治颅脑外伤患者90例均分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降颅压、营养神经、清除颅内血肿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在急救及治疗全程实施优质护理。结果临床疗效上,研究组治愈率53.3%明显高于对照组,植物人6.7%及死亡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非常满意率51.1%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率8.9%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系统的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海妮;罗静;朱孟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发生压疮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措施预防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发生压疮的影响表现,根据临床病案资料对比结果,判断佳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100例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患者,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发生压疮的次数,及终压疮的预防表现。结果研究组,3例褥疮,一期压疮2例、二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4.29%,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5例,一期压疮3例、二期压疮1例、三期压疮1例,亚疮发生率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期发生压疮的频率,即使发生压疮也可控制褥疮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住院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及健康获得方面的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指导及获得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干预后,干预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指导及获得方面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疾病知晓率,进一步落实了患者的健康行为的促进,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颈前路钢板固定与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和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收治的8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行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对照组行颈前路钢板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ASIA分级、JOA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下颈椎骨脱位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钢;林佳声;尹擘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研究动机性访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动机性访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就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15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的方法。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除食物选择的自我管理能力外,其余的自我管理能力,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作为一种以改变患者动机的干预方法,动机性访谈应推广到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作者:肖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劣。方法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06例(腹腔镜组),及同期行下腹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92例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在手术中检查对侧鞘状突闭合情况,未闭合的一并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与下腹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比较,具有切口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可同时探查对侧及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少等优点。

    作者:马海峰;董晓松;彭旭;张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的护理配合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的护理配合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脊液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研究护理配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相关操作指标,以及干预期间发生的护理相关问题。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置换脑脊液量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发生穿刺部位感染、术后脑脊液漏、术中紧张躁动及神智改变的整体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显著缩短脑脊液置换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置换效率,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冯晨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非药物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198例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了非药物疗法治疗及预防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饮食及运动治疗,而干预组则按医师建议严格控制饮食量并制定标准食谱,并选择2种或2种以上运动方案进行治疗。结果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P均<0.01,干预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部分统计指标P<0.05,对照组具有部分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饮食及运动疗法干预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田希澜;牛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清载脂蛋白A5与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5( ApoA5)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之间关系。方法选取19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86例,糖尿病不伴肾病组112例;另选取1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ApoA5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ApoA5水平低于糖尿病不伴肾病组,又都低于健康对照组水平,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ApoA5水平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郭长青;曹玉亭;史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接受治疗的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联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P <0.05);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的推广应用。

    作者:郭彦芝;李慧聪;李富东;刘会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冬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声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中航工业医院协会协办,刊号:CN 23-1571/R,ISSN2095-1434,邮发代号:14-8,读者在当地邮局即可订阅。

    作者: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工作人员质量评分、应急处理评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满意51例,占98.07%,对照组总满意38例,占7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军;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接收的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消化道重建术治疗的6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31例。对照组行P式“Roux-en-Y”吻合术式消化道重建术,研究组行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对消化道进行重建。对比两组消化道重建用时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消化道重建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25.8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采用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对消化道进行重建效果显著,重建用时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鹤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后的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病案资料,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观察组32例,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辅助呼吸后的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为2例,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症临床副作用少、效果显著,有助于原有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作者:秦超;刘叶文;胡敏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接受手术治疗的鞍区肿瘤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导航系统指导的经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前首先进行头部螺旋CT及MRI增强扫描,后应用导航系统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的三位重建,根据神经导航系统制定患者个性化手术计划并标记重要结果,术中应用导航显微镜系统及定位指导手术操作。结果神经导航系统在手术中定位较为准确,误差分析为(1.92±2.55)mm,术中肿瘤完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19例,大部分切除9例,其中次全切除与大部切除患者术后接受放疗治疗,28例患者中21例患者术后明显好转,而6例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无变化,进行性加重患者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中均无死亡、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发生一过性尿崩2例,脑脊液漏1例。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可进行准确的手术定位,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可提高肿瘤的切除率。

    作者:冷晓磊;李旭琴;金点石;于军;韩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影像学指标在股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本研究前瞻性的分析股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 , FAI)的影像学表现,探寻FAI诊断及分型的相关影像学指标,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以期有助于术前对手术方案制定。方法对20例拟诊的FAI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指标如下:从股骨头异常突起、股骨颈a角、髋臼缘软骨增生硬化。结果20例患者中,共有20个髋关节诊断为FAI,其中左侧9例,右侧11例。股骨颈a角的范围为31.3~69.1,股骨颈a角的平均值为43.55°。股骨头异常突起位于股骨头颈连接处前部或前上部,共11例,占55%,其股骨颈a角的平均值为52.69°;髋臼边缘软骨增生6例,占30%,其股骨颈a角的平均值为39.8°;股骨头颈连接处前部或前上部骨质异常突起与髋臼边缘软骨增生并存3例,占15%,其股骨颈a角的平均值为38.9°。结论 CT诊断指标即股骨头异常突起、a角、髋臼缘软骨增生硬化有助于FAI的诊断、分型及术前病情程度评估,并指导术式选择。

    作者:李志奎;李宏;张晶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为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改革组,各为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后组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5.93%,后组较高(90.74%),P<0.0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改革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在其入院时做好全面病情评估,遵医嘱做好各项基础检查,医生基本了解病人情况后常规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其疾病发展现状,制定治疗计划,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患者疾病治疗进展较好且满意度较高。

    作者:钱玫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子宫肌瘤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肌注,B组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600 ug阴道上药,且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肌肉注射。结果两组均能完整剔除子宫肌瘤,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 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米索前列醇阴道上药同时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注射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叶海琼;鲁照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II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I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共收治II型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分两组(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将二甲双胍作为基本治疗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岛素,而对照组加用磺脲类药物。结果在空腹血糖( FPG)与餐后2 h血糖(P2hPG)比较中,研究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GHb)比较中,研究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I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