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白伊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选取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0例进行研究,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常规护理组( routine nursing group, RN组)和舒适护理组( comfortable nursing group, CN组)各3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抑郁( SDS)、焦虑( SAS)评分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经护理后CN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R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N组疼痛分级0级22例,Ⅰ级11例,Ⅱ级1例,Ⅲ级1例,RN组0级16例,Ⅰ级7例,Ⅱ级7例,Ⅲ级5例,CN组疼痛分级优于RN组(Z=2.113,P<0.05)。结论舒适护理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改善不良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寇璐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明显减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金祥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类生物钟基因Per1与Per2在人类胆管癌中的表达,研究其表达与人类胆管癌的关系。方法获取人原发胆管癌标本58份,另取距离肿瘤边缘2 cm外组织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原发胆管癌标本与正常对照组织中Per1与Per2基因蛋白产物( Per1、Per2蛋白)的表达。结果58份人原发胆管癌标本与正常对照组织中均见Per 1与Per2蛋白表达,但胆管癌标本中Per1与Per2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织明显下降( P<0.05)。结论生物钟基因Per1与Per2蛋白可能与人类胆管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作者:荆波;杨福全;马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比较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在儿童龋齿充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00例龋齿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分有患儿5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离子进行充填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进行充填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牙龈炎发生率、充填物松动发生率、继发性龋齿发生率、牙断裂发生率、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出血指数以及牙齿松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牙龈炎发生率、充填物松动发生率、继发性龋齿发生率、牙断裂发生率分别为2%、4%、0%、4%,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均明显降低(P<0.05),但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 P<0.05)。结论在儿童龋齿的临床治疗手段中,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充填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复合树脂充填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杨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在飞行员日常体检中对鉴别心肌缺血的重要性。方法根据2014年度31名飞行员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名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继续检查冠状动脉螺旋CT,CT结果均发现生理异常或血管斑块异常。结论经过讨论分析可以看到平板运动试验在飞行人员日常体检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张淑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固定矫治器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矫治器治疗组及钢丝结扎治疗组各40例。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病治疗效果。结果矫治器治疗组在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钢丝结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5.00%,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牙槽骨高度增加率、固定物完好率等方面,矫治器治疗组分别为(63.79%;91.37%),显著高于钢丝结扎治疗组的(45.16%,59.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牙齿松动程度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周病的治疗采用固定矫治器,取得了临床良好的效果,为牙周病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有效途径。
作者:那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麻醉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随即分为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麻醉)和芬太尼组各78例,对比较组间麻醉效果、心率、血压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镇静评分和芬太尼组相仿,但是VAS评分、心率变化、血压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低于芬太尼组( P均<0.05)。结论与芬太尼麻醉相比,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不仅镇痛效果更好,而且血流动力学指标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谷海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分析治疗。方法总结分析45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分别采用保守和脑室-腹腔分流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对术后影像结果及临床症状进行评判。结果22例保守治疗患者,5例病情轻度改善,23例脑室-腹腔分流患者,15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影像学检查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原有间质水肿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结论脑积水是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见并发症,当前临床尚未统一治疗标准,诊疗实践中需根据患者脑积水发生时间、积水程度等,于众多治疗方法中灵活选取应对之策。
作者:冷晓磊;李旭琴;金点石;于军;韩鹏;宋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作用效果。方法将某医院从2015年2月~12月收治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调查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和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和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的合格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管理,能有效提高降血糖效果,并稳定患者的血糖波动。
作者:白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用随机数表法把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消化内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梅;杨秀丽;赵远利;张安龑;刘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62例择期手术患儿,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喉罩麻醉,对照组予以气管插管麻醉,对比两组中心静脉压(MAP)、心率(HR)、置入导管前后呼末的气道峰压(Ppeak)、二氧化碳分压(PETC02)变化,导管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P、HR变化及Ppeak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ETC02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儿麻醉中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比较操作更为简便、气道损伤低、苏醒快等优势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李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出现干眼的患者实施早期按摩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眼科收治的5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出现干眼的患者,随机划分一般组25例与按摩组25例,前组实施院内基础护理措施,后组在前组基础上及早进行按摩治疗,观察恢复情况。结果一般组疾病护理治疗效果一般, P<0.05;按摩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感到较好,P<0.05。结论对于睑板腺出现功能障碍而导致干眼的患者,对其做好相关护理指导,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满意度较高且疾病恢复较好。
作者:刘晓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跟踪调研某航空学校同一年级参加飞行训练的飞行学员人群,定期记录2年飞行训练的声导抗的变化,判断飞行学员鼓室曲线的变化趋势,根据研究结果判断鼓室曲线变化及咽鼓管功能的变化趋势,为防治飞行训练对高年级飞行学员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航校2009级126名飞行学员进行声阻抗及声导纳检查,跟踪调查飞行训练2年的鼓室曲线变化,并根据2年的检测结果比较变化趋势。结果在调查的飞行学员人群中,招飞体检与飞行训练2年后鼓室曲线图进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8,P>0.05),对2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8, P>0.01)。结论参与飞行训练的高年级飞行学员,其鼓室曲线状态总体良好,但有部分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As曲线的应随访观察。
作者:郑晨;王瑾琳;郭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诊治的9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4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相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张赛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现代医学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向“医疗-社会-心理”模式转变,任何疾病都多多少少和心理因素发生关系。现代人的生活成本增高,社会压力增大,极易产生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疾病。在人群调查中约35%~45%的人在某些时候有某种类型及不同持续过程的耳鸣[1],有些人不治自愈,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与研究都与心理修复是分不开的。
作者:赵惠智;吴连君;李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护理干预在预防肾病综合征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辅助,比较两组患者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经过药物治疗和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其中干预组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的有21例,部分缓解的有3例,未缓解的有1例,缓解率为96.0%,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对照组病情完全缓解的有10例,部分缓解的有9例,未缓解的有6例,缓解率为76.0%,治疗过程中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皮肤溃烂2例。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升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疾病缓解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陶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硬膜外不同给药方式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96例择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不同的给药方式将患者均为两组( n=48)。持续给药组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 mL,调节麻醉平面达T10且固定后根据患者情况硬膜外连续输注2%利多卡因3~5 mL/h,至手术结束。分次给药组患者同样行硬膜外麻醉,调节麻醉平面达T10且固定后硬膜外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3~5 mL/h,每半小时注射1次。观察两组麻醉阻滞情况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基本相同,均能阻滞到高平面T10,但持续给药组阻滞完善时间和用药总量均少于分次给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给药后两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分次给药组术中追加药物后血压较持续给药组下降明显(P<0.05),波动较大,不如持续给药组稳定。结论硬膜外麻醉持续给药比传统的间断分次给药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有利于维持循环稳定,提高围术期安全性。
作者:史娜;姚亮;范新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比较双腔PICC与CVC导管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不同效果。方法将收治的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实施CVC(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研究组实施PICC置管,将两组置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置管安全性、留置时间以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同CVC静脉导管方式相比,PICC导管置管相对安全、留置时间较长,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多次静脉置管的痛苦,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芳;余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麻醉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给予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结果对照组在麻醉后24 h的精神状况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麻醉后48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例数为3例,占比6.25%,对照组麻醉后48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例数为2例,占比4.16%。观察组在麻醉术后24 h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要大,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术后1d内对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均产生影响,全身麻醉的影响与硬膜外麻醉相比更为明显。
作者:原忠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心血管患者手术风险因素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压和心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和心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患者手术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对于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在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范军;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