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王晓蕾

关键词:创伤骨科, 全方位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50例创伤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予以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功能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疼痛不适评分低于对照组,精神状态、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全方位护理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中,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在遵照患者个人意愿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将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优于对照组(7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康复期应用舒适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盐酸环丙沙星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非淋菌性宫颈炎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67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病原体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非淋菌性宫颈炎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孙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尼莫地平药物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药物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4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选取另外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治疗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疗后NIHSS评分(26.7±7.5)分与对照组(39.9±5.7)分相比较明显较低,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2%与对照组70.6%相比明显较高, P<0.05;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8%与对照组29.3%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尼莫地平应用到老年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安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前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并发率以及住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前位护理模式患者的心律失常并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5,P<0.05)。而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428, P>0.05)。对两组AMI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卧床时间进行比较,发现采用前位护理模式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卧床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780,17.452,7.691;P <0.05)。结论前位护理能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声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中航工业医院协会协办,刊号:CN 23-1571/R,ISSN2095-1434,邮发代号:14-8,读者在当地邮局即可订阅。为了确保杂志学术地位和学术信誉,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航空航天医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aB-晶状体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比较αB-晶状体蛋白在“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标本均来自肿瘤科2006~2008年乳腺癌手术患者(共160例),并经病理证实。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2例,浸润性小叶癌36例,髓样癌42例。αB-crystallin,ER,PR,c-erbB2, p53蛋白检测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表达为(++)及(+++)者进一步行FISH检测,以确定HER-2基因的扩增水平。结果 aB-晶状体蛋白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7.2%和9.7%( P =0.000);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阳性( P=0.014)、“三阴”性( P=0.000)相关。结论 aB-晶状体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能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并可能为“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王晓兰;张殿龙;金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心理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方法以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护理两种方式,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常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全程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髓核摘除大小与后路腰椎微创手术临床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髓核摘除大小与后路腰椎微创手术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腰椎侧后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根据患者术中的髓核摘除量分为甲乙两组,将髓核摘除量≥6立方厘米的患者分为甲组,共40例,将髓核摘除量<6立方厘米的患者分为乙组,共4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以及行髓核摘除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腰痛VAS评分、下肢VAS评分和ODI评分等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术前评分(均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术前和末次随访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根据我院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所记录的椎间隙高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等椎间隙高度变化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后路腰椎微创手术中,不需要刻意地追求髓核的摘除量,只需要对退变突出的责任髓核进行摘除以充分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即可。

    作者:高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鹰视FS200飞秒激光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在屈光手术中的优越性。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准分子激光行业标准”筛选患者的标准,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大庆眼科医院行LASIK术患者800例(1600只眼),根据角膜瓣制作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鹰视FS200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组.每组各400例(800眼)。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相关资料完整。术后6个月,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 )分别测量角膜上中央点、0度、45度、90度和135度四条经线所在截面特定5个点的角膜瓣厚度,对每个角膜瓣上20个测量点的瓣厚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角膜瓣的重现性、规整性和精确性。结果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组中央厚度均值为(104.7±6.9)μm ,微型角膜刀组均值为(137.8±19.7)μm。角膜瓣厚度空间特征:飞秒激光组离心度不同位置的角膜瓣厚度均匀一致,呈平板状。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组角膜瓣厚度中央薄而周边厚的形态,其角膜瓣中央部厚度差异小,而旁中央和周边部厚度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19.47±0.58)μm,高于左眼(16.29±0.74)μm;入刀侧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22.45±0.57)μm,高于出刀侧差值均值(14.67±0.84)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飞秒激光组和角膜板层刀组制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生物力学特性稳定,重现性好,精确性高,角膜瓣形态均一、规整,以及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作者:贾心刚;马玉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股骨头置换术在头下型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确诊并治疗的90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分为置换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数据(用时、出血、术后绝对卧床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置换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于对照组,术后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Harris评分、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孙树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对早期乳腺癌实施保留乳腺手术临床效果及作用

    目的:分析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分别实施传统根治术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安全性、患者满意程度上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使用保留乳腺手术的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可在保证到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明显提升治疗安全性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范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6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对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蓝染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简化腋淋巴结清扫术在乳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与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蓝染法前哨淋巴结( SLNB )活检阴性者行仅清扫Level Ⅰ组的简化乳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1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蓝染法SLNB后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对SLNB阳性者行规范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于SLNB阴性者行简化的ALND(只清扫LevelⅠ),对照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63例患者中156例成功进行了SLNB,60例SLNB阳性者行规范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96例SLNB阴性者行简化的ALND。简化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腋窝引流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腋窝积液,活动受限,疼痛麻木,水肿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于SLNB阴性者行简化的ALND(只清扫Level Ⅰ),可以节省医疗资源,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刚;金虹豆;李欢;焦健;李晓红;王世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质量中的效果。方法收集160例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80例,观察组入院转运急救实施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87.50%,与对照组的77.50%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可促进院前转运时急救护理的顺利完成,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安全性及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红霞;严玉兰;袁少枝;劳素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产期护理探究

    目的:观察对于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围产期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并且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综合护理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围产期进行综合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疾病的复发率。

    作者:梁绮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口腔疾病全麻术后病人早期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咽痛

    目的:研究全麻术后早期雾化吸入是否可以有效缓解气管插管病人术后咽痛。方法将口腔科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科研组和对照组。科研组口腔手术病人术后苏醒回室立即雾化吸入,对照组口腔手术病人常规术后6~8 h雾化吸入。结果科研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效果有效。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于苏醒早期雾化吸入氧气可以提高疗效缩短咽痛时间,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晓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接收的7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及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螺旋CT技术诊断治疗,对照组采取X线技术诊断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异物检出率为97.44%,对照组患儿异物检出率为74.3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异物征象检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疾病,并可以进一步为医务工作人员提供较为准确的异物检测报告,从而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对于日后病情的分析以及治疗等,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锦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黏连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总结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黏连的治疗方法以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9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宫腔黏连患者,均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黏连切除术,判断宫腔黏连程度与月经异常的关系、宫腔黏连程度与手术史的关系,同时检测对比治疗前后2周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96例患者中治愈患者共52例,显效患者29例,无效患者共1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4.38%。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4例子宫穿孔,3例出血,经过适当处理后全部治愈。与治疗前对比,治疗2周后TNF-α和IL-6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宫腔黏连程度与月经异常有关(χ2=7.625,P<0.01)。宫腔黏连程度与手术史无关(χ2=7.625,P>0.05)。结论宫腔镜诊治宫腔黏连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能够降低发病过程中的TNF-α、IL-2和IL-6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2月对象取血液透析室52例,抽签分组。26例施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6例施行舒适护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抑郁及焦虑改善更明显,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 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应用效果佳,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姜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康复总有效率(93.3%)好于对照组(7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6.7%)少于对照组(2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康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美娟;陈智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